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視閾的杜威傳播學思想探究

才智咖 人氣:1.8W

杜威的著作中間雜著傳播學的智慧火花,但鮮少為後人提及,如何研究哲學視閾的杜威傳播學思想?

哲學視閾的杜威傳播學思想探究

一、杜威與傳播學的淵源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他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他一生寫了30多本書和800多篇論文,其中影響比較廣泛的主要有:《哲學之改造》、《民主與教育》、《自由與文化》、《我的教育信條》、《教育哲學》、《追求確定性》、《心理學》、《批判的理論學理論》、《經驗和自然》、《經驗和教育》等等,他對諸多領域都有著卓越的貢獻。

傳播學的孕育始於美國,這固然是美國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媒介發展的需要,但也與美國注重實證的傳統有著必然的聯絡。在美國,傳播學研究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杜威、庫利、帕克和米德,而杜威便是他們四位中研究傳播學的“鼻祖”,儘管他自身從來沒有以傳播學者自居,也沒有人認為他是主要的傳播研究者,甚至沒有專門的傳播研究論文,但他以其獨到的傳播觀對傳播學的形成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沒的。

作為20世紀上半葉美國影響巨大的哲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他被羅素稱為公認的首屈一指的哲學家,被蔡元培成為西方的孔子,他的影響不僅在於他龐大的思想體系,更在於他以教育家的身份培養的一批優秀人才,包括美國的庫利、米德、帕克和中國的胡適、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等這些得意門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傳播對於杜威而言,儘管不是主要的,但卻意義非凡,它不僅曾是杜威的重要關注點,而且它與許多其他領域都存著相互關聯,更是杜威晚年不斷反覆思考研究的問題。因此,對杜威傳播思想的研究不容忽視。

二、杜威的主要傳播學思想

杜威的著作中間雜著傳播學的智慧火花,但鮮少為後人提及,這一方面是由於相對於杜威一生豐富的學術成就而言,絕大多數都是關於他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傳播學思想在他的思想系統中所佔比例確實很小,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杜威的思想遠高於同一時期許多傳播學者的視野,在當時的時代而言“過於先進”,以致於他的思想不能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

杜威在《經驗和自然》一書中表達了他的傳播觀,“在所有事物中,就數溝通最為奇妙。……溝通的果實應該是活動參與和經驗分享。簡直就像奇蹟一般,即使化體論也黯然失色。”這也就是杜威的傳播即共享的思想,有了這種共享,傳播的意義就在社會的意識中得到增強、加深和鞏固。杜威對傳播本質的理解,傾向於把傳播看成是一種工具,而他對這種工具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獨有偏愛,而這種工具最終的目的則是實現共享。

杜威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教育家,他在《我的教育信條》中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杜威認為教育能使人社會化,從而使社會得以形成,而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傳播行為,這點在學界已是普遍公認的。因為從職能上講,教育本身就是傳授資訊的過程,只不過這種資訊是一種被稱為知識的特殊資訊,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傳播。因此,在杜威看來傳播又具備了教育的'功能。

杜威認為“社會是眾多個人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從單個的個人轉變到集合的社會,傳播在其中極富重要性,在這裡,杜威是把社會作為有機體來研究的,在此基礎形成了他著名的關於大眾傳播與民主關係的觀念,他認為大眾媒介是連結民眾的工具,大眾傳播將是促進美國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並且,在他看來,沒有傳播就沒有人類社會,“有組織的資訊”能幫助創造一個“偉大的社會”。

三、哲學視閾的杜威傳播觀

哲學作為一門引導性與指導性的學問,幾乎每一個領域都要受它影響,這種影響在社會科學領域尤其巨大,傳播學作為一門20世紀興起的新興學科,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響。杜威作為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傳播學思想自然無不受到他的哲學思想的影響。

(一)杜威的自然主義哲學觀

杜威在哲學見解上,跟傳統的經驗論相比,杜威對“經驗”的涵義解釋亦有不同,杜威所謂的經驗,並不完全是一般經驗主義者所強調的“純粹的個人認知”。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並發展了皮爾士、詹姆士等實用主義哲學家的思想,走的是一條介於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這種實用主義理論學說更加忠於事實,是一種典型的多元論,自20世紀在美國誕生以來至今,對整個人類生活、研究、思想的許多領域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具體來講,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認為思想、觀念、理論是人的行為的工具,它們的真理性的標準在於能否指引人們的行動取得成功,因而杜威實用主義哲學也被稱為工具主義理論,這一理論是建立在批評傳統真理概念的基礎之上的,他擺脫了黑格爾關於永恆理念開展的束縛,在他看來,要實現美好的社會和圓滿的經驗,就要遵循基於科學的經驗方法。杜威哲學的關注點在於現實生活,而不是空洞的思辨理論,他認為思想觀念只是一種工具,用來實現人們改造世界和實現生活價值的目的。杜威及其所代表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在把人類從形而上的理論知識中解放出來,而投身於實踐以創造更大的物質成果起了重大作用。

(二)杜威哲學觀視角下的傳播觀

杜威的傳播觀深受他的哲學觀的影響,他正是從這種經驗自然主義的哲學觀出發形成了自己對傳播的理解,他努力將他科學探究的方法推到到人文領域,變成有效的工具,由此產生了他最著名的觀念:傳播就是人們達到共同佔有事物的手段,它是一種工具,它能讓我們生活的更有意義的,而它是最終目的就是人們分享社會上寶貴的目標和各種學問,即活動參與和經驗共享,在杜威看來,參與被杜威視為人類的首要特徵,傳播是參與和分享的方式與目的,人類社會生活至關重要的共同體都是在傳播的參與和共享中形成的,他把傳播視為人們共同從事社會實踐的一種活動。

此外,杜威介於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對傳播學的二元論來說也提供了一個彌合它們的最佳途徑,與其說他終結了傳播觀上由來已久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論,倒不如說使它們雙方在互動作用下對傳播學的研究產生更多的啟迪意義,這種互動在之前的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和夏農-韋弗的線性傳播模式中沒有的。而杜威的經驗共享觀念,已超越了一般的互動,從而能使我們在更廣和更深的層面上解讀了傳播這一社會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時代和自身生活背景的侷限性,任何理論都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比如從歷史發展以及現實關照的角度來看,杜威的大眾傳播與民主主義的關係就存在樂觀主義的缺陷,大眾媒介確實可以促進一定程度的民主發展,但對兩者間的關係則有著過分樂觀的態度,在大眾傳播媒介培育理性受眾上也存在著過分樂觀的認知,而忽視了傳播技術終究不是政治,民主不會因傳播而改變,因而,我們應以更加理性的態度對待杜威的傳播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