《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2W

第1篇:談國小數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過度現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論文

說起“改革”,人們看到的往往是新鮮、光亮的表面,卻忽略思考其內在的深厚意義,從而一擁而上、邯鄲學步,越學越偏離改革的主旨,漸漸形成了錯誤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本文從三種現象簡單的分析了數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過度現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自2001年6月8日由教育部印發試行。人們一改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紛紛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中。豐富自由的教學內容,大膽獨特的教學方式,個性獨立的學習方法,一下子敲醒了人們對傳統數學教學的執迷與篤信。可就在這大浪淘沙的激流中,有部分人卻迷失了方向:數學課堂沒了重點,學生的回答沒了對錯,例題講解可以一言不發。於是,課程改革的盲目與漏洞一天天浮出水面。人們開始不抓其要,只學表面,以至於課程改革過了頭,使得新時代所謂“新”的教學方式面目全非。而過度的現象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過度啟發——偏離主題,雲山霧罩,走向歧路

“啟發”,人們往往把這兩個字與“提問”直接劃等號,盲目的以為有了問題就是對學生的啟發。曾經聽過這樣一個啟發式教學的例子:一位語文老師在給學生上《路程計算》這一節。為了啟發孩子,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引出“路程”的話題,她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走過路嗎?”學生答:“走過。”問:“你們知道走過的路又叫什麼嗎?”學生有們大眼瞪小眼,悄悄的嘀咕:路就是路還能是什麼?看到同學們的表情,這位老師已慌了手腳,匯入顯得枯澀,一堂精心準備的課就這樣毀於一問。啟發是沒錯,但這位老師卻錯在膚淺的理解啟發,錯誤的拿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當做啟發的源泉去啟發學生。

古之聖人孔子有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它闡釋了啟發在教育當中佔據的重要位置。傳統教學中,教師採用注入式教學,沒有留給學生“啟”與“發”的機會。新課改中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換句話說就是要啟發學生自己學習,讓學生由被動狀態進入自我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去獲取知識。

啟發式教學法雖然提出已有很多年,但它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供教師參考。教師們只是憑藉自己的思想去創設自己的“啟發式教學”,如此,必定會有很多人走向誤區。要想準確、恰當的駕馭啟發式教學,教師就要有學習與研究的決心,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方能得心應手。

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丟掉知識本身,空談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情感態度的前提是認知。而價值觀則是知識內化上升的表現。而有的教學,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動輒“我們要學習……的品質”、“我們要牢記……的使命”“我們要熱愛……”等等。尤其是數學中,簡單的一個數理邏輯也要與情感掛鉤,但孩子根本不知道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絡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牢記,為什麼要熱愛。要想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就要深入的去研究知識本身,只有孩子懂得了來龍去脈,情感才能受到薰陶,最後慢慢的形成一種態度。“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更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之上的,一個對歷史、對社會、對自然科學無知的人,會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嗎?”道理便是如此。因此,學習知識永遠是第一位的,知識中蘊藏著邏輯智慧,蘊藏著古今哲理,蘊藏著深沉的情感,老師需要做的,只是點醒學生心靈的視窗,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去找尋值得信任的價值觀。

三、給自由,卻給了自流——誤解“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

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集主體與主導於一身,它強調教師的權威地位和知識的傳授。教學中的課堂往往死氣沉沉,學生垂頭喪氣,用一句話來說,“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是在‘向學生舞動美麗的肥皂泡’。”數學課堂尤為明顯,課改中特別強調要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參與、勤於動手的學習態度,教師得放棄對學生學習內容的絕對權威和壟斷。於是,老師們放開了手,學生們踴躍、大膽的做。但聽過課改之後公開課的人通常都有這樣一種感覺:課堂混亂,不知其重點,學生學而無獲。因為這時,課堂已經走入了主體與主導的誤區。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道出的卻是主體與主導的精髓。老師要“領”:確定學習的方向,選擇學習內容,交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根據國家和社會的意志向學生提出要求,這才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而“修行”則靠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素養與能力,自身的勤勞程度,自身的感悟能力,這些都是老師一時所無法左右的非主觀因素。

