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6W

廣播是一種迅捷的傳播方式,特別適合當前飛速發展的快節奏時代。但是,廣播與受眾的交流方式卻只有一種,那就是語言。如何讓所有的資訊、感情通過單一的語言表達出來,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具有較高的語言藝術修養、廣博的學識、敏捷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口才,來穿針引線、貫穿始終。可以說,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直接關係到節目的質量和播出的效果。因此,節目主持人必須時刻注重語言能力的提高,以更好地適應本職工作需要。

談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論文

把握語言的準確性

對於廣播播音主持人來說,語言的準確認讀是最基本的要求,能否在具體的語境中選用準確恰當的語氣表情達意,同時選擇恰當的詞語準確清晰地傳遞資訊是最重要的。作為大眾傳媒的資訊發出者,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要吐字清晰、釋義精準、交際意願明確,包含高資訊量和高交際值的規範語言,讓受眾一聽就懂,決不能令人感到費解或產生歧義。在語言傳播中,播音主持人必須在考慮具體語境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控制語言狀態,把握語言分寸,優化傳播效果,提高傳播效率。另外,有聲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包括語言、語調、語氣、重音、停頓等等),都可以賦予其完全不同的含義。對於播音主持人來說,掌握這些表情達意的手段、具備語言策略能力尤為重要。它折射出的是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底蘊和魅力。生活中說話的規律是通過思維在腦子裡先看到再說,那麼播音也應該符合說話的規律。但是,有的播音員一拿起稿件往往就違背了生活規律,腦子裡只有文字,播出來就顯得平淡、呆板、枯燥無味。這就是缺乏想象和感受,沒有一個整體的形象所造成的。播音員每天接觸的稿件,不可能全部“經歷”一番。播音員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又要求節目播出來像身臨其境似的,這就需要展開想象,儘量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融為一體、合而為一,把稿件上的文字,變成想象的畫面,然後情景再現給聽眾。當然,播音員要播出的形象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客觀事物在人腦海中的加工和反映,是播音員再創造的過程。要豐富發展自己的想象力,就必須加強學習和知識的積累。因為同一篇稿件,有的人只能就字面作膚淺理解,而有的人卻能補充、豐富作者所沒寫出來的那些親身感受。所以,同一篇稿件,出自不同人的口,播出來的思想深度不同,感情色彩也不同。河南鶴壁經濟廣播電臺的《讀書時間》節目中,筆者曾經選讀過《雷鋒日記》的內容。看過《雷鋒日記》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本書裡面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有的只是一些瑣碎的生活小事,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平凡成就了雷鋒的偉大人生。在選讀書中內容時,筆者彷彿看到雷鋒在日記中記錄的每一件事躍然眼前。這時忽然感覺,自己不是在讀書,而就是和雷鋒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訓練、一起工作、一起記錄那些平凡的小事。那種身臨其境般的感覺,也使筆者在整個的講述過程中帶給大家一種感覺———雷鋒就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雷鋒日記》筆者讀了四期,受到聽眾的一致好評,並且帶動了很多人蔘與到我們的《讀書時間》節目中。

注重語言的通俗性

廣播是面向最廣大的群眾的傳媒,聽眾大都喜歡閒適輕鬆的廣播節目。所以,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必須簡明易懂,有很強的可聽性、可接受性。從傳播效果的角度看,簡單樸實的話有時更能快捷而有效的把某種思想傳達給受眾。社會心理研究表明,人們更喜歡語言上向他們接近的人,因為,降低參與者之間的差異有利於交談,並可獲得聽眾的社會認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聽眾對節目的文化含量的廣度和深度有越來越高的需求,用通俗口語表達深刻的內容絕非易事,而是有相當的難度。聽眾收聽主持人節目要求傳播者有平和、平等、平易、平常的心態,而拒絕生硬的說教灌輸,厭煩自作聰明的炫耀和裝腔作勢的煽情。因此,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傳播環境和豐富多樣的文化氛圍中,“平民化”的主持人,“平民化”的主持風格,理所當然最為群眾讚賞和青睞。當然,通俗不等於粗俗。淺薄粗俗的語言,絕不是我們所倡導的,它恰恰是所有播音主持人應堅決摒棄的壞毛病。要使我們的節目有親和力,給聽眾以美的享受,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從節目內容出發,自然樸實、親切大方的進行表述。筆者一直主持一檔交通節目《車行天下》,這是一檔熱線直播節目,在節目中通過案例宣傳交通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本來是很枯燥的東西,如果照本宣科,人們不僅記不住,而且還不願聽。所以,筆者總是結合發生在身邊的實際案例,在潛移默化中把法律法規滲透到聽眾的腦子裡。講述案例的過程中,筆者會因傷心而流淚,也會因交通事故帶來的慘烈後果而感慨萬千,正是這種真實自然的情感流露受到聽眾的喜歡。筆者常在節目中說這樣一句話:“親愛的朋友們,我又要嘮叨了,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咱們一定要做到遵守交通規則......。”記得有一次,有位聽眾在節目結束後專門給筆者打來電話說:“我們不嫌你嘮叨,正是有了你的嘮叨才讓我們知道了如何安全出行、文明出行。”還有計程車駕駛員自發地組織起來要成為我們節目的`通訊員,及時把市區內發生的交通案例講出來,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交通安全。也許這檔節目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有人情味的。因為,筆者和聽眾不再是主持人與聽眾的關係,而是朋友、親人的關係。

注重語言的節奏感

在廣播播音中,隨著內容的變化,感情也會有平靜、含蓄,有激昂、奔放。這種感情的變化體現在語言上,也有抑揚頓挫、急緩緊鬆、起伏跌宕的變化,我們把這種變化稱之為語言的節奏感。有了這種節奏感,才會給聽眾一種音樂旋律般美的享受。播送一般的新聞,節奏要比較明快,重大新聞則要求平穩莊重,不能用跳躍式的歡快的語調;介紹文藝作品時,則一般比較舒緩、輕鬆、柔和,隨著內容的情節變化而變化;播少兒作品時,則要求比較輕快、活潑、歡快,不能嚴肅的板起面孔。講述不同的事件、情景、喜怒哀樂,都有個節奏掌握的問題。一篇稿件如果一個調門、一個節拍地說到底,必然是單調無味的。要想突破一板一眼的播音八股腔,必須重視節奏的運用。節奏往往是在對比中體現出來的,是由思想感情的變化決定的,這種變化要用聲音和語流的高低、快慢、強弱表現出來。

培養語言的個性化

個性化是現代社會背景中傳播的必然趨勢和主流,主持人的個性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語言的個性是節目主持人的政治氣質、生活經驗、能力性格、年齡資歷、文化修養、思考方式、審美趣味在語言中的綜合體現,是主持人內在素質的流露。不同的主持人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語言個性,形成不同的個性化形象,或溫文爾雅,或熱情風趣,或老成持重,或瀟灑自如。總之,語言藝術修養是廣播播音員、主持人駕馭節目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直接關係到節目的質量和播出效果,對受眾的語言面貌和水平產生著耳濡目染的影響。語言是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言的個性形象是人的思維所決定的,語言的形象美需要有聲語言在運用上靈活多樣、新穎別緻、活潑動人,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臨其境,獲得真切的形象感受。只有成功創造出個性的語言表達藝術,把豐富多彩,富有內涵的文字變成語言傳播給社會大眾,才能使節目內容深入人心,也必將為播音主持人增添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