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學習的本質及策略

才智咖 人氣:2.77W
畢業論文

 

國小英語學習的本質及策略

 

 

1.提供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其學習。

 

(1)讓學生學會綜合地看待自己的學習。

 

    英語課堂上常可見這種狀況:學生僅僅因為幾個單詞的拼寫錯誤、某個發音不準而否定自己的學習成效。如能讓學生系統地瞭解課堂所提供的語言知識及他們的能力發展,並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績,他們也許會從忐忑不安的心情(因對細節無法把握)中解脫出來,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

 

   在教授人教版國小英語Book IV Lesson 3中,學生對於單詞變複數的讀音,不僅能標準地說出,還能輕鬆地替換出許多課堂外的詞彙;對於句型,學生甚至能在設定的情境中自如地編出1些小對話,也能根據空間位置清楚地區分these與those,可以說他們的學習是相當成功的。但由於時間緊張,課文對話尚未熟練,書寫也有1定的困難。此時仔細觀察學生,至少有1半的學生對此產生了焦慮,由此掩蓋了剛才的成就感。於是下課前,我細述了他們成功的點點滴滴,至於對話與書寫,告訴他們因為課堂時間不夠,只要回家利用10—15分鐘就行了。看得出,那部分學生舒了1口氣,開心地笑了。第2天的反饋結果確實令人滿意。

 

    綜合看待自己的學習,不僅僅侷限於1堂課,或是對自我的評價,也應系統地整體把握英語知識,自主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2)教會學生有策略地使用自己的方法學習。

 

    綜合把握學習也是1種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學習中自己作1些經驗總結,摸索1些規律,會給學生的學習摻入理性的思考。而且學習有共性也有個性,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才能有效率。如果能在課堂上利用1—2分鐘,讓學生找出自己記憶單詞的好方法,如有的學生採用新舊比較,有的則根據讀音記憶,各有特色。這樣效果比單純地讓他們模仿、記憶更佳,因而把孩子的`學習提升了1個境界。

 

2.大量輸入,分層輸出。

 

     前面在談論學習效率時提到過“質與量”的問題。有人擔心增加輸入量會使學生更無所適從,其實不然,這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有些類似於幼兒學母語,更易發揮學生潛意識或下意識的作用。增大輸入量,不要求學生面面俱到,只要把握好重點就可以了。其餘的則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作難度不均的輸出,這裡有1個原則,輸出必須是有意義的,以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學習”與“心理”的和諧。

 

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現代教育的悲劇之1,就是認為惟有認識學習是重要的。”

 

(1)適時明示,緩解焦慮。

 

    國小生的英語學習尚處在較低的境界,此時大腦中需印記英語的各種語言形式,陌生的詞彙對於學生的記憶負擔很重。告訴學生,出現此種情況是必然的,老師能瞭解也能理解。在英語學習中,這段時間稱之為“表象境界”,每位學習者都要經歷,只要能忽略這些干擾,堅持下去,就會進入1種輕鬆的狀態。

 

(2)時時關注,建立心理優勢。

 

   國小生的內心世界很豐富,在其主體參與學習的完整過程中,應不斷地對他們的行為給予肯定與欣賞,使其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學習成果,增添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優勢。

 

4.在教學中體現英語的藝術性,感染學生。

 

    在英語學習中,各種專門藝術形式和手段的運用,如詩歌、歌曲、兒童影視劇等,特別要體現藝術的創造因素,只要能用簡單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意願或見解,就意味著能用英語表現自我,有了真實的自我就是1種創造。

 

     教師在埋首工作之時,或許偶爾應該抽身出來,縱觀英語教學的全域性,從更深的層面去思考,讓自己多1些理論性、綱要性的指導,也許會為自己的教學工作開啟1個新局面。

1 2下1頁

  

上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