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李漁生態美學的現代鄉村旅遊發展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4W

1對於生態美學的界定,目前學術界的看法並不一致,但其中曾繁仁的觀點較具代表性,他將生態平衡的原則引入生態美學理論,借鑑海德格爾的生態存在論成果,把生態存在美界定為一種人與自然和社會動態平衡、和諧統一的處於生態審美狀態的存在[7]。後來曾先生又進一步豐富了其內涵,將其擴充套件到四個方面,即:真理自行揭示的生態本真美、天地神人四方遊戲的生態存在美、自然與人的“間性”對話關係的生態自然美以及人的詩意棲居的生態理想美[8]。這一理解和界定與李漁《閒情偶寄》作品中體現的生態美學思想極為吻合。

基於李漁生態美學的現代鄉村旅遊發展思考論文

2 對於現代鄉村旅遊發展的啟示

《閒情偶寄》中所展現的李漁的生態美學思想對於現今的休閒文化、建築設計、飲食養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對於國家的現代鄉村旅遊建設與發展也有很好的啟示意義,具體體現在文中涉及的居室構造、器玩設計、植物種植、飲食養生等內容對於鄉村旅館、民宿、農家樂、觀光旅遊、休閒文化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啟發。

2.1 居室篇

在《閒情偶寄·居室部》中,李漁提出“因地制宜”法則,居室設計應體現出順應物性的自然原則。“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房舍忌似平原,須有高下之勢”,窗戶和欄杆則要“以明透為先,欄杆以玲瓏為主,然此皆屬第二義;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堅,堅而後論工拙,總其大綱,則有二語: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他認為,在日常的居室設計中,要體現簡約、自然、順應物體本屬的特性。同時,善於運用身邊的土木花草加以裝飾,把自然之物轉化為陶冶性情的生活場景。在選擇居室的大小上又處處體現以突出人性本身為原則,提出“堂愈高而人愈覺其矮,地愈寬而體愈形其瘠,何如略小其堂,而寬大其身之為得乎”“願顯者之居,勿太高廣。夫房舍與人,欲其相稱”的觀點,認為無論是房舍還是園林都應做到相互協調,相互映襯。他進一步指出“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可見其居室設計中特別講究創新,而這種思想貫穿其作品的各個角落。如《閒情偶寄·居室部》中,他提出了新式頂格、梅窗、女牆鏤空等設計,船上開窗借景,園林巧借山石等。《閒情偶寄·器玩部》中,李漁對古代一些日用器皿如床帳、箱籠、茶具、燈盞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創意分析,指出“人惟求舊,物惟求新”,這些都很好地體現了其講究創新、創意的意識。

這些設計思路和創意對於現代鄉村旅遊中的民宿、農家大院、旅社建設裝飾也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國的鄉村旅遊雖然起步晚,但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鄉村旅遊總體發展迅速。以浙江省為例,目前鄉村旅遊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和基礎。發展階段已從最初的簡單為城鎮旅遊者提供農家菜、農家屋等基礎服務逐步向發展特色的田園觀光、主題鄉村旅遊等模式過渡。這其中,鄉村住宿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在打造鄉村住宿的過程中,不僅注重開發的檔次質量,也要注重住宿產品的深度和創新,突出不同村落各自的旅遊特色,真正吸引旅客深入體驗,滿足遊客的精神和審美需求,而不是簡單的餐飲、觀光。這就要求設計者在居室設計上巧用心思,在滿足居室實用功能的基礎條件上,進行雅緻、創新的設計與裝飾,做到“雅俗俱麗,理致兼收”。

2.2 飲食篇

李漁追求居室“順應自然”“天巧自呈”的同時,在飲食方面也崇尚儉樸、返璞歸真的原則。《閒情偶寄·飲饌部》中提出“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破,是猶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李漁認為,精工而制的肉不如普通的肉,肉食不如蔬菜,也是因為後者比前者更貼近自然。穿草衣吃素食,是上古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如果人們也能遠離肥膩,崇尚蔬野,那麼就如活在伏羲、三皇的時代,享受著唐堯、虞舜時代的美好生活了。由此可見,其追求自然、崇尚簡樸的原則貫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他提出和“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觀點,並進一步說“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謀也。”李漁直言“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當崇尚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此為尚。”他在飲食上也講究創新,物盡其用。提及瓜茄瓠芋之類時指出“實則不止當菜,兼作飯矣。”“一物兩用,何儉如之?”他自創五香面和八珍面,“五香膳己,八珍餉客,略分豐儉於期間。”

