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基礎護理學》教學改革措施

才智咖 人氣:2.45W

 [摘要]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一門重要的臨床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為了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護理人員,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教學指導,對《基礎護理學》進行大膽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從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更好地為社會醫學界服務。

淺析《基礎護理學》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教學改革;《基礎護理學》;措施

1、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悄然走進教學課堂,它的好處顯而易見,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將教學內容圖文並茂的展現給學生們,在多媒體課件中穿插些圖片、動畫、音訊等,使得課程內容有意思、有吸引力,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解吸痰法、導尿術等課程時,由於課程內容過於抽象,遠離學生生活實際,加之教師講授缺乏一定的藝術,從而顯得枯燥乏味,且不易於理解,在課上有的學生玩手機、有的同學昏昏欲睡、有的同學想聽卻似懂非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引用多媒體技術,將課程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完全能夠接受這些內容,理解起來也比較直觀。此時,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打消學生學習這些課程內容的畏難情緒,將他們從手機遊戲、睡夢中吸引到課堂上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安排課時,縮減理論課程的課時

作為護理專業教師,我們應該掌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熟悉教材內容,將教材進行合理的分解,不同章節對應不同的課時。有的章節內容過於簡單,我們可以安排學生自學即可,從而將空閒下來的課時安排到重點、難點上。將這重點、難點的內容精講、細講,讓學生聽懂、聽透。由於課時的增加,教師和學生可以展開一定時間的互動,讓學生真正地掌握住課堂,同時也融洽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促進了教學目的的達成。

《基礎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應該更加註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我們的教學內容卻以理論教學為主,穿插進行實踐教學,理論課程所佔課時較多,嚴重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此,我們應該增加實踐課程,理論課程相對縮減課時。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我們一般採取教師演示法,教師在前面演示,學生根據老師的步驟走,一般不會出現差池。然而這種演示法其實並不是學生自己在做實驗,只是跟著教師過了一邊實驗過程,學生不會真正的掌握實驗的內容和知識點。教師採取演示法去上實驗課,大多是因為課時不足,不能真正地開展由學生做主導的實驗課。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不明白的就要向老師、向學生討教,無疑大大增加了實驗的時間。面對這樣問題,我們應該在做教學計劃時,將課時更多地安排給實驗課程。只有這樣,學生在實驗課堂中才能真正地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實踐動手的能力,為今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畢業後能夠很快上崗工作,可大大縮短實習期。

3、加強護理技術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基礎護理學》有著自身的實踐性,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生護理技術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首先,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示範,在示範的過程中將難點、重點細化開來,讓學生看清楚、看明白,並強調這一技能的注意事項。隨後學生要進行練習,練習時要追求正確,不必要求學生的速度,在學生練習時,老師要注意觀察,如出現錯誤,要隨時給予指正。對於有難度的技術操作可以分解開來進行。例如,臀大肌注射法可以分解成藥物抽取法、臀大肌定位法、進針手法,這樣訓練起來會更容易讓學生快遞的掌握。最後在模型人上進行綜合操作。

學生在操作練習熟悉後,同學間可以相互模擬病人和護士,將內容進行實戰,在實戰的過程中,打消學生“怕”的心理,同時通過演習病人,換位思考,體會病人的感受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指導將來的護理工作。

同時,學校和老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主動去和有護理需求的機構去溝通協調,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現實的護理工作中去。讓在學校的學習和工作的實踐相互作用,彼此支撐,從而培養學生的護理技能,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有技可施。

4、考核辦法及作業

以往一張試卷決定期末成績的考核時代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基礎護理學》對學生們的全面考核了,我們要改變這一考核辦法,制定出一套新的考核制度,從而對學生進行全面、正確的考核。

經過討論研究,我們採用:理論試卷考試、實驗室技能考核、課堂出勤情況、平時作業成績四者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它們分別佔比如下:理論試卷考試成績佔35%、實驗室技能考試成績佔35%、課堂出勤情況15%、平時作業成績15%。

①理論考試:採取閉卷形式,由學校統一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題。為了與職業資格考試接軌,考試內容、題型爭取與職業資格考試相銜接。

②實驗室技能考核: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二者各佔一半。有的同學平時不參加實驗課程,到考試前才去實驗室臨時抱佛腳,在以往的考核機制下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現如今我們改變了考核辦法,學生必將會高度重視平時的實驗課程,否則將會出現掛科現象。

出勤情況的考核,這項工作由輔導員進行落實,根據這一學期的總課時,折算出一課時對應的分值,學期末將沒有出勤的課時分值扣除。這種考核辦法也大大保障了學生的出勤率,避免了教師上課期間,只有少量學生前來聽課的現象。

平時作業成績:是對學生一階段學習情況的真實反映,也能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上課聽講情況等。是考核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結論

綜上所述,《基礎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本學科的要求,《基

礎護理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們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措施,爭取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具有實踐能力的護理人員。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進行大膽的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更好更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措施。從而建立一套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為護理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慧敏《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進方法初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1).

[2]沃雲飛,陳明霞,林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史瑞芬,曾愛芳,吳俊改進護生護理技術操作質量考評標準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誌,2001(1).

[4]漆小鳳《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宜春學院學報,2006(4).

[5]朱玲,馬翠萍,姚英護理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護理研究,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