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川南城市群空間分佈特徵

才智咖 人氣:1.28W
淺析川南城市群空間分佈特徵
  

摘要:城市群空間佈局和發展是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川南城市群雖然被列為四川省重點經濟發展區域,四市都是沿主要交通線路、河流呈節點狀組團分佈的空間結構,產業間也存在很大的相似度,其在空間發展中還有很多不盡合理之處。通過對川南城市群範圍及型別的界定、並在此基礎上對空間分佈特徵進行分析。這樣有助於建立具有區域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產業發展帶,實現產業空間與城鎮空間相互結合的聯動效應。
  關鍵詞:川南城市群;空間分佈特徵;分析
  
  川南地區作為成渝經濟區中一個重要的次級城市群,要想在成渝經濟區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絕不能以單個城市作為競爭單元,而應充分發揮整體優勢,以整個城市群作為主體參與競爭,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獲取先機,促進內部經濟的長效發展,甚至推動整個成渝經濟區的發展。川南城市群地處成渝經濟區的腹心地帶,是四川省的'重點2開發區,也是長江上游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但其城市群的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水平較低。隨著四川省“十一五”規劃確定全省“十一五”經濟發展戰略,將川南城鎮群作為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僅次於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先導區域進行重點發展。為川南城市群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一、川南城市群範圍的界定
  
  按照省發改委編制的《四川經濟區劃》以及《川南經濟區“十一五”區域規劃綱要》,川南經濟區包括內江、自貢、宜賓、瀘州、樂山五地市,而省建設廳組織編制的《四川省城鎮體系規劃》、《川南城鎮密集區規劃》確定的川南城鎮群僅包括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四地市,未包含樂山市,將其劃入成都平原城鎮連綿區,考慮樂山自身的發展和功能,或併入成德綿都市圈或自成體系,本文所研究川南城市群範圍僅限於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四地市。川南四市地處成渝腹心地帶,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南部。毗鄰雲貴高原,是川、滇、黔、渝三省一市的結合處,東接重慶,西接樂山,北鄰資陽、眉山,南接長江干流渝宜段。
  由表1可看出川南四市包括10個市轄區,18個縣,190個鄉(包括9個民族鄉),地域總面積3.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的約7.28%;人口1762.4萬,佔全省近五分之一;2007年本地生產總值約1701.71億元,佔全省約16.2%,是除成德綿城市群之外的四川的第二大城市群。
 
  
  二、川南城市群型別的界定
  
  依據表2的標準可以看出,川南城市群從面積上已達到中型城市群的規模,在總人口上已跨入中型城市群的行列,但從城市人口、城市數量和城市等級結構三項指標看,川南城市群只能屬於小型城市群。面積並不能代表城市群的發育程度,相同數量的城市分佈在更大面積範圍內,空間聯絡更小;總人口也不能代表城市群的發育程度,如果區域內城市化水平較低,農業人口所佔比例較大,並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綜上所述,川南城市群只能屬於小型城市群。
 
  
  三、川南城市群空間分佈特徵
  
  川南城市群只是近似於城市群的城市密集區,處於城市群的雛形階段,在空間發展上還不十分合理。例如,自古巴蜀地區交通不便,素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一直到現代這個情況才稍有改觀,但交通仍是制約巴蜀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1952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的建成,後來內昆鐵路建成,兩條鐵路沿線的經濟逐漸活躍起來,宜賓為著名的“酒城”,自貢為“鹽城”,內江為“甜城”等等,逐漸發展了這四個中等城市,但其他地區經濟就較為落後,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下面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川南城市群的空間分佈特徵。
  
  1.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因素是城市空間發展的基礎。城市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地形條件,要有較大面積的平地和方便的對外交通聯絡,還要有較大範圍的自然條件較好、經濟較發達的腹地。川南地區由於地處丘陵區,加上這一地區氣候較為溼潤,降水量較大,川南四個城市受山體、丘陵和江河的分割影響較大,地形複雜,城市實體空間均為組團結構,沿河沿江分佈。城市的這種空間分佈特徵是由於歷史和自然原因共同造成的。城市分佈與地形和水源有著密切的關係,說明城市在空間上的發展更多的表現為原始狀態,基本呈點狀分佈,城鎮間互動協作的模式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