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產業的本錢治理創新戰略

才智咖 人氣:1.8W
我國汽車產業的本錢治理創新戰略
摘要:進世後,國外汽車以低本錢為基礎進行價格競爭,爭佔我國汽車市場。我國轎車企業普遍存在生產能力開工不足、治理技術落後、生產本錢過高等。為增加我國轎車競爭力,應引進先進的治理技術,實施本錢治理創新戰略。

  主題詞:汽車;本錢治理創新

  在近年的世界汽車市場上,汽車巨頭的激烈競爭集中體現在降低本錢上。各大汽車團體紛紛聘用有“本錢殺手”稱號的人擔任要職,以本錢治理創新為手段,以低本錢為基礎,以價格競爭作為搶佔市場的寶貝。作為當今世界上具有最大潛伏汽車市場的,進世的未來幾年,汽車產業佈滿了機遇和挑戰,將受到全方位的衝擊和震撼。價格競爭是進世後我國汽車企業與世界汽車巨頭之間無法迴避的競爭。因此降低汽車本錢是我國汽車產業的必然選擇。

  1、進世後我國汽車產業面臨國外汽車企業的挑戰

  1.1、國外汽車企業以低本錢為基礎進行價格競爭

  國外汽車企業進進新興市場一貫以本錢戰略為基礎,採用低價格的競爭策略來搶佔市場。從運用價格競爭戰略的效果看,低價格可以使一個企業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中,瓦解顧客對其它品牌的忠誠,進而開闢自己的品牌及佔領市場份額。因此,國外汽車廠商紛紛謀求如何降低本錢,來滿足價格競爭的需要。

  在進行價格競爭的策略上,國外汽車企業在我國進世後,已開始重視對適應我國市場的型轎車的開發與研製。近期,日本汽車企業推出了9個品種20餘種型號的經濟型轎車,售價均定位於7000—8000美元之間;福特和戴—克公司推出了售價在7000—8000美元之間的經濟型轎車;賓士公司也先後推出“經濟型速度之星”和“經濟型短跑運動員”等小型轎車。這些經濟型轎車的價格定位均與我國《“十五”規劃》中要開發的經濟型轎車的定位相仿,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這些轎車的進進將給我國汽車產業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衝擊。

  1.2、中外汽車企業的本錢比較

  將中外汽車企業的本錢做一比較,我國汽車企業則明顯處於劣勢。以日本為例,豐田公司以“只有降低本錢才是至高無上的原則”為出發點,創造了“JIT生產方式”,始終把降低本錢作為追求的目標。在1974年6月—1976年12月間,該公司降低本錢金額高達650億日元,其後,該公司年本錢降低對利潤的貢獻均保持在10%以上。

  隨著日本三大汽車企業紛紛採用“JIT生產方式”,日本汽車企業的本錢逐年降低。1998-1999年,日本汽車三至公司的銷售本錢率有兩至公司呈現下降。豐田公司從1998年的78.3%下降到1999年的77.1%;本田公司從1998年的69.1%下降到1999年的67.7%。

  從我國情況看,我國汽車企業的本錢也在呈現緩慢下降態勢。一汽團體的銷售本錢率從1998年的86.2%下降到1999年的85.7%;東風團體從1998年的88.2%下降到1999年的82.7%;北汽、上汽團體也從1998年的92.9%、75.7%,下降到1999年的90.2%、74.7%。

  上汽團體是銷售本錢率最低的廠家,僅為74.7%。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於其主打產品——“桑塔納”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達到71%、年產量達到22萬輛所產生的規模經濟;其次,價格較高、含量較高的“別克”轎車的旺銷,對整個企業團體的銷售本錢的降低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上汽團體提出“可比產品本錢要達到每年下降5%”的目標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別克”轎車的銷售價格高於國外市場價格,使上汽團體增加了銷售收進,降低了銷售本錢率,但隨著進世後汽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內外轎車價格逐漸趨向一致,會導致上汽銷售本錢率的進步。

  固然我國汽車企業的本錢呈現緩慢降低態勢,但與日本三大汽車公司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我國汽車企業銷售本錢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數十種車型,盡大多數是引進或仿製國外20世紀80年代的產品,需要向合作方支付大額的技術轉讓費、高價購買關鍵零部件以及承擔外方職員高工資;二是固然引進的20世紀80年代的生產線的技術和產品已成熟定型,但生產批量未達規模經濟點,導致鉅額固定本錢居高不下,從而直接導致我國汽車企業的.銷售本錢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