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治療理論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的影響因素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9W

【摘要】本文介紹羅傑斯心理治療理論,並結合其心理治療思想在我國學校心理諮詢中的開展情況,從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圍和中學生的心理品質兩方面分析對於“個人中心療法”的影響。

羅傑斯治療理論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的影響因素論文

【關鍵詞】個人中心療法 心理品質 逆反心理 閉鎖心理

一、引言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並於之後迅速發展,這與美國二戰後物質文明空前發展、然精神世界卻迷茫頹廢的社會因素有關,同時也與自1879年馮特建立科學心理學後、心理學中就一直存在著一種遠離哲學、靠攏自然科學的科學主義傾向[1]極端發展的必然趁勢有關。

這個學派主張心理學的研究要從人的角度 出發,更多地尊重每一個的特點,而不是從方法的角度,所以該學派的代表人物也都從哲學和人文的角度關心人的前途和人性的價值[2]。

人本主義反對心理學中出現的人性獸化和機械化的傾向,強調人的能動性,即人對未來有選擇的能力、人有創造的能力、人的價值觀念或道德意識有內在社會性動機的基礎等。

二、羅傑斯的心理治療理論理念

羅傑斯的心理治療思想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非指導性療法”、“患者中心療法”、“個人中心療法”。

“個人中心療法”是“患者中心療法”的豐富與發展,強調“人——人”的關係,而不是“幫助者——被幫助者”的關係,主張心理學應研究人的價值和尊嚴,為恢復和提高人的價值、尊嚴做貢獻。

三、羅傑斯心理治療思想在學校諮詢中的地位

(一)我國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氛圍。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是以倫理道德思想為主要內容,古代教育也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可見我國道德教育由來已久。韓愈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體現出教師在德育中的不容推卸的責任。直至如今,我國的德育工作內容泛化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主要由學校政工幹部、班主任、任課老師等擔任,解決學生的發展方向問題,使學生按照我們社會的道德行為規範的要求發展,有指導性極強的原則和方向性要求。由於教師德育背景及“師道尊嚴”情緒,致使心理輔導教師普遍採用行為與認知療法,這種治療方法肯定了諮詢過程中心理教師的主導地位,體現了教師對學生髮展方向的引導作用,符合我國傳統的思想工作的要求。

(二)中學生的心理品質。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但不穩定,辯證思維能力才初現端倪,表現出對事物識別能力不足,看問題時往往片面、主觀甚至偏激,追求個性。本人在諮詢工作中發現一些來訪的學生認知有些偏激,但他們卻並不覺得有不對之處,且他們自我分析、自我覺察能力弱,單純通過對自己經驗事件的回溯有時並不能重整經驗,進而體會到問題的癥結。羅傑斯的“患者中心療法”比較適合自我意識清晰、自我分析能力強的來訪者。

四、學校心理諮詢採用羅傑斯治療理念的必要性

(一)學生的心理需要

1、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在青少年階段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開始崇尚平等的關係,為了爭取自己的.獨立象徵,他們會反抗權威,加之他們對態度的敏感性,使得他們對訓斥、責備持逆反心理。

2、閉鎖心理。青春期的學生,與少年期相比,閉鎖心理表現顯著、涉及面廣。青少年自尊心增強,另一方面心理脆弱,容易受到傷害,隨著個人隱私範圍逐漸擴大,往往擔心自己的某些方面被人恥笑,於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構築起一道籬牆,鎖閉自己內心的祕密及思想情感,怕受到傷害。一些平時看起來很開朗、很隨便的學生,他們內心深處還是有一部分是不願告知任何人的。

3、自我意識的形成。自我意識是指人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事物關係的一種認識,也是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青少年時期,正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也開始有了自己內部的衡量標尺來衡量周圍的人事。在師長輩看來正確、有道理的事,在他們眼中可能未必如此。代際差距帶來的觀念上的不同,並不是孰是孰非能輕易回答,更甚者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問題,而是適應不適應的差別。

(二)羅傑斯心理治療思想的特點

羅傑斯在“非指導性療法”中認為患者完全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治療者只需適當重複患者的話,到“來訪者為中心療法”開始引入治療者的引導作用,雖然治療者的作用在提升,但對治療者的專業技巧沒有要求,也不重視所謂技巧的培養,而是重視諮詢員的本質態度和人生觀,特別是移情性理解,加之其主要概念也淺顯易懂,並不需要高深的心理學知識,這易於現在從事學校心理工作的心理教師掌握,也便於吸收其他行業有志於心理諮詢的優秀人才。

羅傑斯的心理治療理論在實際運作中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之處,心理教師應取長補短,意識到其指導性不足之處,重視建立與來訪學生信任、平等的關係,尊重來訪者,讓來訪者的學生獲得心理支援,誘導學生自我成長的慾望;同時,視來訪學生的人格結構,靈活運用羅傑斯的心理治療方法,比方,自我意識強的來訪學生,可以採用“非指導性療法”,過多的指導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彈,自我意識弱、缺乏主見、依賴性強的學生最好使用指導性較強的諮詢方法,讓此類學生在行為訓練中得到發展。

總之,在心理諮詢工作中,只要對來訪者有幫助的方法,都可以拿來用,也都會是好方法。

參與文獻:

[1]葉浩生.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5~297.

[2]鄭日昌,張彬彬,張雯.心理諮詢與治療在中國的發展現狀[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0,l4(1):68.

[3]顏農秋.當事人中心療法本土化之可行性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9(3):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