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專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措施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3W

摘要:在高專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管理學作為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課程,同當今的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絡,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情況更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提出了高專院校在管理學課程教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革辦法。

高專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措施論文

關鍵詞:高專;管理學;教學方式;改革

一、高專院校管理學改革的原因

管理學是管理類專業相關課程的基礎,高專教育主要在於培養迎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求的高等技術型專門人員,其實質是培養具備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綜合素質的社會人才。因此,高專管理學課程在教學上並不是強調系統教授管理理論知識,而是讓學生可以通過掌握基礎管理知識來適應現代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環境,能夠在工作中靈活運用現代管理理論來應對實際的相關管理學情況。

二、高專管理學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普遍缺乏實踐機會

教師單方面講課,學生被動聽課;或者是找幾個相關案例讓學生討論,再由教師公佈答案;或者是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高專管理類課程的教學方式。無論是上述哪個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重理論傳授,輕視實踐教學。高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主要進行的是概念、原理的講解;在介紹案例時,注重的是向學生介紹案例中涉及到了哪些相關知識,但是對於案例中相關問題的實際情況的瞭解卻十分有限,對學生自身條件所涉及的問題就更是有限了。

2.共性教學勝過個性教學

傳統管理學授課過程都是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授課只能是圍繞主要的、共性的知識,至於特定環境,特殊情況,在教學中很少涉獵。例如在管理學中有關控制方面的教學,其注重的通常是控制的原則、步驟等方面,這是一個共性問題。然而在管理的現實運作中,尤其是當管理物件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時,往往依據共性的原則、步驟是無法得到預期效果的,這就需要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控制的過程中,按照具體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這往往反映的是個性上的問題。

3.課程的考核形式比較單一

傳統授課的考核形式往往侷限在考查學生的考試成績,無法掌握學生的總體學習情況,因此對學生在相關能力掌握程度上的評價也是客觀全面的。特別是管理學這類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要求很高的科目,採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考核學生能力是並不足夠的。然而,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考試所佔的比例仍舊很大。因此,該考核方法對學生相關能力的檢驗也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無法完全反映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

三、高專院校管理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1.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管理學在授課過程中應當以能力為中心,教、學的方式應當具備直觀性、啟發性以及實踐性。管理學課程首先應當設計每章的學習目的、課前啟發式閱讀、複習題、實訓題、案例講解等專案;其次,管理學課程應當設計新式的管理知識與技能練習,用視訊案例講解、管理漫畫、管理測試與練習等方式取代傳統的'習題教學模式。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後到企業、工廠去進行調研考察、參加企業管理方面的實踐活動、採訪企業管理者等。或者在課堂上講解相關內容時,由學生主持,讓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管理知識帶進課堂,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髮散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管理學知識和技能,從而真正達到管理學教育的目標。

2.重視學生的個體教育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因此教師不僅自身要具備緊跟時代的教學理念,更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自身應當具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培養學生的個體發展,是所有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所學專業不同、畢業後就業地區的情況及學生自身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對學生的個體化教育。

3.改革教育過程中的考核方式

高專教學的中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在於對管理學理論知識的記憶。因此,教師在對管理學學習成果進行考核時,應適當增加對於學生實踐方面的考核。雖然試卷考試這種形式仍舊很有必要,但是可以適當地減少考試成績在整體成績中的佔比。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減少一些背誦理論知識方面的考查,增加點開放性的試題,從而提升學生在實踐方面的能力。學生的隨堂表現以及出勤率等情況,在學生期末總體成績中的比例可以相應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在平時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最終達到高專教育在管理學授課方面的教學目標,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的複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肖軍.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管理學課程中的調查與反思[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0(3)

[2]李映霞.管理學教學理念的創新與實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3)

[3]賴曉樺.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75-77+80

[4]樑綠琦.文科高等職業教育:一種重要的教育型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31-33

[5]範彥彬,沈貴鵬.高校教師發展的經驗與探索,現代教育技術[J]2010,1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