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與改革探討

才智咖 人氣:2.54W

任務驅動要堅持創設問題情境,把現實學習生活中矛盾的複雜問題情境轉化為現實課堂中的問題情境,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與改革探討

摘 要:本文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現狀,闡述了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文書處理教學內容的微觀設計,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等問題,提出了高職計算機基礎案例驅動的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 任務驅動式教學 教學改革

基於教師教育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目前面臨著許多問題。怎樣與時俱進、改革教學以提高學員對計算機知識的把握能力。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體會到,教好計算機相關課程,讓學員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操作技術技能,關鍵在於運用適合課程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活起來,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並改革評價方式,對學員的學習進行積極引導。

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

目前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學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和動手能力呈現了差異分層化;二是教學內容統一化,重現“炒冷飯”現象,嚴重挫傷了學員學習積極主動性;三是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僅僅豐富了教學資訊量,而缺乏詳細的微觀教學設計,引發學習者學習的疲勞;四是用理論與實踐輪流進行教學,不能及時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脫節,影響學習者應用能力的培養;五是實踐教學內容成為課堂教學的再版,忽略了學習者獨立完成任務、創新意識的培養;六是教學環節過分注重具體軟體熟練使用的培養,不能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2 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

2.1 案例教學法

從教師教育領域的視角出發,案例即是敘述發生在一個真實教育環境中、蘊涵特定的教育思想、可以啟發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一定要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教育疑難問題或矛盾衝突,並有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

典型的教育案例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故事性和目的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習者形成一種嶄新的“教學共同體”,必須強調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也必須強調學員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2.2 任務驅動在案例教學法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要堅持創設問題情境,把現實學習生活中矛盾的複雜問題情境轉化為現實課堂中的問題情境。同時,要堅持學員主體原則,注重學員主體學習的過程,防止單純強調系統理論的灌輸,以學員的思考發揮為主,敢於質疑、創新,使學員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文書處理教學內容的微觀設計

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確定課程要具備的目標性;將內容確定為微機硬體/軟體系統的基礎知識、作業系統管理、多媒體軟體的使用、電子文件的加工處理、電子表格和簡報的加工處理、搜尋資訊的能力。

針對學員知識技能的分層特點,為避免傳授知識統一化,按著教師的人才培養規格,從微觀設計整個教學內容,文章以“文書處理辦公軟體”教學內容設計為例,闡述工作過程導向進行教學內容的詳細設計。

按照此課程強調實踐能力的特點,採取實驗室教學,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內容設計可知,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內容微觀設計,要對學生“非零起點”的特點,滿足動態發展的教師素質需求,使學員掌握知識體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根據學員已有的經驗,技術及思維特徵,按認知的心理順序,不同的智力型別和不同的興趣和需要,按學員己有的經驗及思維特徵,為不同個體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

4 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4.1 教師和學員角色的轉變

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教師實質上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通過教師的監控和引導,推動學生不斷深入思考,以實現案例教學的目標。學員在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被賦予了強烈的期望,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善於表達者,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路、觀點和建議,這對反思自己的觀點和思想、促進學員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

4.2 教學內容基於工作過程的設計

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把學員認知心理順序和課程教學順序在工作順序中實現融合,課程不再以學科體系靜態的顯性理論知識的再現為主,更多地著眼於動態的行動體系的隱性知識的生成與構建,這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5 高職計算機基礎案例驅動的教學改革思路

5.1 向學員公開考核方式

在所授班級介紹本課程講課方式,提出作業要求,通報考核方式,強調平時成績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開拓思路,創意自己的作品,統一放在“教學網”上交流。使學生實現自我約束、自覺積極參與教學。

5.2 模組化教學

把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按模組化的方式教學,分成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計算機網路基礎、Word文書處理軟體、Excel電子表格軟體、Powerpoine簡報製作軟體6個模組,每個模組根據從簡到深的理念設計實驗內容。比如Excel電子表格軟體模組部分,先安排Excel入門基本實驗,在學員基本掌握了怎樣在工作表中輸入資料(文字、數值、分數、日期和時間)、怎樣選擇單元格區域、怎樣設定單元格格式、怎樣插入單元格、行或列等內容後,再安排學員進入下個單元Excel入門提高實驗。

5.3 案例駔動式教學

在教學中要設計出較好的教學案例,通過案例講解概念、原理和方法,不但可加深學員對其的理解,有效提高學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技能。

5.4 創意競賽的教學方式

每個模組教學內容結束後,都要求學員按自身的興趣選擇題目參加計算機基礎應用創意競賽,通過這些活動,學員可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學員的素質,實現學員的創造和知識的運作能力,提高專業綜合能力。

5.5 鼓勵學員自主學習

按照建構主題思想,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與所學內容的互動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在解題程式設計的實踐中探索其中帶規律性的認識,把感性認識昇華到理性高度,這樣學生就可舉一反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非常大的引導作用。強調自主性學習,引導鼓勵學員自主學習非常重要。這不僅能彌補學習中掌握不好的內容,還能掌握課程以外的有用知識,為學生提供優良的自學環境,網路也是巨大的學習資源庫,要充分利用網路平臺,提高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和交流資訊的能力。

5.6 改革考試方法

計算機考試要以上機考試為主,命題考試為輔,不但要考察學生的基礎理論掌握,還必須使學員進行計算機技能的操作,考察學員的動手能力。要開放機房,為學員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發展的平臺。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平時成績,鼓勵學生自願提交作品來進行最終成績的加分,鼓勵有創造性的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查詢文獻資料與利用網路工具,積極動手設計作品以提高最終的課程成績。這不僅能夠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