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4W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教學改革 分層教學 社會需求

試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闡述通過對社會、學生、教師各方面調研後,進行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全過程。

隨著高職學院示範建設的深人,各學科專業都針對社會需求變化和生源變化做了調整和改革。作為公共課程的《計算機基礎》也必須通過改革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學院的建設。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既關係到對學生在校期間專業課程學習的支撐,也涉及到他們踏上工作崗位以後其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否適應崗位實際需求。所以掌握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的初步知識和應用能力,學會利用資訊資源,是對當代高職學生素質的基本要求。原高職院校“掃盲式”的計算機文化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新的形勢的發展。對計算機基礎教育應該有新的認識、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提出更高的要求。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應該由“文化教育”轉為“技術教育”,從“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通過對上述問題調研、分析和實踐後,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進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全面改革。

一、教學改革必要性的分析

1.生源基礎差異較大,教學課時減少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及其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我國中國小已廣泛開展資訊科技教育的背景下,大學階段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人學新生計算機應用技能不斷提高後,大學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已經不是“零起點”教學,個別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擁有計算機一級證書,有的甚至有二級證書。另一方面,我國不同地區、省市的生源計算機基礎能力參差不齊。省外生源計算機基礎普遍較差,有些甚至都沒接觸過計算機,這與本省生源相差很大。即使全部是本省生源,各地市的生源基礎也有很大差別,使得同一個班裡組織教學難度很大。另外,近幾年的示範院校建設,使實踐課程的課時增加,而《計算機基礎》課程課時數減少,如何在較少的課時裡讓學生學到最實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計算機基礎教師面臨的一個問題。

2.社會需求有變化

根據2008年浙江省高等學校電腦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的社會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在IT企業、儀器儀表、製造業、化工類企業等相關單位中,有60%左右的單位認為基礎類專案是最有必要學習的內容,這些基礎類專案包括會使用文書處理軟體、電子表格軟體、作業系統、漢字輸人能力等。並且調查資料顯示,幾乎被調查的所有行業都將計算機網路應用能力列為第二重要的專案。

二、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針對上述現狀,學院結合實際情況及教學條件,堅持以學生為本,為避免學生因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而造成的組織教學的困難,實現教學從齊步走到強調學生個性發展的轉變,推行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教學改革。

1.分層次教學簡介

教育心理學中指出,應當根據學生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個別差異,編寫教材和改進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分層次教學就是在肯定學生差異的前提下,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和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知識能力與水平,來設計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變換授課方式,制定科學的評估體系,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長,促使他們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最佳發展。

2.分層次教學改革的實施

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以及他們的發展意向和意願進行合理分類。首先,從新生著手,在人學後開課前進行摸底考試(摸底考試可以要求全部新生參加,也可通過自願報名參加),對學生分層分班後再教學。選出部分學生作為計算機提高班學生,其餘學生劃歸普通班,但對各班學生可實行動態管理,提高班學生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下調到普通班,同時允許普通班的優秀生加人到提高班。其次,對於計算機基礎相對較差的同學,在課餘開設困難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自主地選擇在提高班學習或者在普通班學習。 分層主要是按照學生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進行,目的是為發揮學生自身優勢和滿足學生自身的需求。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品質、進取心等非智力因素,又在按成績分班的基礎上,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允許他們在開課最初的兩週內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等實際情況自行調節,選擇適合自己層次的班聽課,這樣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因簡單按成績劃分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按這樣的學生分班方式,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節、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具體分層組織教學。

(1)教學內容分層。根據基礎分層後,按學生實際接受能力與自身要求,分別組織教學內容,制定教學大綱。我們對普通班學生仍按原來的教學大綱和學時要求授課,而對提高班授課的教學大綱和學時進行了調整,縮短有關計算機基礎的授課學時,增加一些系統操作、流行軟體以及應用軟體的各種高階操作,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組織多媒體制作大賽、文字輸人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舞臺。

根據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企業通常認可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也希望學校能加強學生的辦公自動化“能力”。針對這一要求,我們在課時數中安排了部分課時進行計算機實訓,既鍛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也為省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做準備。

(2)教學方法分層。根據分層次教學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在普通班側重於精講細講,而在提高班可以根據學生對某一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詳略得當的講解,增強學生的相互交流,改變“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的授課模式。對實用性和操作性的內容,可讓學生到講臺上講解和操作,或者直接佈置任務給學生,要求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並進行彙報講演。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課程課件在網上公佈,學生可以上網瀏覽或下載進行復習或預習。在課件中體現對不同層次的要求,加強了層次之間的交叉和互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學習,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

(3)實踐環節分層。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教師教授學生各種操作或設計思想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熟練操作,因而實踐課是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由於層次劃分中教學內容不同,實踐課的內容和要求也必然有所區別。因此,實踐課的組織將不宜用統一的形式,應按高低層次來組織實踐課。我們採取對提高班的同學進行重新編班,組織集體上機,對實踐內容的要求避免墨守成規,根據教學內容給出一些附加題和綜合性的操作題,鼓勵他們對同一類問題可從多種角度去考慮,這樣既能拓寬他們的思路,也有利於同學們進行創新。

(4)考核方式分層。普通班的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佔10%,實驗成績佔40%,期末考試佔50%。提高班的學生考核方式則以平時為20%,實驗成績佔60%,期末考試佔20%,突出學生平時完成任務的重要性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考勤及課堂紀律,實驗成績主要以平時完成任務的程度而定,期末考試則以上機操作形式為主。

三、教學改革效果

經過近三年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學生對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課堂氣氛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通過對實習期間的在校大學生與部分畢業生,以及近幾年招收過學院畢業生的用人單位的調查和統計,發現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計算機實用操作能力滿意度有明顯提高,學生在實習或工作中也更有自信心了。在校生在浙江省計算機一、二級考試中的通過率也有顯著提高。

三年來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改革的實踐表明,新教學方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是切實可行的。這種教學方法的實行要求有嚴格公正的考核制度,教師、學生正確的教學態度以及一定的毅力。雖然分層次教學的實施有一定的困難,如考核工作需要花費一定量的精力,教學大綱、教學用書、授課方式都需要進一步改進等。但我們相信,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思路一定能使計算機教學走出一條新路,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