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4W

作為管理學的一部分,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理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完善的理論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論文,歡迎閱讀。

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論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管理的弊病,認為,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需要從理念和方法上作出調整,並提出了管理創新的一些對策方法。這些對策方法包括企業文化整合,組織結構扁平化,績效管理,累進式管理決策等。

關鍵詞:管理創新;文化整合;績效管理

0引言

自人類進入21世紀,世界科學、技術、經濟的發展與融合,使改革創新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旋律。隨著國內外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管理創新步伐的加快,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管理開始經歷新的變革。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中,我國企業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我們試圖從管理中找出解決一些管理弊病的方法,使現代企業管理更具有實際意義。

1傳統管理的弊端

按照傳統戰略管理的理論,戰略管理分為戰略計劃、戰略實施和戰略評估3個階段。其中,因為我國市場的多變性,戰略計劃和實施階段在我國企業進行戰略管理的實際應用中有很大缺陷。

傳統的戰略計劃必須分析內外部環境,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明確企業在行業中究竟佔有什麼優勢,受到什麼樣的威脅,然後根據這些因素才能夠制定出適合企業的戰略,如成本領先,專業化生產,差異化等,從制定到執行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論證。然而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很多行業的經濟氣候隨時改變,如果企業的戰略制定缺乏主動性、創新性,一直以依賴環境狀況,產業氣候而去被動的接受,將會使得企業十分被動。特別是在先入優勢很大的產業,誰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誰能夠先於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將使企業在獲得市場最高利潤的爭奪中處於很大的優勢地位。資訊獲得的多少現如今已不再是企業之間最大的差別,關鍵在於獲得資訊的時間差。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掌握即時資訊變化可以說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能力之一。如果企業戰略制定緩慢,其劣勢將會異常明顯。俗話說的“船大難掉頭”的弊病將會經常性的顯現。

戰略實施中的種種問題也是制約企業戰略管理效果的關鍵因素。針對我國企業戰略實施的調查顯示,實施過程中存在管理脫節,員工難以配合,傳達指令不清等毛病。一個企業有可能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經過好幾年的時間制定出一項符合企業長期規劃的戰略計劃,但是,當在實施時,由於企業自身結構的問題,或者是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企業文化的制約,使得一項能夠對企業經營帶來好處的戰略計劃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在戰略計劃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在實施階段同樣存在,如果企業總是不能夠迅速、到位地在戰略實施過程中調整戰略方向,那麼有可能使得企業航線偏離產業航道越來越遠,或者就喪失了與其他企業在高階利潤區間競爭的機會。從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由於我國企業在戰略管理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從戰略管理本身來說找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我們將眼光投向了創新管理。

2管理創新的方法

一般來說,創新管理有3種互有聯絡的含義:一是管理創新;二是創新活動的管理;三是創新型的管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重點介紹的是第3層含義,即創新型管理如何對企業最重要的管理行為——戰略決策的改進。

2.1 文化整合我們知道,戰略管理中戰略制定者應當重視和儲存現有企業文化中那些支援新的經營戰略的方面,當然企業現有文化中與所建議的戰略相矛盾的方面也應當得以確認和改變。大量研究表明,新的經營戰略往往是被市場所驅動的,並受到競爭力量的支配。因此,改變企業的文化使其適應新的戰略通常比改變經營戰略使其適應現有文化要更為有效。

由於創新管理不同於一般的管理活動,它是一個非程式化的複雜過程,採用傳統控制等管理手段是無法實現創新活動的持續,在文化的高度上整合企業創新的各種因素,能使創新活動成為企業發展的'持久推動力。

為了使企業文化能夠更好地支撐整個企業的運作,必須用創新的價值觀來引導員工,追求卓越、勇於變革是我國企業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國有很多企業的員工由於長期處於國家保護主義的制度之下,安於現狀,對企業積極的發展戰略不能適應,而當前我國很多產業已經或者即將面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員工被動的執行命令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成長的需要,用崇尚創新的文化來武裝員工,才能最大的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整個企業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步伐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在文化創新的同時,必須對制度創新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制度得到創新,才能對文化的創新起到必要的支援,使資源達到合理配置。

