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現代陶藝的弊端

才智咖 人氣:1.85W

摘要:中國的現代陶藝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所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本文試圖從陶藝作品風格比較單一、陶藝缺乏創造性、陶藝未引起普通大眾的持續關注、部分陶藝家缺乏較全面的藝術修養,以及陶藝理論建設沒有跟上陶藝創作步伐等方面闡述了中國現代陶藝存在的問題,希望對現代陶藝的發展有所裨益。

探析中國現代陶藝的弊端

關鍵詞:現代陶藝,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1引 言
  
  嚴格來說,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具有豐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並對世界文明程序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不光有遼闊的疆土所提供的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有上千年的製陶歷史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更有民族文化傳遞給我們的精神滋養,其中更為珍貴的是先民對陶瓷物質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獨特的理解與把握。這一切,為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以及人們接受這種發展提供了廣泛而深厚的基礎。同時,1999年以來,密集的展覽和活動使中外陶藝家有了更廣闊的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大大提高了中國現代陶藝的總體水平。
  儘管中國現代陶藝發展很快,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都與中國的獨特國情密切相關,或者受傳統的因素影響過大。在此,筆者對中國現代陶藝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有所裨益。
  
  2陶藝作品的風格仍不夠多樣化
  
  陶瓷本體作為一種表現媒介,沒有什麼不可表現的。現代藝術中的種種風格、流派,如抽象表現主義、波普風格、超寫實主義、具象風格、裝置風格、極少主義、怪誕主義等,在陶藝領域都可以得到體現。有很多陶藝家仍然僅僅沿用原有的“實用”、“裝飾”手法,仍然沿用傳統陶瓷語言樣式,缺少對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表達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鎮,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現代陶藝仍然是以畫為主,有很多陶藝家只懂臨摹古董。有些人還沒有把陶藝作為現代藝術中獨有的語言與媒體,觀念仍然停留在產品設計上,儘管很多陶藝家已經有了現代設計的意識,但這一觀念終究不能取代現代藝術的觀念。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學習一下西方,在西方,無論是材質範圍﹑工藝手段﹑形式語言和個體精神,還是對材料非單純可視性和在公共環境中的運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藝術的中國經驗。中國的現代陶藝轉型較遲,所經歷時間較短,還沒有建立起較完整的觀念,而且沒有較現代的技術支援以及教學和社會審美的跟進。中國陶藝一貫提倡向傳統和民間學習,一直在傳統的邊緣徘徊,而這種對藝術傳統的過度崇拜,也壓抑了國人的思維和想象力。不過,我們從材質、工藝手段、形式語言等方面學習西方時,也不應該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會掉進別人成果的窠臼裡。
  真正的陶藝家必須親身實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樣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藝語言。一個有創造意識的陶藝家,只有善於用將來的眼光來審視傳統與現代的陶藝創作現象,這個陶藝家才富有創造性,才不會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路。
  
  3國內陶藝缺乏創造性
  
  陶藝家應該儘可能以陶瓷為媒介,去表達自己所追求的某種精神或審美上的價值,放棄對物質性、實用性的追求,多一點強調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有些陶藝家太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把現代陶藝當成工藝品,沒有表現出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沒有運用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藝視覺化,還沒有把“器”轉化為“藝”,還是把實用放在第一位上。對於陶瓷的材質、工藝手段、形式語言等方面沒有把握好。從目前狀況來看,強調形式、泥性、肌理、釉色美感仍是陶藝主流,作品的深度顯得不足,基本還是在遵循陶瓷的工藝技法範圍內進行。在我國,官方的界定還是將陶瓷劃歸入工藝品之列,或是工藝美術範疇,長期以來倡導的是實用、美觀、經濟的產品化要求。陶瓷審美的評判標準是嚴格、規矩、精美,中國的陶瓷藝術太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還沒有脫離實用的觀念。在西方,陶藝已經較早地與實用陶瓷分離,形成獨立的、純粹的藝術形式,加上其良好的現代藝術環境,現代陶藝得到空前的發展,陶瓷材料的豐富表現性和創造性也得到充分的`展現,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和挖掘也由觀念的更新推動了發展。許多中國陶藝人懷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思路,從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中尋找所謂的“本土化”風格。但在傳統文化中,陶藝是作為工匠存在的,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古訓使中國的文人雅士不屑與之為伍,造成了中國製陶缺少理論的指導,甚至以視覺造型上以及釉色上的完美無缺和複雜的裝飾為追求目標。中國藝術教育一貫是技巧重於材料,功利重於遊戲,缺少對材料的關注和放鬆的心態,這正是陶藝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否定,靈感之源是傳統,傳統是一塊豐富的沃土,傳統的價值隨著時代的推移,表現出某種相對性,並顯示出與時代同步的積極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發現”傳統的價值,也是評價一個藝術家高下優劣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