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國小數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4W

怎麼寫國小數學論文,寫作的思路有哪些呢,大家需要看看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論文範文嗎?一起去閱讀一下吧!

怎麼寫國小數學論文

1、國小數學學生興趣培養

一、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於學生以後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小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國小生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處於7~12歲年齡段的國小生是各項認知技能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和人群。在這一年齡階段,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會隨著其興趣而得到不同的發展。如果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就會對其今後的發展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教育和教學就是培養人和塑造人的一門科學,所以說,好的教育教學是會使得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增強的。

二、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必須要實行的原則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問題,它必須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一致和協調,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全面發展,那麼,我們就必須必須遵循和執行一定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要求在國小數學教育的日常活動中,學習興趣是關鍵,那麼,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原則來不用該年齡階段的知識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說,現在國小階段,那些國小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國小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範圍。但這在校園裡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出“數學難”的呼聲。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後實施,也不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結合社會的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雙重因素。那麼,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絡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學習的慾望和興趣,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採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則為基礎,以具體措施為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達到教學目標。例如:我們在國小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國小數學的教學學習環境來說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外思考和課外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應該:

(1)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

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體驗

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並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所以說,循序漸進、激勵優生和表揚後進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學生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來獲得喜悅之情,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積極表揚和鼓勵

國小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趣。

(4)趣味性課堂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動。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國小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儘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並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因為國小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儘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佈下陰影。課外作業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國小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緻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的意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2、國小數學閱讀教學案例反思探析

摘要:閱讀教學可以促進數學教學優質發展,在思辨能力較強的國小數學學科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國小生認知情況、國小數學特徵和國小數學教師的成長需求。在實施這一教學方法過程中主要考慮教師教育理念、授課型別、國小生學習情況以及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等因素。因此,數學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從教師、教學計劃和國小生等三個方面安排,促進國小生理性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國小數學;數學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1教學案例

觀摩了湘潭市風車坪國小四年級丁老師的一節數學教學,教學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數學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例五:已知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的定義和關係。教學過程,由學生齊讀後發現題目中的數學資訊,教師引導學生彙報數學資訊並通過數量關係式計算得出結果。全班學生齊讀關係式: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教師帶讀書本上的定義: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作路程;每小時(或每分鐘等)行的路程,叫作速度;行了幾小時(或幾分鐘等),叫作時間。

2案例反思

本節課選《三位數乘兩位數》,本節課時為第三課時,主要通過體現實際生活應用習題案例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數學公式。應用題案例以數學語言敘述,需要國小生通過閱讀攝取資訊。整節課,授課教師很重視數學閱讀教學:一複習回顧知識是讓學生回憶背誦數學公式並複述的方式。二教學應用題型,首先讓全體學生讀題目找資訊,即是讓學生找到解題關鍵、找到條件,全體同學齊讀後,個別同學彙報資訊。三通過對關鍵資訊的解讀來學習新的知識點,再讓學生讀定義。四讓學生讀數量關係式,熟讀會背誦。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方法地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目的地加深學生運用正確的數理邏輯的體驗。

3數學閱讀教學的內涵

閱讀是獲取、加工材料,攝取資訊的過程,以理解為核心的認知。透過數學現象看本質,根據條件得出結論等邏輯推理的過程即理解。閱讀是自我學習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朗格朗的終身學習教育需要通過學會閱讀來實現。解決數學應用到生活實際問題離不開數學閱讀。數學閱讀分為淺閱讀和深讀兩種。淺閱讀停留在淺見的、淺顯的層面上,而深讀則是需要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發現數學資訊、探求數學問題。數學閱讀就是通過數學文字獲取數理知識、理解數量關係、感知空間結構變化的過程。數學閱讀教學,即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於文字獲取數學資訊的智育活動。

