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國古代文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9.57K

導語:大學聯考一直把文學常識列為考查的重要內容,識記文學常識,不僅擴大知識面,提高文學素養,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梳理中國古代文學論文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即駢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詩經》《楚辭》是文學的奇葩;先秦散文是文學的經典;唐詩宋詞是文學的絕唱。此外還有漢賦、元曲、四大名著等,這些都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瑰寶。

中國古代文學可謂是名家輩出,群星燦爛,名作如雲,各體並興,就文學形式來說,每一時代都有代表那一時代文學成就的體式。上古神話是我國最早的口頭文學創作,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都是我國古代神話的精品

先秦時代主要的文學形式是散文和詩歌。在百家爭鳴的氛圍中,產生了諸子散文。《論語》為語錄體,主要是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書。繼《論語》之後的儒家重要著作是《孟子》。我們常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經典稱為“四書”。

《莊子》是道家經典著作之一,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荀子》大部分為荀況自作。荀況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採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載春秋時期的史實,富有文學性。《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輯錄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為左丘明所著。《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私人編撰的歷史著作,是編年體歷史大事記,作者是孔子。《春秋左氏傳》、《穀梁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

詩歌則以《詩經》和《楚辭》為代表。《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採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源頭。著名篇目有《關雎》《伐檀》《碩鼠》《七月》《氓》。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後,南方的楚國出現了一種新體的詩歌《楚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運用這種新的'形式,寫了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的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詩經》中的《國風》、《楚辭》中的《離騷》,文學成就最高,《詩經》和《楚辭》並稱為“風騷”,後來也用“風騷”來泛指文學。

漢代的文學主要是樂府詩、漢賦以及司馬遷史傳作品為最高文學成就的散文。“樂府詩”代表兩漢詩歌的最高成就,儲存樂府詩最完整的總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也是繼《詩經》、《楚辭》之後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

漢代賦也稱漢賦,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是比較有名的賦體散文。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它既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新體例,又是傳記文學的精品,魯迅先生在他的《漢文學史綱要》一書中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繼《史記》之後班固的《漢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我們文學上所說的“四史”,就是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後漢書》和陳壽的《三國志》。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詩歌最為出色。出現了“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他們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馬篇》《洛神賦》均是他們的代表作品。陶淵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在文學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的詩多為五言,按內容大致可分為田園詩和詠懷詩兩大類,其中田園詩的影響最大。他以自己充滿詩意的田園詩,為我國古典詩歌創作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天地,是中國田園詩之宗。而南北朝的樂府民歌也顯光彩,南朝民歌如《西洲曲》等,北朝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是《木蘭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木蘭辭》與《孔雀東南飛》被合喻稱為“樂府雙璧”。這個時期還出現了所謂的“建安七子”,即建安時期的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和劉楨七位作家。另外還有“竹林七賢”,即指魏晉期間七個文學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唐代詩歌創作進入了黃金時期。“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和稍後的陳子昂,上承建安風骨,力掃齊樑餘風,發為清新的歌唱。在詩歌的發展上,確是起了承先啟後的好作用,為唐代詩歌的發展開闢了道路。盛唐時期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先後崛起,被稱為中國詩歌史上雄視千古的“雙子星座”。 李白人稱“詩仙”,他的主要作品有《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屬浪漫主義豪放派,“雄奇飄逸”是他的主導風格。杜甫,人稱“詩聖”, 主要作品有《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其作品為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沉鬱頓挫”是他詩歌的主導風格。 白居易,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要作品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宋代的詞向與唐詩並稱。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女詞人,其詞婉約清新。她和柳永、晏殊、秦觀、周邦彥、吳文英等都是著名的婉約派詞人。蘇軾開創了豪放詞派,他與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陸游,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現渴望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

宋代散文創作足與唐文媲美。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和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加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被後人尊崇為“唐宋八大家”。

宋代的司馬光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此書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元代之文學主要是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兩種。關漢卿是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元雜劇有四大家,即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和白樸。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是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即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一般雜劇作家都兼寫散曲。如馬致遠的散曲小令[天淨沙]《秋思》、睢景臣的[般涉調]《漢高祖還鄉》、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等都是千古佳作。

宋元時用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稱南戲,後來又稱為傳奇。著名的南戲劇本有《荊釵記》(柯丹丘)、《白兔記》(作者不詳)、《拜月亭》(施惠)、《殺狗記》(作者不詳)四大傳奇以及高明的《琵琶記》。

明代都市經濟高度發展,適應市民需要的通俗文學樣式如戲曲、小說特別昌盛。明代傳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是我國戲曲史上的浪漫主義傑作。湯顯祖創作《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

到了明代,小說創作有了新的發展,產生了在我國文學史上光輝曜目的作品,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明代短篇小說的主要形式是擬話本,代表作有馮夢龍輯集加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與凌濛初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

清代文學成就最大的是小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堪稱我國古代小說的高峰。另外還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都有一定的地位。清代戲曲的傑作當推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840年戰爭以後,近代小說的代表作有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曾樸的《孽海花》和劉鶚的《老殘遊記》,均被稱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