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是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關鍵

才智咖 人氣:1.87W
    [摘要]創新是國家、民族進步不竭的動力,而制度創新則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踐正是從制度創新入手,全面創新我國的經濟、政治體制。
  [關鍵詞]創新型國家; 制度創新
  
  我們的創新型國家戰略正在全面展開。為了更好地實施這一創新戰略,人們非常有必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創新和創新戰略,高度重視制度發展,深刻認識制度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
  已開發國家成功施行創新發展戰略的實踐,都與其相對成熟的現代國家創新體制密切相關。科學理性的精神文化、發達的技術條件和豐富堅實的物質基礎,相對寬鬆、民主和穩定的制度環境等,是創新型國家所共同具備的要素特徵。國家創新體系是一個系統化程度非常高的系統。而制度、體制因素則是這個系統中的關鍵要素。
  
  一、制度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
  
  本文所講的制度是廣義的制度,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規範化、秩序化過程及其結果、形態。好的制度發展本質上應當是諸多構造性要素以及上述各個關鍵領域各自獨立發展並良性互動的過程。那些要素缺失、各領域相互掣肘的惡性的制度過程,則被稱之為制度停滯或制度衰朽。
  作為上升過程的制度發展總是由創新來推動的。制度創新實際上是改革、調整既有制度,必要時重構新制度來適應新技術和新觀念影響下深刻變革了的社會生活,並在此基礎上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為技術創新、思想創新提供高階平臺和現實基礎。制度創新在發展中的地位非常關鍵,因為創新的思想和技術如果不能繼之以制度上的鞏固和支撐,被湮滅的可能就始終存在。
  古代中國就是這樣,我們有很多卓越的發明創造由於封建制度的停滯和衰朽而窒息死亡,未能傳世併成為進一步創新的基石。中國衰朽的封建制度下,政治倫理至上,它支配和吞沒經濟與文化生活的領域,形成高度合一的畸形、“超穩定”的社會,理念創新多被視為政治威脅,技術發明都被視為奇技淫巧,來自領域之外的政治高壓裹挾了經濟與文化,使其不能夠充分按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性和主觀價值原則來自我發展。
  我們借鑑和學習西方的創新型國家戰略,引進和培育自己的國家創新體系時,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應當看到,已開發國家對社會生活的良好的組織和規範,或日優良、成熟的社會機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開發中國家經濟、社會與政治發展都處於較低水平,多數社會成員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以及部分的社會結構與功能尚處於前現代階段,一些陳舊的制度殘餘尚未完全消亡,諸多亟須規範的社會領域還存在制度的'空白。凡此種種都表明,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在創新領域的差距不僅是數量與質量上的,更是一種整體性的差距。這也同時決定了開發中國家應當更多地通過促進制度的創新和發展來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事業的前進。否則,再多的資金投入、再多的政策扶持都不能從根本上與落後、僵化和殘缺的制度安排相抗衡,都不能產生理想的技術創新成果。
  歷史上封建陳腐的制度曾極大地鉗制了中華民族的創新努力,造成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整體的停滯和落後。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制度創新迅速拉動了思想觀念更新和科學技術革新。但是,由於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洗禮,中國社會結構從根本上還是傳統的,加之蘇聯高度集權模式的長期影響,我們的制度並沒有從根本上祛除制約創新思想和行為的弊端。改革開放後,情況發生深刻變化,適宜創新的社會生態正在形成。但也應看到,中國的創新努力在受制於制度僵化和不適的同時,也受制於制度的缺失和不成熟。比如眾所詬病的學術造假等現象,既與現有科研體制的弊病有關,也與外在的相關法律規範和內在的道德規範的缺失、不成熟密切關聯。
  因此,在中國推行創新型國家戰略,必須在加大投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的同時,大力創新制度,以收標本兼治之效。沒有制度創新所營建的良好的社會生態,沒有對創新行為的卓越的組織和規範,國家投入創新領域的資源就不可能得到最優配置,也不可能產出最高的社會效益。   二、我國制度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制度創新是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