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6.13K

摘 要: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的活動,只有講究藝術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資訊技術課程作為一門集認知活動與技術活動相互支援和內在統一的學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方面就如何充分發揮資訊科技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談了自己的感悟。

資訊科技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論文

關鍵詞:資訊科技;課堂;藝術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的活動,只有講究藝術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藝術表現在教學的全過程,體現在各個教學環節上,而課堂教學藝術則是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資訊科技課程作為一門集認知活動與技術活動相互支援和內在統一的學科,其知識更新之快、實踐性之強、應用之廣及其操作過程中豐富的多媒體感官刺激使這門學科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在資訊科技課堂中,如何充分發揮課堂中的教學藝術,靈活性、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是所有資訊教師教學實踐中的`一項課題。

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從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個方面談一談資訊科技課堂中的教學藝術。

一、教學語言的藝術

語言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教師教學思想最直接的反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學語言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從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資訊科技作為一門集理論與操作技能於一體的學科,具有明顯的工具性、應用性、人文性。比如,滑鼠操作中的“單擊”就不能說成“點選”。其次,教師的教學語言還應要富有情趣,生動形象,易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資訊科技學科中概念性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是比較枯燥且晦澀難懂的,當教師呆板、教條式地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就難以對知識理解和內化。如果教師把知識點通過通俗易懂、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時,就能化繁雜為簡潔,化枯燥為輕鬆,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再次,教學語言的表述還要做到簡明扼要、要有啟發性,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可以說,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同時也彰顯著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

二、教學方法運用的藝術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說:“沒有任何一種最好的教學方法能適應教學情境,唯有符合師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只有在遵循教學規律,合乎教學原則的情況下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避免教師說教、學生硬學的“滿堂灌”的方法,注重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巧用多種教學方法,讓資訊科技課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說,在對“文字的資訊加工”這一內容學習時,教師就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用Word製作相關主題作品。將Word軟體中基本知識要點和操作技能融入整個任務的設計中,可以說最終作品的呈現無論

從技術的角度還是整體版面效果的達成都能夠反映出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學生綜合處理資訊的素養,這也正是資訊學科新課程的目標所在。再比如,說針對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可採取小組協作式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差異分成若干小組,學生間通過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取長補短,縮短差距,從而達到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平衡。“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也正說明了教學方法的藝術性、靈活性。

三、教學評價的藝術

新課標下的資訊科技教學評價就是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

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資訊素養的達成情

況。評價是一種手段,但不是目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評價的藝術,強調評價對教學的激勵和促進作用。首先,教學評價要做到及時、恰當。教師應細化學習中各個環節的評價,做到既關注過程,又注重結果。比如,在完成一個綜合性作品中,學生要完成資訊的收集、分析、加工、處理和釋出,這些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教師要充分肯定並關注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發現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共性或個性問題,並適時進行評價,使評價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指導性。

用的同時將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習資訊科技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資訊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程稚蔚。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語言問題探析[J]。中國資訊科技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