文化的創新不只是一句空的口號,不能夠也不可能通過幾次會議,通過幾張通知達到預期的效果,它必須從領導層就開始樹立創新意識,並且從實際的制度上給予保證。建立獎懲機制,對創造性的行為,獨創的流程設計,積極配合的戰略執行給予薪酬方面的獎勵;進行積極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引進具有創造力的人才,能者上庸者下,而不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關係戶。鼓勵成立創新團隊,對企業內部的細小方面進行員工層面的改進,同時鼓勵知識、資訊的共享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改進企業團隊文化,有助於加強企業的反應速度,推動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企業可通過建立個性化的辦公室、設立明顯的最佳創新員工標誌、建立企業創新產品的展示場地等方式來弘揚創新文化。

2.2 組織結構扁平化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不是一個新的名詞,現代企業組織結構理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雅當·斯密的分工理論開始,至20世紀80年代,這一階段強調高度分工,組織結構也越來越龐大,組織形式從直線制開始,一直到事業部制,我們可稱之為傳統的科層化組織結構理論;另一階段,自20世紀90年代始,這一階段強調簡化組織結構、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組織形式有矩陣制、內部共同企業、學習型組織等,我們可稱之為現代扁平化組織結構理論。

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中,減少中間層,擴大管理幅度,分權是緊密相連的部分。組織結構理論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儘量減少管理層次,儘量形成一條最短的指揮鏈。與此同時,管理者管理的下屬人數必然增

加。以前的企業有小組長,小班長,小隊長,大隊長,車間主任,企業正副經理,最後是企業的董事長,其中還有很多的中層管理人員作為聯絡者和調節者出現,管理結構臃腫,人人管事,但事事沒有人真正去負責。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人數取決於管理方式與手段、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等因素。在傳統管理下,管理者主要是直接指揮與控制下屬,再加上管理手段落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知識經驗水平較低,因而管理控制幅度較小。在現代企業中,管理者可能是間接指揮與控制下屬。而且資訊化、計算畢業機化等也使企業管理、管理控制幅度加大成為可能。在本文中,我們所關注的是組織結構的創新構造——扁平化結構的靈活指揮。如果一個企業為了扁平化組織結構,加大了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而忽視了管理的有效性,致使管理的指令甚至不能被員工有效瞭解,那麼管理是失敗的。應用到戰略管理中來就好比一艘小船,它雖然轉向很容易,但是船頭在往左,船尾也在同時往左,船還是調不過頭來。戰略實施中,對組織結構的創新管理非常重要。通過減少中間層,擴大管理幅度,分權等手段我們已經具備了創新管理的組織構架,而靈活指揮就像是脊柱一樣把它們聯絡起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樣的,這必須有實際行動作為保障。對企業各部門進行深入細緻地分析,評價各部門所能達到的最佳層級結構,形成計劃意見書。對扁平化組織結構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解決,讓戰略理念滲透到組織的各個角落,並能夠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效果將使戰略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企業中去。

2.3 績效管理從企業戰略高度上來,管理本身就在實踐人力資源管理,而績效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招聘、規劃、培訓、薪酬這些模組有著密切的聯絡,沒有推行績效管理,就沒有發揮人力資源部的職能。

但是從企業高層和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實施績效管理還是很重要的,我想結合企業推行企業績效管理的實踐上來談談對績效管理的理解。

根據多數學者的定義,他們把績效分為三個層面,組織績效、群體(團隊)績效、個體績效;我們就從這三個層面來看推進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組織績效即整體績效,我們可以理解成一個公司的整體經營業績,指企業經營的數量、質量和效率究竟怎麼樣。很多企業真正推行績效管理的動力源在於企業的高層,而高層的想法更多是迫於市場競爭的壓力。因為很多行業市場已經競爭激烈,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就迫使企業內各部門、各個員工必須圍繞公司的戰略、目標、流程等協同努力,因此需要引入管理機制來協同員工的行為。

團隊績效即部門、團隊為單位的數量、質量和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況。很多中小企業的團隊負責人都是事務型的管理者,很多管理者(尤其是技術類管理者)對公司的計劃、工作總結不屑一顧,他們認為這不過是文字遊戲。他們更樂於承擔業務精英的角色,喜歡忙於具體業務、具體問題的處理上。經常一天忙到晚,大會開完開小會,這種工作方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門管理的混亂,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企業推行績效管理可以明確團隊負責人的目標、責任,籍此轉變團隊負責人的工作方法,提高整個團隊的績效水平。 

