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文學中的悲怨美

才智咖 人氣:8.36K

悲劇的產生主要是在理性的思想中表現出來,它極其容易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悲劇性,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古代文學中悲怨美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我國古代文學中的悲怨美

 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著獨特的韻味與豐富的內涵。在我國優秀的文學作品中都有悲怨美表現形式,其中包括詩、詞、歌、賦、散文、戲劇、小說等。悲怨在中國古代社會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它結合了中國古代的倫理哲學、政治文化、審美情趣等,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意識形態上的主要旋律。悲怨源於人類共有的悲劇意識,與悲劇的形式化不一樣,它旨在美學範疇中尋找一個意識形態美的定位。

關鍵詞:古代文學;悲怨美;悲怨文化

一、引言

在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古代文學在創造上追求對悲怨情緒的抒發,通過悲怨形態在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展現悲怨意識,進而成就了悲怨形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意識形態是作者心理與文化的特質體現,因此悲怨美在古代文學作品所呈現的意識形態是反映我國古代社會心理、文化的客觀特徵。從悲怨美形態中尋找我國古代社會人民心理、文化是下文主要闡述的內容。

二、悲怨美的形態

(一)人類共有的悲劇意識

“悲”是人的情感基本底色,在人的心理意識中佔據一定的位置[1]。人通過“悲”的系列情緒的表現過程,得到“悲”的情感體驗。情感上的體驗感受是審美過程的一種需要,因此“悲”也是人的一種審美意識。通過文學藝術形式將“悲”的情感體驗、審美意識賦予文學作品的審美意識,“悲”也就形成了一種文學藝術的意識形態。悲是人類精神意識的一種表現方式,它存在於人類精神的各個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在人類文學作品中充分體現出來,如宗教、哲學和藝術等文學形式。

(二)理性是悲劇意識最好的梳理條件

悲劇的產生主要是在理性的思想中表現出來,它極其容易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悲劇性。但又不能控制悲劇的發生。理性思想永遠戰勝不了時代的變遷,而人生的悲劇性建立在時代之前,這種相互衝突使悲劇意識無形之中以超理性作為出發點。這使悲劇性具有兩層含義,分別為理性與超理性。即是人類對自身有限的意識,優勢人類對自身超越性的意識。前者以客觀的角度出發,顯示出人類困境而產生的悲劇,後者是從主觀的角度出發,對這種困境進行解決。這兩層含義對宗教、哲學、藝術等人類文化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悲劇意識是人類精神意識的一種。它對人類的生活行為有著很大影響。在人類文化的重要內容―宗教、哲學和藝術中充分地體現了悲劇的意識。宗教所表現的內涵為人類命運非理性把握的結果,它具有一種信仰,一種對宿命的論的信仰:人的所遭遇的一切都是預先註定的,是人類難以理解與控制。哲學與宗教恰恰相反,它是理性的產物,它相信人類的命運是可以同理性去改變與解決的;藝術則與存在於宗教與哲學之間,它並不急於判斷,卻沉醉於審美觀照之中;始終保持對生命的敬畏感與驚奇感。

(三)悲怨之核心

文學不僅是一門語言藝術,而且是人類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因此,“怨”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為口頭形式,另一種為文學形式。孔子的“詩可以怨”就形象的將“怨”滲透到文學中。孔子的“詩怨”對人們影響很大。一般都認為這裡的“詩”主要針對於社會政治,如孔安國解釋“怨”為“怨刺上政”(((論語集解})),大意為個體可以用“詩”來“責備”、“埋怨”、批評政治,與各個政治人員進行交流,使他們瞭解到當前的政治狀況,從而改變社會現狀。朱熹將孔子“詩怨”理解為“怨而不怒”,“怒”是人類由於實際行動造成不良情緒的表現形式,“不怒”就代表沒有實際的行動表現,只是將心裡的不痛快、不平衡情緒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與孔安國的`理解相同。但根據前面對“怨”的分析得知,我們可以從另外的層面理解孔子的“詩怨”說,,即孔子以“怨”解“詩”有著另一種含義。就是將內心的憤怒轉以文學的形式表達,發洩心理的“怨”來使心理平衡。由於文學的表達方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社會政治產生作用也不多。“詩以載道”不過是古代文人士子的一廂情願罷了。正是由於文學具有“怨刺”與“洩怨”這兩種作用,使得中國古代文人經常以詩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怨”,出現了很多具有“怨氣”的怨詩、怨文。這類作品也就逐漸成為一種美學風格,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就是一個代表,詩中將“怨”表現得淋漓盡致:“以怨名者,詞有《寒夜怨》、《玉階怨》。”錘嶸在《詩品》中評論作家作品時也常用“怨”字,如評李陵詩歌“文多樓槍,怨者之流”,班婕好“怨深文綺”,曹植“情兼雅怨”,左思“文典以怨”,沈約“長於清怨”等等。以“怨”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具有的獨特美學風格,無論悲怨與其它民族的悲美形態有多大差異,但經過深入分析瞭解到,它們的產生都建立在悲劇意識的基礎上。

(四)悲怨的文化心理

中國文化的心理結構存在著一個獨特的性質―求和,它所表達的含義是個體與環境保持平穩與穩定,使生命的價值和心態也處於平衡狀態。“求和”就是以“和”為目標去實現它。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個體的不斷調整達到目的。“和”的是個不真實的目標,它主要在周圍的環境關係中體現出來,其中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這是確保實現“和”的重要內容,不僅與個體生命有很大關聯,在生命價值的體現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中國文化的“求和”特製要求個體以生命的儲存為前提,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目的,在自我價值不能實現時,進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在進退過程中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求和”的文化心理特質使中華民族的性格在無形之中變得柔順、富有彈性。同時影響了中國人面臨悲劇時所表現的平和心態以及行為方式,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學特有的悲怨美形態。

參考文獻:

[1]吳靜. 我國古代文學中的悲怨美研究[J]. 青年文學家,2016,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