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6W

1、就我國而言,由於地域的差異,我國各地區的基礎教育發展水平。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論文

不盡相同,無論是在硬體設施,還是師資力量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對於部分農村學校而言,課堂依然是老師、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教師專業素質也參差不齊。這就使新課改理念在推行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難度,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一些農村學校多媒體裝置和基本實驗條件缺失,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師基本是口述實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式學習”也只能停留在課本插圖加大腦想象的層面上,不利於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更談不上探究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作為凸顯學生主體性的重要環節之一,學生課後收集相關資料或進行自主實踐探究對於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大難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這種活動最後變成了少數人的'任務。此外,住校因素和當下繁重的課業也會使該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2、新課程改革旨在培養綜合型人才,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現行的考試制度下,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任課教師會更傾向於效率更高的講授法。對一些老教師而言,往往會拿著新教材,憑藉以往的經驗,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授課。在部分校方人士看來,新教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舊教材更有利於學生參加大學聯考,迫於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壓力,有的學校也更加傾向於使用舊版教材。這就使新課程改革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3、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情境創設階段,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看似很活躍,課堂氛圍很好,但由於教師創設的情境過於簡單或不夠豐富,通過情境並不能夠引起學生真正的思考,致使學生往往提不出問題,或者提出來的問題沒有價值。或者老師在進行簡單引入之後,又立即迴歸課本,引入部分的作用並不明顯。實際上,並沒有深入思考一些問題,一節合作探究課往往成了一節表演課。學生忙碌之餘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很少,導致一節課結束後收效甚微,課堂效率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改革不是單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學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課程理念和整個教育觀念更新的系統變革。基礎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社會制約性。

任何一種教育改革都離不開所處的社會環境,都會受到當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影響。例如,與新課程改革緊密相關的教師素質的提升,不僅是一個教育範疇內的問題,同時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也是各方利益角逐的過程。發展才是硬道理,新課程改革是當今中國實施改革的一部分,具有非凡的意義,比如,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教育公平,以及學生負擔過重等問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清醒地認識到新課程改革自身具有的一些侷限性,指望通過這次改革解決所有教育遺留問題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沒有任何一種改革是一帆風順的,前進中的新課程改革要立足國內,對現有基礎教育現狀進行改良,需要結合我國當下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處理好科學探究與接受學習的關係,權衡多方利益,敢於讓課改成果接受實踐的檢驗,力爭做到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