個人績效是其工作的“績”(工作的結果)和“效”(實現這一結果的效率水平)。有些企業雖然沒有形式上的考評,但是企業的老闆,負責人仍然會通過他的手段來判斷員工的表現。這種評價方式顯然有很多弊端:例如會助長“領導在的時候搶著幹,領導不在的時候沒人幹,小團體等”不良風氣,十分不利於員工成長。當企業員工規模不斷擴大後,需要引入一套機制來評價員工、激勵員工、培養員工,比如KPI績效管理方法、平衡積分卡等績效管理工具。

我們再從“管理”上看推行績效管理的必要性,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都我們做專案時都會謙虛地說:“我們這的管理人員都沒有系統的學過管理,很多管理方法不科學。”他們都認識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轉變管理方法確實是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那麼什麼是科學的管理?如何才能進行科學的管理?西方《管理學》幾乎都是以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激勵等內容為框架,而這和廣義的績效管理的含義是一致的,管理是以績效為本的,做好績效管理本身就是在科學的管理。海爾集團張瑞敏要求每個管理者每天進行日清,海爾的日清體系有三大體系構成,包括目標、日清控制和激勵體系。管理者做好日清其實就是在科學管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後,多數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都會得到了提升。

從以上論述來看,企業確實要推行績效管理,而且企業高層一定要堅持推進下去對績效管理推進要有耐心,在企業長期實踐中會得到很大的幫助。

2.4 累進式戰略決策這對於戰略決策的改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傳統的戰略管理追求著公司戰略的整體性和一致性,這是無可非議的。然而,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面對快速發展的國內經濟,我們提出累進式的戰略決策是最適合當前我國企業的。

如果我們根據傳統的戰略管理概念,對企業進行周詳的戰略部署,勢必會損失時間優勢。這在一個穩定的可預期的行業中還不至於對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在一個新品迭出,競爭激烈並且很難預測行業前景的產業中就會對企業產生較為不利的後果。而且企業所培養的核心優勢能否適應將來的環境還是一個未知數。

基於上述戰略理論存在的缺陷,累進式的戰略決策方法應引起高度重視。所謂累進式戰略是指技術和市場都處於潛在狀態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根據即時資訊,迅速做出反應,不間斷地調整企業資源配置,儘快地使企業的產品符合市場的轉變,同時有目的的在原有戰略基礎上調整企業戰略目標,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由於環境變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企業在制定戰略決策時不可能掌握足夠的資訊資源,誰先進入市場,誰就是最大的獲利者。因而,對於面臨高度不確定和動態變化的環境的企業,掌握充足的資訊資源後才制定企業戰略已不是明智之舉。在資訊氾濫的時代,無論對個人、組織,重要的不是擁有資訊量的多少,而是獲得資訊的時間差以及在獲得資訊的基礎上迅速行動。只有最早獲得資訊,最早開始行動才會成功。因此,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市場上,累進式戰略成為最適合的戰略制定方法,既可以適合訊息萬變的市場,又能夠有效地引導企業各部門通力合作。

當然,累進式戰略的執行是有其難度的。首先,會給員工帶來不連貫的指令。由於戰略目標被“看不見的手”撥弄。戰略目標的連貫性就會受到影響。從而使員工無所適從。這裡我們要注意到剔除微小市場變動給戰略管理帶來的間斷性,這就需要不間斷的迅速的獲得市場資訊和有經驗的市場分析人員。儘量撫平波動,達到累進的效果。其次,累進式戰略需要有專業的人員,良好的組織架構和氛圍,因此,創新文化的建立、靈活的扁平式組織結構、績效管理不可缺少。另外,累進式的戰略決策也有其侷限性,在實際畢業應用中其缺陷還有待發現。

3結論

社會在發展,市場在發展,企業也要發展。而發展中就會出現影響和制約發展的新問題。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出現。要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只有用發展的思維、發展的眼光來解決出現的問題,要用積極的態度,敢冒險的精神向新的問題、新的矛盾挑戰。在激烈競爭中,誰勝誰負關鍵在於創新,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之本。企業應形成有效的創新機制,將創新體現於企業制度當中,更好地發揮投資者、經營者、生產者甚至消費者的創新積極性,才能取得企業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