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和英語成績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2.07W

【論文摘要】學習策略是指學生能夠自覺地運用技巧來提高學習成績的謀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只研究教,不研究學,雙邊關係只強調一面,雖然新方法不斷湧現,但外語學習的效率並沒有明顯提高。本文通過對英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使用與其英語成績關係的探討,確定能有效提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的良好學習策略,幫助他們走出英語學習低效、耗時的困境。?

中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和英語成績的關係

【論文關鍵詞】學習策略;自主學習;策略培訓;學習者

1.引言
   策略在英語中的對應詞為“strategy”,來自古希臘語“strategia”,意為作戰的一種藝術,具體地是指對軍隊、船隻或其它兵械的最佳安排。用在英語學習上,指對學習過程的最理想的調控。它實際上包括兩方面:?
  1.1 認知策略。與語言學習材料本身有關。指學生懂得如何獲取、選擇、組織資訊,複習所學的內容,將新內容與記憶中的資訊發生聯絡,以及保持和檢索不同型別的知識。也稱為語言學習策略。?
  1.2 元認知策略。與學習過程有關。是關於如何“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的高階認知策略,包括檢查、督察、規劃、預測等認識活動。也叫管理策略。具備元認知策略的人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維過程和學習活動。?
   學習第二語言策略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率先進入這一領域的是美國的Rubin和加拿大的Naiman,Frohlich和Todesco等人。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發表了“善學語言者能教給我們什麼?”在該文中,她總結了善學語言者的七條策略。同一年,Stern和以Naiman為首的研究組也就善學語言者這一課題分別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和TESOL Talk上發表了文章。?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最引人注目的是O'Malley和Chamot等人的研究(見O'Malley et al. 1985a,b; O'Malley and Chamot,1990)。
  我國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開始於80年代中期。如黃小華(1985)、桂詩清(1988)、劉潤清(1990、1993)等人的論著都涉及到學習策略的研究。自90年代以來,我國外語界對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策略展開了廣泛的研究,最突出的是1996年國內出版的南京大學文秋芳教授的《英語學習策略論》一書。該書不僅具有理論研究意義,對英語學習者也有較大實踐指導意義。?

2.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和學習策略的調研分析
  有些人外語學得很成功,但有些人學得很難,成效甚微,最後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為了解釋其中的原因,有的學者研究了語言天賦對外語學習成績的影響,有的研究了性別、教學方法等和外語成績的關係。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學習成功的關鍵是學習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研究的重點轉到學習者可控因素方面上去。學習者的學習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2005年11月筆者通過一項對安徽省寧國市河瀝中學高一年級256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英語學習成功者都認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對學習成績的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當問及“學習者有必要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嗎?”以及“有必要有意識地選擇和評價學習策略嗎?”等問題時,他們大都認為:“只有明確了學習目標,才能把力氣花在刀口上。”“要想學好英語,一定要有計劃性,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一些人認為:“經常評價自己的學習策略,能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調整。 ?
  遺憾的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對此持不同的看法。例如,他們認為:無須花時間確定自己的目標,因為老師根據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學生只要聽老師的就行。他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制定計劃。情緒好的時候就多學,反之就少學或不學,無須強迫自己。即使那樣,成效也不高。顯然,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他們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不可能取得實際意義上的成功。?
  學習一門外語,具體地說,就要學習該語言的語音、語法和詞彙,這就是語言的形式。一定的語言形式表達一定的思想。所表達的思想就是語言的內容。學習語言的形式和內容同等重要嗎?有人認為兩著都重要。但有時這就是一對矛盾:如果在有限的時間裡,孰更重要呢?傳統觀念認為學習者應首先要掌握語言的形式,其次是內容。而目前西方流行的教學理論則主張學習者應該從內容入手,語言形式放在第二位。學生只要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實踐,其中的語言形式就能自然習得。?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此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入門階段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習語言的形式上,因為剛開始語言知識有限,所表達的內容比較簡單,不需要很多時間。到了語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語言材料內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學習者如不根據語言的形式仔細探究文章的內涵,很可能只瞭解文字的表層意思。相反,成績差的同學對該問題的回答就比較籠統、含糊,沒有進一步的思考。?
  在調查中學生英語詞彙學習所採用的策略方面,筆者將被調查者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並設計了7個問卷題目,內容涉及以下四個方面:(1)記課文中新單詞;(2)記課外閱讀材料中碰到的生詞;(3)查單詞時同時注意詞的搭配、相關例句和其他詞義。(4)記英語生詞的技巧。在個案研究中,筆者發現,在第一和第四兩個方面,高分組和低分組的學生差別不大,但在第二和第三方面,高分組同學多數認為,先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整篇文章看完後再去查詞典進一步驗證,對於頻繁出現的重要的詞彙就會主動花時間記憶並在查字典時注意詞的搭配、用法和有關例句。
 根據二語學習中對母語依賴程度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英語學習成功者一致認為用漢語作為媒介語對學習英語沒有多大幫助。?
  調查還發現,在涉及到中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策略這一可變數上,高分組學生通常學習計劃內容詳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他們能夠較為客觀地評價自己學習的進步情況,時常反思所採用的學習策略的有效性,並及時採取措施,調整學習過程。由此可見,英語學習成功者和不成功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前者能很好地將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結合起來,運用管理策略來監控和調整語言學習策略的使用,從而提高學習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