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

才智咖 人氣:5.85K

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過於重視教學方法,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會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那麼,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開啟供給側改革模式呢?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

摘要: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為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奠定了發展基礎,也為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壓力和機遇。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情況下,能否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決定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臨著思潮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靈活多變的問題,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具有創新思維,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供給側改革,從而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大資料;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

大資料時代,人類社會面臨著資訊技術的大變革、大整合,對高職院校帶來了管理手段、治理方式和治理理念的挑戰,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的教育機構,還應緊跟時代的潮流,明確高職院校的教育價值導向,以精準教育供給思維方式,牢固樹立以質量提升、內涵發展為核心的改革發展觀,滿足以學生為主題的需求側基礎上,注重供給側自身必須具備的引領力和影響力。

一、大資料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資訊科技的興起與傳統課堂模式並存的二元制結構

大資料時代下,網際網路的發展,不但會影響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還會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資訊的壟斷權造成一定削弱,從前高校通過有意識的傳遞或是封閉部分訊息的方式,來影響學生思想道德意識與政治態度的方法,也因為大資料時代的到來而不復存在了。但目前,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一些不同形態的政治立場、道德價值標準、以及多樣化的文化生活方式,在大資料時代的影響下,也加大了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工作的難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雖提倡注重以學生為主,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宗旨,但由於其學科的特殊性即強調剛性和統一,其教學方式和手段顯現傳統教學模式,因此,資訊的無界限和傳統課堂模式之間凸顯的鴻溝,只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去縮小。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與供給側改革的失衡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極力打造讓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精品課程,如採用任務驅動,問題導向性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政課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重心轉向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過於重視教學方法,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不然也會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降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三)“資訊爆炸”的形勢與接受者的消化能力不強的矛盾,增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難度

大資料時代,資訊爆炸已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對任何一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來說,要把有用的資訊客觀的傳遞給接受者即大學生,必須經過精心的消化和組織,採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對症下藥的傳輸給接受者,而受教育者接受資訊,排出各種負面影響,也需要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斷真偽的能力。具備較高的大局意識、主流意識。因此,不管是思政課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一個不斷學習,提高科學素養的問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只有不斷的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社會主義道路、制度自信與理論自信,與時俱進,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自己,將是一個首當其衝的課題。

二、樹立大資料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新思維

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時,提出的會議精神中強調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要以提升教育質量為主,並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發展觀,用創新、開放的發展理念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視以文化人、堅持對人才的道德素質培養、並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並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並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系統化的設計,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援。

第一,要樹立現代資訊觀念。

抓好大資料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首先要樹立現代資訊觀念,同時明確網際網路的互動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並在基礎上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第二,在大資料時代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線上和線下的聯絡。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資料時代下,還要在合適的時機藉助網路資訊科技,將科學的思想政治理論和先進的思想灌輸與滲透到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強大學生對待網路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覺抵制不良資訊侵襲的思想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動。

第三,樹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料思維觀念。

大資料時代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有資料思維意識,應對一些和大學生有關的資訊與資料進行充分挖掘和分析,不僅要重視大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課出勤率和校園消費情況的網路資料進行挖掘,還要對學生在網站上的網路點選率、轉帖數量等數字化的結構性資料進行價值分析,同時還要挖掘一些諸如微博、微信等非數字化的人文資訊價值,增強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洞察,並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進而讀懂大學生思想變化的韻律。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路徑

(一)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資源質量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作用的過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作用發揮程度還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所以,對於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正確認識、開發和利用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難題。

資源具有與生俱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親和力和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