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分析

才智咖 人氣:2.39W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必須落實到課程教學的實施,下文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分析

目前,社會各個行業對人才需求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人才的資訊素養要求很高。所謂資訊素養就是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巧,筆者認為高等職業教育也必須重視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各高職院校應該針對所有專業學生開設相關課程,安排足夠的教學課時和實驗場所。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各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主要途徑,不同時期有著各異的課程教學標準。

1 課程學習領域定位

根據社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本課程是為各專業學生提供的計算機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學生掌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網路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及其它相關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資訊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呈現的能力。本課程也是為後續課程和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計算機技能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確定課程學習目標

課程的目標是職業能力開發。職業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素質。我們以崗位的需要來培養人才,而且培養的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他應當是適應整個經濟全球化要求的“國際人才”。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目標要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硬體技術基本概念,瞭解資訊處理的基本過程,具有操作現代典型計算機環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資訊系統安全與社會責任意識。課程學習目標具體設計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方法能力目標、社會能力目標等。

2.1 課程知識目標:(1)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2)計算機文書處理的基礎知識及文書處理軟體的使用方法。(3)計算機資料管理的基礎知識和電子表格軟體的使用方法。(4)計算機簡報製作軟體的使用方法。(5)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internet的應用和資訊保安。(6)計算機常用硬體驅動程式的安裝及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2.2 課程能力目標:(1)資訊表達能力:利用計算機以文件、簡報或網頁等多種形式表達資訊的能力。(2)資訊處理能力:利用計算機建立處理報表、並進行統計、分析的能力。(3)資訊獲取能力:利用網路和internet資源,通過瀏覽器搜尋、整理並獲取所需要的專業及其它資訊的能力。(4)資訊交流能力:利用網路和internet,進行資訊溝通與交流的能力。2.3 課程方法能力目標:(1)資訊科技理論水平和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意識和能力。2.4 社會能力目標:(1)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與社會溝通交流能力。

3 確定課程學習內容

根據以上學習目標,課程學習內容可設計為:選取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內容、設計學習情境等。

3.1 選取典型工作任務: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術適應的崗位大致包括行政管理、簡單財務管理、文書編輯、計算機操作員以及需要利用計算機進行工作的崗位。在此,我們可以根據崗位需要選取典型的工作任務。如電腦選購、windows操作、會議邀請函製作、招聘簡章製作、個人簡歷製作、職工工資表製作、企業銷售情況統計、單位業務統計報表與分析、產品推廣宣傳片製作、網路資訊檢索和處理、電子相簿製作等。

3.2 確定學習領域內容:結合典型工作任務可將學習領域內容設計為以下模組: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件編輯、excel資料處理、簡報製作、internet應用、常用工具軟體。

3.3 設計學習情境:此環節是將選取的典型工作任務細化為適應教學的學習情境,具體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教學方法與課時、技能訓練專案、教學條件與資源等。

4 課程資源建設

4.1 編寫情景案例教材,根據課程目標,編寫相應配套的教材,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料。

4.2 教案:全院的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採用統一教材、統一要求、統一授課計劃、統一進度、統一考核。因此,採用統一的“指導性教案”。任課教師根據具體教學物件和其他特殊情況,在“指導性教案”的基礎上適當增刪修改,形成實施性教案。“指導性教案”要根據授課計劃的安排,明確每一次課的內容、主要知識點,重點突出,難點分解。根據內容特點確定教學方法。編寫格式要規範。

4.3 多媒體課件:所有章節都要採用多媒體教學。每一次課的多媒體課件都要作為一個小課題來做。充分運用文字、聲音、圖象、動畫各種媒體資訊形式,增加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製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4.4 建立教學資源網站,包括教學論壇、簽到系統、作業上傳和下載、資料下載、網上考試等等,加強學生教師互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4.5 建立實訓案例庫:開發建立案例庫,案例選擇儘量與專業需求掛鉤,為專業發展服務。

4.6 建立自主學習系統,重要知識點的'案例講解錄影、演示性螢幕錄影、模擬練習螢幕錄影、網上自測等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方法。

4.7 開設工作室,讓學生課餘時間承接文件編輯等業務,鍛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4.8 試題庫建設:據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考綱要求,編制考試題庫和練習題庫,每題都進行試題分類和屬性設定,規劃分值和得分點,形成可入庫的單題。試題庫建設可以逐年積累,為以後建立機考系統打基礎。

4.9 實驗場所建設:多媒體教室與微機實驗室結合的一體化教室,硬體:投影儀一臺

區域網環境,可訪問廣域網,多媒體計算機45臺。軟體:windows xp作業系統、office2003軟體包、網路教學軟體。

5 課程考核方法

5.1 在課程考核上,建立一套完整與符合實際的考核方案,以考促學,以考促訓,採取“過程+期末+社會實踐”考核方式,以“應用考核”為核心的考核體系。5.2 過程成績包括學習紀律與學習態度、職業素養、專案作品三個方面,並且有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具體操作時候做到:(1)學生每次上機練習時有過程記錄、評價;(2)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評價;(3)大、小作業評價。5.3 在學生考證方面,可以推行《ceac認證辦公軟體應用專家證書》作為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該證書的考核方式採用案例考試,注重考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師資隊伍配備

6.1 團隊規模:基於每屆1個教學班的規模,配置專兼職教師2人;其中,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1人,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互補性強。

6.2 教師專業背景與能力要求:具有計算機網路、資料通訊相關知識,具備計算機網路配置相關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

6.3 課程負責人:熟悉計算機網路、通訊專業相關技術和高職教育規律,能熟練配置、維護、測試計算機網路,教學效果良好的“雙師”教師。

6.4 “雙師素質”教師:“雙師”比例達到70%以上,承擔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和工學結合課程的專業教師應為“雙師型”教師。

7 結語

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必須落實到課程教學的實施。課程教學的實施必須緊靠課程學習目標,通過“基於工作過程”和“任務導向、專案驅動、情景教學”的教學模式與課程學習內容的結合,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將每一堂課當作一個工作任務場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能邊學邊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