餐飲作為鄉村旅遊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加深遊客體驗力度、促進當地旅遊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家餐飲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亦可成為當地旅遊產品的一個名片或特色。如今,很多遊客去鄉村旅遊的目的之一就是品嚐當地農家菜。因此,農家菜的食材、烹飪、特色等對於遊客是一種最直接的體驗。總體而言,目前國內鄉村旅遊地的食材、烹飪等現狀令人比較樂觀,而至於特色,仍需服務者多花心思、挖掘特色、巧中取奇。以浙江省為例,舟山沈家門的海鮮美食、千島湖的魚類特產、安吉的竹筍宴、磐安的野菌餐等都可以成為參考的範例。各地鄉村在飲食這塊都可以挖掘各自特色的`食材和烹飪手法,進而將之打造成品牌,以更好地吸引遊客,提高客座率。比如東陽的瓦罐雞、博士菜、沃面,永嘉的金粉餃、麥貼鍋、麥餅等,在銷售渠道、品牌打造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2.3 種植篇

《閒情偶寄·種植部》分木本、藤本、草本、眾卉和竹木五大類,這其中李漁著重談花論樹,品評花鳥特性,體味其給人帶來的心性滋養與快樂。無論聽琴觀棋,養花種竹,蓄養禽魚,都能讓他進入“神與物遊”“思與境偕”的境界,獲得精神的自由舒展。他在文中指出,“吾於老農老圃之事,而得養生處世之方焉。人能慮後計長,事事求為木本,則見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驚。其為身也,挺然獨立,至於斧斤之來,則天數也,豈靈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在這草木世界、昆蟲王國,李漁將情感、生命緊密融入,細緻體味,安頓性靈,感悟人生哲理:牡丹向陽而志堅,梅花霜開而至真,菜花盈累而至尊。在李漁看來,藝術與生活、美與生活、創造與欣賞都是內在融通、和諧共在的,因而日常生活——這樣一個熟知的慣常世界、一個活生生的極具閒賞個性的世界就成為一個“詩意的棲居地”。

李漁這種崇尚自然、喜愛自然並身體力行投入其中,感悟人生哲理的精神對於現今生活在物質化程度較高、節奏繁忙的現代人來說亦具有很大的感召力量。一方面,可以看到鄉村旅遊中田園觀光的重要性,同時也啟發人們培養良好的審美意識和情懷,打造健康的休閒文化之重要。就田園風光而言,它是現代人放鬆身體和心靈很好的一種方式,因此,它的特色和差異發展非常重要。不同水土和季節培植合適的花草苗木,吸引遊客旅遊觀光的同時也可增加他們參與體驗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體驗大自然的饋贈和快樂。例如,金華蘭溪的花卉主題公園、麗水縉雲的楊梅林、寧波奉化的滕頭生態村、溫州永嘉的茗嶴梯田等,這些都是較具地方特色的鄉村觀光產品。總之,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除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特有的自然條件之外,仍需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內涵,開啟思路大膽創新,找到鄉間生態與經濟發展共同進步的和諧之路。

3 結語

李漁將日常生活藝術化、審美化的高超智慧乃以順性為核心進而求得返璞歸真的大美,這種尋求人類個體與自然、社會、內心靈魂和諧共處的生態美學思想不僅給現代鄉村旅遊、休閒文化發展等提供了良好的藝術設計、鑑賞思維等方面的啟發,更是給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生存哲學帶來了豐富的啟示意義。旅遊相關決策者和從業者如能充分意識到生態美學對現代人的重要價值,或許可以從旅遊產品的內容設計、風格營造、建築選材、居室色彩、裝飾設計,再到飲食產品、觀光體驗等方面進行精心取捨、創造設計,也許會收穫非常不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繼華.主體間性視域中的李漁生態美學思想[J].文藝評論,2012(6):46-50.

[2]李漁.李漁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李漁.閒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喬海燕.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浙江省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4,8(1):27-30.

[5]徐清.浙江省鄉村旅遊產品深度開發的研究[J].浙江農業科技,2009,1(2):235-238.

[6]張呂坤.李漁《閒情偶記》的“閒”與現代休閒文化[J].大眾文藝,2014(16):256-258.

[7]曾繁仁.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曾繁仁.生態美學——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美學觀念[J].中國文化研究,200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