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焦慮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1.75W
淺談焦慮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摘要:焦慮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焦慮的產生與人們所感受到的對其自我或自尊的威脅有關,為此本文提出瞭如何在教學中克服學生的焦慮情緒,發揮師生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焦慮;英語學習;積極作用  著名教育家贊科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的作用。”在英語學習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價值不亞於認識因素的價值,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現象。焦慮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有焦慮的體驗。焦慮被認為可能是最妨礙學習過程的情感因素,因為它與不安、失意、自我懷疑、憂慮、緊張甚至絕望等不良感覺有關。(Arnold,1999:8)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或恐懼的學生學習的更輕鬆、迅速。”(張曉燕,2001)但一些研究指出:在國小階段,焦慮一般抑制了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到了中學階段,焦慮的積極作用往往超過了它的破壞作用,在焦慮水平增加或學業成就的下降之間出現負相關;到了大學階段,焦慮與學業成就普遍為弱的負相關或零相關,或者為他們的正相關所取代了,從這一研究成果我們不難看出焦慮對學習的影響與認識水平有一定的關係。
  英語學習中的'焦慮主要指學習者需要用英語進行表達時所產生的恐懼或不安心理。焦慮的產生與人們所感受到的對其自我或自尊的威脅有關,英語學習正是一個充滿自我威脅與挑戰因素,存在容易引起焦慮的特殊情境:操作一種新的語言容易出錯,並且這種活動過程通常暴露在他人評價之下,因此學習者常處於擔心遭到否定的困憂之中。英語學習焦慮就是由外語學習中自我威脅引起的各種不愉快情感反應和心理不適的集合。學習任務難度太大,擔心出錯或否定評價均可導致焦慮。焦慮給語言學習造成惡性迴圈,導致緊張和害怕,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焦慮的可能性。那麼焦慮的表現形式和分類是如何的呢?
  焦慮的表現形式因人而不同:有的人臉紅心跳,有的人渾身冒汗,更有甚者全身發抖甚至說話結巴,詞不達意。有的人大小便頻率增加,面板或手心出汗,面色木然或蒼白,有的坐臥不寧,惶惶不安。
  Arnold(1996:66)書中總結出的語言焦慮跡象大體有四類:① 迴避(如“忘記”答案,裝出粗心的樣子,遲到,早退等)。②身體動作(如扭動,玩弄頭物或衣物,抖動身體等)。③身體不適應症狀(如抱怨頭痛,肌肉抽動,身體部位有莫名的疼痛等)。④其他跡象(如用功過度,有完美主義思想,迴避社交,不感正視他人,有敵意等)。
  從辯證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應從正反方面看:焦慮除了型別有別外還應該有一個程度問題,儘管焦慮的程度難以確定,但在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前都一定的焦慮,擔心學習不好的心理有時能產生更大的動力。焦慮感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成為阻礙英語學習獲得成功的因素。所以對焦慮的認識不應該只停留在它的不利方面。
  來自家長老師、考試的壓力再加上急於求成的心態都會使學生產生焦慮的情緒。如果壓力適中,就會起積極作用,但壓力過大,又會轉化為消極作用。因此,老師一方面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外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應該讓他們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使他們能動起來,而不是無所事事。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習的動力又可減少情感障礙,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學習任務,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趨利避害,儘可能地抑制焦慮在語言學習中的消極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因為有些研究者發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於學習,那就是焦慮的積極作用。比如由於競賽和競爭意識而引發的適度焦慮,有時能激發人的潛能。與“不思進取”的平靜比起來,這時的焦慮可能是有利於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