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教學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5W

摘要:中國美術史教學在高等藝術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國美術史有效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我們高等美術院校教師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們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合理組織美術史的教學內容,尋求有效教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努力提高中國美術史教育教學質量,為祖國培養高素質、高起點、多能力的美術人才做出貢獻。

中國美術史教學的論文

關鍵詞:中國美術史 教學 方法 研究

美術史是對美術現象和具體美術作品及與相關的歷史事實的學術性研究,概括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和文化特徵,把握美術發展的基本規律。數千年的歷史,中國建立起了一座座巨集偉的美術史豐碑,如商周的青銅藝術、漢代的漢畫和石雕、晉唐的佛教藝術和人物畫、宋元以後的文人畫以及絢麗多姿的民間藝術。中國第一部系統的、較科學的繪畫史著作《歷代名畫記》就出自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張彥之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幅員遼闊的國家,各民族、各區域的人文風俗、文化元素都有其民族和區域的特點,導致了文學、藝術、美術作品有著不同的特徵和風貌,使中國美術史冊豐富多彩而具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美術史作為高校美術專業的必修課和高校公共選修課,如何紮實有效地進行教學,使美術史在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養、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和藝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是值得我們今天來認真探索和研究的問題。合理組織美術史教學內容,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教學合一的師生互動環境,是使學生有效學習美術史和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

一、中國美術史教學中應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觀念

美術史教學長期不被重視的現狀要改變,關鍵在於院校的辦學思想、教師的認識和學生的配合三方面的不足。我們要清楚認識美術史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歷史,知道畫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美術史,使學生了解藝術史,感受藝術大師的經歷、人格及其作品內涵,掌握不同時期、不同人物、不同藝術風格的變化及發展,在傳承和弘揚優秀藝術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藝術修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今後的美術創作、美術生活和美術發展提供豐富的藝術元素,提高學生探索美、運用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術史教師是美術史教學的主導者,教師水平、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習美術史的重要意義。要率先進入角色,要用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習觀去感染學生,其次要用新辦法、高學術、高水平去教導學生,美術史教師要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史研學水平,同時要不斷學習和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再次,美術史教師要帶頭進行藝術實踐,把美術史論與現實的藝術創作和人文環境有機結合起來,使理論聯絡實際,達到新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組織中國美術史的教學內容

現在用的中國美術史教材都是以年代的順序來編寫的,教學時都以年代的順序來進行,這樣不利於畫風之間的有效比較和學習,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把原始時代的美術、商代的美術、西周春秋時期的美術、戰國秦漢美術、魏晉南北朝時期美術、隋唐美術、五代兩宋時期的美術、元代美術、明清美術和近代中國美術中按繪畫、雕塑、陶器、建築、民間工藝六大類來集中安排教學。建議繪畫類28學時、雕塑類18學時、陶器類8學時、建築類12學時、民間工藝6學時,以上按種類來講解美術史有系統性、比較性和適用性,有利於每個時期的同一類美術的特性、風格、變化、影響和發展有效比較講解,使學生在比較中接受和消化,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探索有效的中國美術史教學方法

隨著藝術院校的發展和藝術人才的需求,對中國美術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達到理想而完美的美術史教學效果,提高中國美術史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探索有效的美術史教學方法。首先需要構建教學合一的師生交流、互動的和諧學習環境。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中心意思是要正確處理好教學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相互關係。教學過程是學生不斷獲取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知識和本領的過程,也是學生身心不斷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理所當然地是主體,也就是說,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處於組織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以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為前提,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學要解決好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係,不能教師只是教,學生只是學,把學生看成客體或“容器”,教師只管自己的意思而不顧學生的'才能興味,而是要善於同學生交流、勾通、調動學生自覺自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綜合學習能力,教師一面講,一面同學生交流,構建起師生交流、互動的和諧學習環境,為教好美術史奠定基礎。第二,改變傳統的一師教學為多師授課方式。在傳統的美術史教學中,很多都是一位老師負責完成全部教學。這樣的弊端很多,存在很多方面的單一性,一是教師風格個性的單一,二是知識上的單一,三是教學形式上的單一,四是能力展示上的單一,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缺乏教學的廣泛性、生動性和趣味性,所以美術史教學須由多位教師來完成。根據教師專業的長處安排內容,如國畫專業教師安排上繪畫類,雕塑專業的教師安排上雕塑、陶器類。把美術內容分類後,根據教師的專長來授課,這樣既能發揮教師的長處,又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學生更能學到每個教師的長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第三、美術史教學必須實行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不能只教理論,教師在認真指導學生學習史論的同時,必須讓學生真正掌握、運用與發展,使學生通過學習達到全面提高。一方面教師在教美術史繪畫類時,可一邊講解理論,一邊展示古今優秀作品,並演示傳統而精華的繪畫技巧。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講解史論後,要安排部分課外實踐,帶學生參觀和觀摩,實地感受中國美術史的博大,如著名的建築、四川樂山石雕、河南龍門石雕、展覽館藏品陶器等。通過教師講授、演示,學生實地感受學習,使美術史教學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對學生學習中國美術史的評價方式

多元化的對學生學習中國美術史進行有效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推進教師不斷改進美術史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的動力。具體評價方式有:一是建立美術史理論考核方式,以掌握理論知識為主,進行試卷測試。二是建立實踐考核方式,以學習實踐美術史中美術作品、實物為題,進行觀摩考核。三是建立討論交流的考核方式,採用課堂上組織學生之間主動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現場評價。四是建立學生個性發展與今後發展的考核方式,學生通過學習美術史,對自己的個性影響和今後發展的思考,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和目標,而這個目標每個學生都有差異,教師掌握鼓勵考評學生這個環節很關鍵,對學生今後的學習發展有著較深的影響。通過以上多元化考核,學生的學習、思考、參與的效果和個性以及今後發展思路得到了有效展示和表現,促進了學生有效學習,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總之,中國的美術史在不斷髮掘和發展,中國美術史教學要不斷改進,教育工作者在美術史教學中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觀念,合理組織安排美術史的教學內容,不斷探索有效的美術史教學方法,建立多元化有效的學習美術史的評價方式;讓美術史教學在藝術院校發揮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