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卡特林藝術語言研究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5W

摘 要:法國畫家貝爾納卡特林生活於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大潮中,經歷了現代主義和從1960年至目前的當代藝術時期。卡特林的藝術風格上承20世紀巴黎畫派,下接六七十年代極簡主義,並在風景、人物和靜物題材中自由、大膽表達。其簡約、幾何化和紅色的獨到應用,成為其藝術特徵。同時,卡特林還在作品中成功嘗試、掌握了視覺藝術中詩歌的現代表現手法,使繪畫真正成為負載心靈的自由之翼,再次讓我們認識到人類所覺所悟的無限可能性。因此,本文就他的藝術追求和油畫作品進行分析,總結,而啟迪我們在新語境下應如何探尋,構建內涵、個性的藝術語言。

關於卡特林藝術語言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形式語言;意象造型;詩性思維

一、卡特林的藝術觀念

卡特林 1919年生於法國巴黎。1945-1948年為法國國家裝潢藝術學院學生,並在名家馬蒂斯 (Henri Matisse) 工作室學習,後在該校任教至1953年。卡特林才華過人,無論在油畫、版畫及掛毯藝術方面,均堪稱為世界級的藝術家。 野獸派、極限主義及東方藝術對他都有深刻影響,而他的興趣在於懷鄉、單純的自然主義。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花瓶、鮮花、教堂、農田、沉思默想的路人,都是他創作的源泉。他悠遊於風景、人物和靜物題材中,擅於用不同的形為元素組織色彩絢麗的畫面,如作品《黃色底的靜物》等。

二、卡特林的藝術語言探索

卡特林的藝術是對無限深遠的三維造型空間進行二維平面的壓縮,畫面呈簡潔化,物象組合的整體色塊多選穩定、平面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這類幾何色塊,色塊的部分外形或開放或閉合,製造出空間的前進或後退,使畫面空間張力十足。這種色彩空間與塞尚的布色手法有相似之處,不過塞尚的空間處於三度空間和二度平面之間,而卡特林是在二維平面中進行表現,如作品《拿浴巾的女人體》,人物不追求體積塑造,而用極簡的色彩概括表現,在平面空間中出現強烈的剪影效果,造型格外簡約、純淨,表現了一位安定、平和的女子形象。 卡特林布色偏重於色相、面積對比。他擅長使用未調製的原色,使色彩濃烈得化不開,衝不淡。如風景《德龍省普羅旺斯薰衣草種植園》,造型及色彩洗練到極簡與高純度中,路面明亮處為橙色到淡黃色的長方形色塊,遠處天空與近處薰衣草被統一為單一的藍紫色調,這些原色並置純正穩定,各閃耀著各自的本性,創造出令人振奮的色彩印象。比較下,蒙特裡安的作品也有這種用色特徵,只是他的布色屬抽象,色相對比清新、秩序。而卡特林的布色介於抽象與具象間,色彩顯濃烈、莊重,喜用明亮的色進行面積對比,色彩層次豐富、質感厚實,散發自然、豪放的氣息。如肖像《黑衣女子》,簡潔的只有三大塊顏色:亮的膚色、黑的衣服,藍的背景;人物雕塑感極強,顏色的色相、純度和明度共同作用,形成賞心悅目的畫面。 卡特林的作品裡大量運用紅色,單一的紅色不但有色相變化,還有豐富的色階層次,變化無窮。如作品《依卡多的落日》以玫瑰紅色為主色調,包含了玫瑰紅、深紅、大紅、硃紅、橘紅到淡紅的多層次變化。畫中人物仰望的那輪落日,由這組紅色所發出的色彩強度比以視覺真實再現為目的的繪畫中出現的落日更加動人。在墨西哥,紅色是日出、降生、青春的`象徵。人物穿紅色衣服非美學考慮,色彩就如象形文字一樣,完全是象徵性的③。卡特林迷戀墨西哥婦女服飾的絢麗色彩,創作了許多有關墨西哥題材的作品,畫裡大量運用紅色,他的墨西哥“紅”也因此得名,成為他的個人化符號。 “取象於物,而不滯於物”是卡特林繪畫的真實寫照,它們並不遺棄現實,是在原有的寫實基礎上,對物象進行變異,追求“色彩與形式的統一”。

三、卡特林的藝術意境

現在人們觀念的過於強調弱化了繪畫語言應有的魅力,沉迷於觀念的圖示化與更新,由多維的空間進入到狹窄的視野中。相比下,抒情詩人卡特林等藝術家依然唱著內心世界本能的歌曲。卡特林藝術散發出的詩性思維也許是一種走出邏輯思維束縛的方法。詩性是生命瞬間的提取與昇華,也是繪畫中手動與視覺的交流。通過語境轉化,獨立思考,自省修正,構成畫家對作品,對自我、對理性與感性的不斷疊加及自我構建,在藝術語言中,去重塑主體,重塑自我。而對詩性的主張是看重生成藝術作品之前,在繪製與不斷向意圖貼近的過程中,思維與發現,發現與觀看,觀看與手動的密切關係。這種密切如生命般需直接體驗,才能敏銳捕捉到生命的色彩,詩意的奇妙,和被遺忘的細節與區域性。它能讓思想充滿新鮮血液,並最終呈現人在生存中對自由的嚮往。可以說,詩性對於架上繪畫如同一種原始初動,是繪畫必須關注的切點和依託。藝術家應在這樣的雙重意義上去捕捉那些未意識到的,不曾感知的物的本質,即確認還原了它,又通過知覺感悟昇華它。 總而言之,卡特林的藝術語言,不僅是時代精神生活對藝術影響的普片問題,還是詩意思維的具體體現。他的造型及每筆用色都是迷一樣的東西,都能撲捉到一種思想、一個象徵、一個記憶或一首詩,留下了人們很難確定、但事實上想確定也沒用的那種神祕印象。

參考文獻:

[1]阿納森著,鄒德儂譯.《西方現代美術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2

[2]李廣元著.《 繪畫色彩系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0.1

[3]古風著.《意境探微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