其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僅沒有降低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的是強化了教師的主導功能:上課前,教師必須要吃透教材和學生,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式。與以前不同的是,大環境佈置完成後,教師便無須插手,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選擇,自己去思考。正如《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一文中所說,將“‘超市’這種經營理念引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開放的,充滿著民主、和諧、輕鬆的氣氛中,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自主選擇。”或許新課程所要的“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隨意與創造,就會在這種氛圍中產生。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各個領域的改革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則是必經之路。但改革不是為了新鮮刺激,更不是為了表現,它是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緊緊跟隨社會的變遷。然而,其中的謹慎與深思熟慮是每個參與其中的人的責任。不能將課程改革變成機械的照搬,更不能為了追隨潮流而忘乎本義,否則毒害的則是中國萬千的花朵。課程改革雖然已走過了數十年,但其前進的步伐卻永不能停止,因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還有太多的漏洞與弊端需要我們正視和改正。

第2篇:21世紀香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21世紀初期,香港為提高教育水平,將青少年培養成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進行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並且取得了巨大成效。本文從課程設定、評價模式、校長角色、機構設定四個方面分析香港課程改革給內地的啟示,以期推進內地課程改革。

自PISA測試2000年首辦以來,香港在每次測試中都名列前茅,可見香港在基礎教育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這與其開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分不開的。而在內地,第八次課程改革正處於瓶頸期,像其他地區國家借鑑經驗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香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一、增加通識教育課程

社會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全面發展型人才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人才培養標準,因此香港對通識教育日益重視。200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釋出了《提升香港學童的教育質素:給家長的課程改革報告》。報告指出香港學生儘管在PISA測試中成績優異,但是由於社會發展迅速,所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步伐仍不能鬆懈,應當使學生在今後具備多種能力,成為多能人才。該報告還指出要提升學生在溝通能力、創造力以及批判力等9個方面的共通能力,在今後的課程改革中,在執行課程改革措施時對共通能力的.培養仍將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內地對於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夠。因此,在課程設定方面,可以增加通識教育課程,以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建立多元化與開放性的評價模式

香港課程評價緯度多樣,包含知識、態度、興趣以及共通能力等;評價方式多元,包括觀察、訪問、學習歷程檔案等。此外,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估。這種多元化與開放性的評價模式使得香港的課程評價十分靈活。注重校本評核是香港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校本評核主要包括學生的活動及表現,例如,口頭報告、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實地考察、調查研究、實驗活動以及完成專題設計。校本評核工作主要由教師來執行。由於任課教師比較瞭解自己學生的能力水平,因此由他們進行校本評核是最為適當的。每一個學科推行校本評核前,考評局會提供評分準則及詳盡指引,並開辦培訓課程,令教師評分時水平趨於一致。

香港開放靈活的評價制度,不僅給學校和教師更大的自主空間,減緩了學校與教師的壓力,同時也有利於全面評估學生的能力。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加體現出公平性,評價制度的改革和課程改革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而內地目前對於學生的評價模式過於單一,基礎教育各階段的學生在面臨畢業升學時大都是“一考定終身”,只有極少部分在平時表現優異的學生才能被保送或是破格錄取。因此,建立一個主體廣泛、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模式對於內地來說是極其必要的。

三、發揮校長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校長在課程改革中起到領導、監督、檢討等作用,是課程實施的評鑑者、學校改善的反思者、新興趨勢的感知者、各種資源的整合者、專業文化的倡導者、教師發展的帶動者、課程發展的管理者、課程問題的解決者。尤其是在校本課程的改革中更是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要考慮課程發展議會做出的指示,還要兼顧教師的意見和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意願。校長需要對學校本身的優勢與劣勢做深入思考,再結合課程改革的短期及中期目標,做出可行的整體學校課程規劃。校長是學校的核心人物,只有充分發揮校長的作用,帶領全校深入推進改革,才能使課程改革得到實效性的發展。

四、設立課程改革諮詢機構

香港的教育諮詢機構眾多,其中在課程改革中發揮較大作用的諮詢機構主要有課程發展議會、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目標為本課程諮詢委員會等。諮詢機構不斷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廣泛採納民間建議,進而初步形成課程改革的思想,並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交相關報告,為教育局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意見。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諮詢機構通過與人民的緊密聯絡,將人民最關心的教育問題及解決建議及時上報,不僅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更貼近實際。課程改革需要全面瞭解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社會人士的看法,廣泛徵集群眾意見,並站在有利於社會發展的立場上將這些意見體現在課程改革的政策中。課程改革諮詢機構的建立確保了課程改革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這也正是內地課程改革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