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探析

才智咖 人氣:5.39K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設定的最初目的與必要性,決定了這門課程在講授內容與教學理念上並不同於其他課程。這也就要求在此門課程的設定上,要充分反映和體現課程特點,以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們更為清晰地瞭解當代哲學發展的最新趨勢、主要問題、爭論焦點等,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哲學自身。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探析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是哲學本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這門課程對學生深入地理解與掌握哲學的前沿性、現實性、時代性、基礎性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各高校哲學院系普遍意識到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並以不同的形式開設了這門課程。不僅對這門課程冠以不同的名稱,而且各個高校在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理解上也存在較大差異,且在教學實踐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也直接決定了從理論上探索“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基於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重要性的認知,國內外各哲學院所在普遍開設這門課程的同時,也對這門課程在建設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就總體而言,國外高校對這門課程建設的探討無論是就課程設定、教學模式等,還是就係統化、體系化而言,都要優於國內。

(一)國內“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就國內來說,近年來各高校普遍意識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要性,因而紛紛以不同的形式開設了這門課程。國內許多高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意識到通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學習,既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前沿意識、問題意識、時代意識,也可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哲學自身的理解。但具體來說,國內各個高校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的理解上是存在較大差異的。正是由於這種差異的存在,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實踐教學的效果並不理想,各高校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仍處於探索階段。

(二)國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就國外來說,歐美國家在哲學學科的教學中,長期以來都非常重視哲學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意識,在課程設定上一直非常重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可以說,在歐美國家相關哲學學科的教學中,這種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視不僅僅表現為課時量相對較大,而且還表現為將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貫穿於學科教學始終。其突出地表現為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始終強調哲學的時代性、現實性,強調哲學應與當下人類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可以說,這種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視與強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了哲學的內涵,特別是哲學與時代的關聯性,哲學並不是遊離於時代之外的。

二、“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內容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關注當代哲學生成的基本問題及其發展趨勢,主要包括當代哲學發展的最新趨勢、總體特徵、基本問題、總體走向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將打破目前的二級學科劃分機制,即其教學範圍並不僅僅侷限於哲學七個二級學科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宗教學等某一二級學科,而是通過深入的講授使學生理解當代哲學的整體景觀與總體走向。基於“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理論建設與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筆者認為“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建設應關注以下基本內容。

(一)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研究包括對課程內容、課程設定、課程教材等的探討。而在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教學內容的探索中,則主要探索如何進一步合理地設定教學內容,從而做到既體現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導向性、基礎性,又與其他課程形成有機的聯絡與互補。在課程的具體設定上,“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在強調前沿性的同時,既要兼顧“總體的格局”,又要有所側重。如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具體設定上,既要關注西方哲學、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等領域,也要關注俄羅斯哲學、印度哲學、伊斯蘭哲學等相對邊緣化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從而使學生們對世界哲學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二)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與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基於“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特殊性,我們應探索出適應這門課程的指導理念與原則,從而為這門課程的更好開展提供方法論支撐。在教學理念上,突出“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特殊性與差異性,並不是將其變成眾多哲學學科基礎課中的一門。實則,基於“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就決定了我們對這門課程教學理念的選擇應不同於其他哲學基礎課程,而目前各高校在對此門課程的教學探索中並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此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教學理念上還應進一步凸顯原著的地位,強調原著的.“根基性”。“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在堅持互動性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格外強調以“原著”和“問題”為導向、為根本,以防止教學內容流於通俗化。

(三)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上,探索“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新教法,而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例如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前沿意識與基礎意識”、“問題意識與文字意識”、“主講方式與互動方式”等之間的良性結合、良性互動,需要通過長期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去挖掘。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具體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而言,則主要探索該課程的授課方式、方法、手段等問題,探索採用何種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基於“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應格外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種互動性教學模式,強調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知識與心靈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教”與“學”相統一的互動影響、互動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係及其相互作用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   三、“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意義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建設理念,是基於當前國內哲學專業教育所面臨的現狀,即對哲學前沿性、時代性、現實性把握上的不足而提出的。哲學是從理論層面對現實世界所存在問題的反思,哲學實則並不是遊離於現實之外的,哲學是“思想中的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從巨集觀的哲學流派到微觀的哲學家個體,雖在對哲學的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卻都認知到任何哲學都是以一種時代性的內容、民族性的形式和個體性的風格表達著人類的問題,任何哲學都不是與現實無關的。基於當前哲學學科在課程設定上所存在的問題和哲學本科教學的特殊性,並依據教育部對本科教學的指導要求,我們應從理論上進一步明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研究意義與內容。

(一)深化學生對哲學自身的理解

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們更為清晰地瞭解當代哲學發展的最新趨勢、主要問題、爭論焦點等,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哲學自身。例如,通過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中設定“當代哲學家視野中的哲學觀”章節,通過對現當代哲學家對本體論、認識論、存在論、實踐論等基本問題的探討等,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哲學的內涵。

(二)引導學生的“前沿意識”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系統學習,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瞭解該學科的最新學術動態。在掌握最新學術動態與形成前沿意識的基礎上,儘早地促使學生實現從“課程的聽眾”到“研究的參與者”之間的轉變。

(三)適當“彌補”學科問題

在哲學學科的整個本科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學習的是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而在西方哲學課程的具體設定上則主要接觸的是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英美哲學傳統、法蘭西哲學傳統、德國哲學傳統等板塊。其實這種教學設定是有一定問題的,即導致學生的理論視野相對狹窄,不利於學生日後進入碩士、博士階段的學習。

總之,基於目前各高校哲學院系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理論與實踐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力圖通過對此的研究達到如下目的。一是在理論上準確地定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當代哲學前沿”課程設定的最初目的與必要性,決定了這門課程在講授內容與教學理念上並不同於其他課程。這也就要求在此門課程的設定上,要充分反映和體現課程特點,以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二是在實踐上有效地實施“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方法。“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論的特殊性,在實踐上要求我們採取一種不同於其他課程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這門課程才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既達到對哲學問題前沿性與時代性的把握,又達到對學科自身的“重新”理解,從而最終達到深化理論學習與拓展自身視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