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基礎藝術教育改革初探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9.45K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國小;藝術教育;教育改革

淺析農村基礎藝術教育改革初探的論文

論文摘要: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沒有藝術教育的美育同樣是不完全的美育,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最主要內容和途徑,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同時能促進人的個性化的充分發展,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學校藝術教育,既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

小的時候,我們受到的教育是:要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當了教師才知道,從教育方針的角度出發,這裡所指的“美育”的核心部分,應該就是今天所講的藝術教育。如今全國中國小都在推行素質教育,藝術修養又被看成評價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前還是現在,藝術教育始終都是基礎教育的重點之一,甚至個別中國小通過藝術教育的程度來評判學校整體教育程度的高下。然而,在眾多城裡的中國小在比較哪個學校的音樂教室比較多,哪個學校在書法繪畫比賽中獲了大獎的同時,有誰關心過農村中國小的藝術教育?有誰真正瞭解農村孩子們對知識的樸實需求和對藝術的無限渴望?

在中央和教育部相關檔案的指導下,農村基礎藝術教育比較從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但僅重視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切實行動,採取有效措施改善農村藝術教育現狀,才是對農村孩子的真正關愛。這裡,僅憑自身能力,對目前農村藝術教育現狀的改善提出如下設想:

一、改善師資

首先,在新的高校招生條件下,國家招收的免費師範生中不乏藝術專業學生,相信這些藝術專業畢業生享受國家的免費教育後,也會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農村藝術教育的第一線,他們將會充實農村藝術教師隊伍。高素質的藝術教師也會給正在萌芽的農村藝術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再不是靠“師資救濟”與“藝術扶貧”,而是依靠自己的藝術教育師資形成良性迴圈。

其次,免費師範生的成長和成熟仍需一段時日,解決師資的當務之急仍應以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現有師資為主。由於大部分農村中國小校規模較小,藝術教師較少,學校可以考慮讓藝術教師流動起來。讓有專業特長的藝術教師不侷限在某一村鎮、某一學校任課,可在周邊各個學校之間輪流上課,充分發揮其藝術特長,實現資源共享。部分省市採用的“走教”方式,就是很好的辦法。採取由鄉(鎮)中心學校統一調配“走教”、非藝術教師培訓後改教、鼓勵學校聘請當地的民間藝人到學校任教等措施,解決農村藝術教師缺乏問題。

最後,放寬政策,充實藝術教師隊伍。如:建立藝術類師資培訓網路不斷提高藝術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部分教師的藝術特長不遜於專業人才,這樣也可使暫時沒有藝術教師的學校通過培訓,得到簡單的藝術教育常識。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培訓,經考核後從事藝術教育教學工作。聘請高校藝術專業師資給農村中國小藝術教師在教學方法、研究技術等方面以指導,培養農村中國小藝術教師的研究意識、合作精神,使教師自覺養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習慣。

二、轉變思想

在“應試教育”框架下,藝術教育幾乎被貶到可有可無的地位。由於傳統思想的束縛,致使在農村中國小中很多學校把以音樂課、美術課為主的藝術課程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副課”,在課時安排和執行中,要麼敷衍了事,只停留在“唱唱、畫畫”的淺層面上,要麼乾脆不排課。或者課表中有被列出,而在執行過程中又被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佔用。藝術課徒有虛名!

很多農村學生家長也只關心孩子語文、數學等“主課”的學業,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係。儘管每年普通高中在逐年擴招一些藝術學生,但學生自願報名的極少。導致那些認為自己成績差,考藝術類院校是迫不得已才做的選擇。因此學校學藝術的風氣也難營造出來。如此迴圈,只會使人們更加忽視藝術教育。

此時,教育成了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一次次教學課堂探索中老師們總感到有許許多多的不足與遺憾!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遺憾的藝術變成美的藝術,在一次次的遺憾中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們的藝術教育能夠實現平等對話、民主融洽、師生互動的心智對流,那麼,一顆顆跳動的活潑的火花瞬間就會被點燃。

三、挖掘學生自身的藝術資源

農村中國小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藝術資源,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發現和珍視他們,要讓他們在藝術課堂中呈現自我,在展示自我過程中不斷成長。農村學生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受到的藝術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學生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員會唱地方戲曲、有的會剪紙、有的會拉二胡、有的會民間歌舞……這樣的家庭本來就有良好的藝術環境,這種地方的、民族的藝術環境下生活、成長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到家庭的影響,也就是這種豐厚的藝術土壤,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學會了民間藝術技能。

農村的自然風光與鄉土民情同樣給孩子們美的薰陶。藝術院校經常帶學生下鄉採風或體驗生活,而這淳樸的民風民俗和自然風光不正是農村孩子們的先天優勢麼?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為農村中國小生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方藝術資源,大大豐富了學校活動課的形式和內容。

在挖掘學生自身藝術資源的過程中,以優化藝術課堂教學過程為重點,在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對藝術學科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及合作、進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資源的挖潛、利用,使藝術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也使學生的興趣得到不斷提高,從而成為加強學校藝術教育管理的一個啟用點。

柏拉圖說:“藝術家把自然的優美方面描繪出來,使我們的青少年們像住在風和日暖的地帶一樣,四周一切都對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於優美的作品,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來呼吸他們好的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培養出對於美的愛好,並且培養起融於美的心靈……”

我希望,每一個少年,無論生活在城鎮還是鄉村;每一位教師,無論工作在高等院校還是支邊支教;每一個渴望接近藝術的心靈,無論用樹枝畫畫還是借泉水彈琴;都能在新的農村藝術教育大潮中受到感染、得到力量。使農村中國小藝術教育再無殿堂之高,而是人人都可以追求的、普羅大眾的真藝術!

參考文獻

[1]牟雲剛楊家安《關於農村中國小藝術教育的調查與思考》

[2]趙琳琳《評論“藝術教育不能功利為先”》

[3]鄭關根《關於提高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質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