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與目的語文化的融入論文

才智咖 人氣:9.14K

一、西方文化的輸入

英語教學與目的語文化的融入論文

(一)大學英語教學西方文化輸入

1.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大學英語教材的文章幾乎都是選自西方作者的文章,如果我們認真地去挖掘其背後的文化知識,毫不誇張地說———比比皆是。背景知識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對理解語句甚至整個語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相關的背景知識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學習語言材料的同時,能更好地瞭解其相關的文化。比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冊的CharlieChaplin(卓別林)一課裡,有這樣的一句話,DickensmighthavecreatedCharlieChaplin’slife(狄更斯或許能創造出卓別林的童年生活)。如果我們不去給學生介紹Dickens(狄更斯)的相關情況,好多學生並不知道狄更斯是英國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霧都孤兒》、《雙城記》等,那麼他們也不會正確的理解這個句子的含義。儘管學生可能理解這個語句所包含的句法以及每個詞彙的意思,但並不知道這句言語表達形式背後的相關資訊。講授相關的背景知識,把文化資訊傳遞給學生已成了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2.解釋詞彙背後的文化

在一種語言中,詞彙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某些資訊,諸如生活、價值觀,歷史等都會在語言中留下某些印記。可以說,瞭解一國的文化從學習其詞彙開始。在英語中,有許多詞彙都蘊含著濃厚的文化資訊。準確的瞭解詞彙背後的文化資訊,我們可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更加得體的運用語言。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的講解具有文化內涵的詞或短語,讓學生了解異國的文化。我們知道,由於英語深受歐洲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所以好多詞來源於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如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就源於這樣一個神話,由於普羅米修斯盜了天火,宙斯派了美女Pandora(潘多拉)到人間報復,最終盒子被開啟,災難、不幸等撒向了人間。因此Pandora’sbox就意味著“災禍”,如今在英語中已被廣泛的運用。還有一些英語詞彙則深深地烙上了美國社會特有的印記,如counter—culture(反文化)一詞,就專指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那些玩搖滾樂,吸毒,等追求荒誕文化的人,而在漢語裡並沒有與之對應的詞彙。所以,瞭解詞彙背後的文化內涵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是我們學習語言文化的開始。

3.文化對比法

由於不同的歷史沉澱,中西方的文化和社會習俗等都不盡相同。為了更好地瞭解西方文化,大學英語教師往往採用中西方文化對比的方法進行文化教學。這樣學生更明瞭、清楚目的語的文化,避免在交際中造成的誤解和障礙。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根據教材的內容,教師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如中國人在路上見面時,常常這樣打招呼“哪兒去?”而英美人則認為這是干涉私生活,常常會以“howareyou”等打招呼;又如在中國熟人之間,很少會聽到“謝”字,在家人當中,“謝”字更少。相反的,Thankyou這句話,英美人一天要說上千遍。學生了解了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以便在跨文化交際中進行更好的交流。

二、中國文化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