4國小數學閱讀教學的學理分析

很多國小生由於數學閱讀意識還沒有形成、數學閱讀習慣還未培養,未能掌握良好的數學閱讀方法。對於應用題的資訊看不懂題目條件、看不出邏輯關係,這些都說明部分國小生的閱讀能力較弱。同時,很多教師對數學閱讀教學沒有足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呈現“為了解題而解題”,的現象。現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國小數學閱讀教學學理分析。其一,從認知情況分析來看,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國小生實際認知規律的發展。其思維主要呈現出具體性和形象性等特點,求知慾強烈,受學習經驗和內容的影響,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還不夠強,學習方法方面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學習習慣還處於塑型時期。國小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其二,從國小數學特點方面來看,國小數學主要包含了數的認識,數的關係,簡單的圖形問題等,讓國小生對數學有了基本的初步認知,教學內容和方式貼近生活,便於學生對於知識的遷移。但表達數學語言比較抽象,因此,教學方式大多選擇直觀教學,教學選取簡單的`、聯絡學生已有經驗的內容,數學知識大多需要詳細的文字解釋。國小數學的知識點適合用閱讀教學,同時通過閱讀教學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5實施國小數學閱讀教學的考慮因素

實施國小數學閱讀教學主要受教師教育理念、授課型別、國小生學習情況、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等因素的影響。

5.1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

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理解,滲透在其教學計劃和課堂組織之中,決定課堂教學過程時間的分配、方法的選擇、問答設定、互動交流。教學穿插數學閱讀教學可以便於教師更好的關注學習相對較困難的學生,增強國小生數學的理解能力,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獨立思考能力。

5.2授課型別的影響

數學閱讀教學受教學內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授課型別的不同,這種教學方法所佔教學時間分配就不一樣。按照授課型別可以把數學課劃分為:講授課、複習課、習題課和試卷講評課。講授課和複習中教學設計時可安排一定的時間運用數學閱讀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邏輯思維的運轉。習題課和試卷講評課主要講解題目,但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學閱讀教學方法需要根據具體題目安排,典型問題著重用這一方法去分析問題、加深印象。

5.3國小生學習情況的影響

國小生原本的數學基礎、數學思維、數學認知結構、閱讀心理、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等學習情況都是數學閱讀教學實施考慮的因素。學生原有的數學基礎是他的知識儲備,數學閱讀教學需要聯絡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才能對新知識產生認知。國小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影響著思考數學問題方式,實施數學閱讀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數學認知結構具體安排。學生的閱讀心理對閱讀是否有興趣,是否排斥、牴觸。

5.4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的影響

從教學環境來看,學校的整體教學氛圍潛在地影響著數學閱讀教學是否可以順利實施。一般而言,學校的同一學科教學風格相似,所以一所學校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是以講解教師為主還是學生自主學習亦或二者參半,決定著數學閱讀教學是流於形式還是可以順利實施。因此,不同的學校教學氛圍不同所實施的數學閱讀教學情況也不一樣。

6合理安排國小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

實施國小數學閱讀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闡述。

6.1提升教師核心素養,打造數學閱讀教學共同體

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方法,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理解滲透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國小數學課堂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引。為了實現更好地教,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核心素養。學校打造數學閱讀教學共同體,讓數學老師在集體的幫助下加深對數學閱讀教學的學習和理解。加強數學閱讀教學,減少師生課堂交流誤解。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聽課、多次磨課,帶動學校教學氛圍,促進數學教學優質化,落實數學閱讀教學。

6.2完善數學閱讀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把數學閱讀教學設計其中並付諸實施尤為重要。進行課堂教學環節預設,對閱讀教學時間的安排,要注意追求解決問題的同時不能太過於低效率。教學計劃中運用閱讀教學方法要適當,計劃一定的時間,太短或次數太多則不能達到原有的效果。首先,需要正確解讀數學語言,再結合問題訓練。其次,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把關鍵資訊標註記號。學生掌握了具體的資訊條件,弄清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標記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來,學生閱讀習慣養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清晰。

6.3培養國小生的閱讀習慣

國小生只有明確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才能自覺地發展或被培養數學閱讀意識。激發其閱讀動機,通過培養閱讀興趣和鼓勵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其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不斷地提升閱讀能力。國小數學閱讀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教學方法,“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獲得自主發展。在分析數學閱讀教學實施影響因素的過程中加深對其認識,讓數學閱讀教學真正地得以實施。從教學的本質論上,數學閱讀教學能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光華.數學教學方法改革20年的分析研究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2):45-49.

[2]劉巨集巨集.學生數學閱讀心理機制及教學策略研究[D].臨汾:山西師範大學,2014.

[3]張玉傑.國小高年級數學閱讀的實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2013.

[4]楊紅萍.數學閱讀教學訪談與反思[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8):132-136.

[5]曹俊軍.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沉思[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