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古典詩詞與生物教學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1.17W
淺議古典詩詞與生物教學的關係
摘 要:在生物教學中引用古典詩詞,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將生物學問題與社會文化相聯絡,在生物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素養。
關鍵詞:古典詩詞 生物教學 人文精神 人文素養 
        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引入詩詞,一方面,可使得教學內容活潑,拉近生物學與生活的距離,引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從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學;同時,賦予學生生物學的眼光,從而有更廣闊的文學視野,並認識到紮實的生物學知識對文學創作也非常有益處;對生物學與文學交叉的關注,可以為以後從事科學文學創作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從人文的視角去看生物學問題的素材,將生物學問題與社會文化相聯絡,在生物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素養。
        一、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生物學
        許多詩詞是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觀察、篩選,並融入個人的情感而創作出來的,是自然世界在詩人心中的投影。這些詩詞可看作是一種觀察和思考的結果,這和科學研究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當於簡單的科學探究結果並對生命現象進行解釋的案例;同時,由於它的短小精悍,語言優美,便於中學生閱讀,很適合用於對教學內容的闡述,也可用於作為思考題對所學知識進行檢驗、應用。
        有大量的詩詞描繪了生物個體的特點。如《詩經·國風》中的《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有的詩詞則反映了生命現象,例如不同生物之間、或者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詩經·國風》“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因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有些詩詞似乎與生命現象無關,卻隱含著一些生物學問題。例如,有些詩詞描繪了詩人所處的歷史時期某地,比如三峽的自然環境,這就為我們今天追溯當地的環境條件變遷提供了證據。如李白《下江陵》“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紳《聞猿》“見說三聲巴峽深……始信哀猿傷客心”。這些詩詞可以互相印證,表明當時的三峽地區猿猴數量較多,生態環境應該較好。另一方面的例子,如關於秋愁的描繪:李煜《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等。對於為什麼會有秋愁,今天的生物學研究已經能夠利用神經調節、激素調節的.知識去進行解釋了。
        二、可以由此感受自然與生命之美和詩詞意境之美
        在生物學教學中引入詩詞,在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並感受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之美。例如,自然界中的蛙鳴,可以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諧與韻律,感受到生命之美。對此進行描繪的詩詞,如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在詩人筆下,經過剪輯、組合,再現並美化了這樣的意境,使它永恆,使我們可以體會到那些“蛙”一直在唐詩宋詞中“鳴唱”。
        三、如何將詩詞引入生物教學
        1.匯入新課時適當運用詩詞,既可匯出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又能在新課一開始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牽引住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授“生物與環境”時,可運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匯入新課。       2.可以利用詩詞設定懸念,採用發現法、探索法、目標教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質疑、探索,激發學生“知新”的慾望,促進知識的遷移和深化。例如,在講授有關“物種的多樣性”的內容時,可運用學生很熟悉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來啟發學生。春天為什麼處處聞啼鳥呢?給學生留下懸念,讓學生通過思考質疑探索等自主學習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就能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說、電視連續劇的“懸念”效果。
        3.編制練習題,引導學生練習。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試從生物圈水迴圈的角度分析:①黃河之水天上來是否有科學道理?②詩人對“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描述是否完全正確?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這句詩有什麼不準確的地方?你能通過改其中兩個字使之既有科學性,又不失藝術性嗎?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描述的自然現象反映了( )。
        A.地域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B.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C.光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D.人類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4)“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說明了( )。
        A.環境能改變生物的性狀;B.環境改變了生物內部的基因;C.人類的移栽改變了生物的性狀;D.基因決定了生物的性狀。
        (5)“幾處草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寫了鳥類的______行為,從獲得途徑看,這種行為屬於______行為。
        (6)從生物學角度看,下列古詩中表現為競爭關係的是( )。
        A.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