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才智咖 人氣:2.18W

作為英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提示背景知識,初步感知

文化背景知識是學生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學生閱讀有關復活節、聖誕節等材料時,教師可以播放西方國家這些節日的錄影,並對比中國的傳統節日,如中秋節、春節等,結合語言文字做進一步講解。

如在教學《牛津國小英語》5A Unit 4 Halloween 板塊A之前,教師可通過pumpkin lantern 引出Halloween,再啟發學生說一說Halloween 的文化風俗習慣。教師在總結學生所說的基礎上,還可以播放Flash,詳細介紹Halloween。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利於給學生呈現完整的語境;有利於引導學生對萬聖節的背景知識形成整體感知;還有利於學生求知慾的激發。

  (二)完整呈現篇章,整體認知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語篇,教學中應從閱讀和理解全文開始,然後再逐步挖掘其它教學內容,如課文細節、詞彙等;同時,教師應圍繞語篇整體展開聽、說、讀、寫的教學活動。

以《牛津國小英語》4B Unit 9 Breakfast 中A 板塊談論的早餐問題為例。教師在課的一開始詢問學生What’s forHelen’s breakfast?如果學生不看完全文卡通,就會誤以為早餐是媽媽說的Milk, bread and eggs.其實不然,只有完整地看了全文卡通,才會發現媽媽的建議並不是Helen最終的早餐。

因此,教師在任務設計時不能侷限於一個或幾個語言片段,應做到全文的前後兼顧。教師不僅要懂得藉助恰當的教學手段完整地呈現語篇內容,而且要善於“瞻前顧後”地設計任務,“化整為零”地創設情境,從而達到進一步優化語篇教學、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

  (三)確定文字主線,整合語篇

國小英語閱讀文字多以對話形式出現,對話中人物繁多、事件具細,學生在學習中不易整體把握。另外,對於語言知識積累尚不豐富的他們,很容易將閱讀學習的重點放於詞彙、句型、語法的理解上,從而忽略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因此,依據話題確定一條主線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學生全面、透徹理解文字的前提。主線是教學內容的核心和本質,是知識結構網路中的主脈。教學主線是教師在反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形成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思路。

確定了教學主線後,教師要做的是對文字進行有效地整合。牛津國小英語高年級的閱讀文字基本以先導語,再對話的形式出現。教師教學中一般會先幫助學生理解導語,再詳細學習對話。

其實不然,教師要根據文字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促進主線更明確。如《牛津國小英語》5B Unit 4 An English friend中A 板塊的語篇圍繞“談論朋友”這一話題展開教學。就這節課而言,筆者認為:首先,確定主線:主人公Wang Bing寫郵件給英國朋友沒時間陪Gao Shan 打乒乓球,進而討論Wang Bing 的英語朋友的相關資訊;然後依據主線對課文進行整合。由於本課的導語部分講的是Wang Bing寫郵件給英國朋友,而正文的前四句對話仍然在講同樣的事。所以教師可將導語和相關對話內容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然後再進一步討論英國朋友的相關具體資訊。整合後使得篇章主幹分明,層次明晰,避免了導語與正文學習中的交叉重複,便於學生形成思路、提升理解和記憶的效果。

  (四)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

閱讀教學中,確定了文章的主線後,教師還得想辦法從整體篇章中找到突破口。進而引領學生循著這個切入口,沿著正確的路徑逐步進入語篇、理解語篇。這個切入點可以是語篇的主題,也可以是語篇中的一個語言點、一幅插圖等,這皆因某一具體語篇的主題、體裁、內容而異。

如《牛津國小英語》3B Unit 10 Do you play…中A 板塊新知很零散,有新詞piano, violin, football, play…, 新句Do you play…? Do you like…?等。教師在教學伊始以“參加俱樂部(Piano Club, Football Club…)”的切入點,展示俱樂部活動圖片,詢問學生:Do you want to join in the club?Let’s go and join them.學生根據俱樂部名稱學習各類樂器和球類單詞。在學習單詞的同時,自然進行新句Do you play…?Do you like…?等的教學。最後將教室分為六個俱樂部,每個俱樂部設一個負責人,其他學生到自己喜愛的俱樂部去登記,並接受負責人的調查: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Do you play…? Do you like…?通過登記,便可成為會員。整節課有機整合、自然呈現,將整個語篇的學習巧妙地揉合成一個俱樂部活動的大情境之中。更為精彩的是,最後“參加俱樂部”活動更是畫龍點睛,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以點帶面、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五)歸納語言現象,集中突破

通過整體理解語篇獲得相關資訊、逐步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是語篇教學的目標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語篇中的詞彙、句式、語法等重要的語言點可以忽略不計。語篇教學中,新的語言點同樣也是語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語篇教學中沒有充分、透徹地解析各種新的語言點,這些“語篇學習障礙”會引發學習的“夾生飯”現象,從而在整體上影響語篇學習的質量。因此,在整體初步理解語篇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善於引導學生剖析語篇中的各個新語言點,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語篇的內容,提升生活中的語言交際能力。

如《牛津國小英語》5B Unit 7 A busy day板塊A的語篇中出現了時間的表達法。學生在三、四年級時就接觸過時間表達法,但教師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本課中的時間表達法完全不同於以前所學形式。學生不僅要區分(上接第40頁)half,quarter的意思,還要分清past, to的用法。這是學習的難點,也是準確理解語篇的重點。教師可通過實物展示half, quarter的區別,再根據類比的方法出現時間1:10,1:15,1:25,1:30,1:35,1:45,1:50讓學生分別認讀,最後引導學生總結past,to的用法。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得出的規律一定比教師給予的更加刻骨銘心。此時,學生既攻破了這些語言點,又準確地理解了語篇,還能正確地運用於實際交流中。

  (六)創設真實情景,拓展提升

真實情景的創設是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重要條件。作為一個話題的情景創設,不僅要考慮該情景與主題教學內容的相關性,還要顧及學生的已有經驗、語言儲備與使用能力等。如果創設的情景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偏大,教師則應為學生設計“腳手架”,輔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拓展不應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還可以擴大到課外閱讀,如讓學生閱讀一些難度相當的閱讀材料等。

  三、效果分析

通過“提示背景知識,初步感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完整呈現篇章,整體認知”引導學生初步整體認知語篇,“確定文字主線,整合語篇”幫助學生抓住篇章的主幹,“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先聚焦語篇的核心再細化,“歸納語言現象,集中突破”集中對比語言現象,讓學生髮現、總結新的語言現象,“創設真實情景,拓展提升”關注學生對語言的應用。筆者所描述的上述學習策略和過程對於國小生的篇章教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那麼,這些策略是否真的提高了國小生篇章學習的能力呢?經過觀察,筆者發現,上述的策略著實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度;也確實激發了學生思考、表達和創作的積極性。從連續幾次的試卷分析中,筆者發現,雖然閱讀理解錯誤的機率有所降低,但閱讀理解仍然是學生錯誤發生最多的專案。原因何在?筆者認為一方面,學生在閱讀過程,對於篇章整體的關注度仍有所欠缺,所以導致學生不能整體把握篇章。另一方面,上述的一切實踐仍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學方案,很多策略仍在試驗期。所以學生的進步不是特別顯著。不過,筆者堅信,既然這些活動已經被證實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確實為學生提供了篇章學習的方法。

  四、結語

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在於教學生閱讀,而在於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因此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上述六種教學策略並不是在每個篇章的教學中都會運用到,教師要因人而宜,據篇章內容而定。綜上所述,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優化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提高國小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