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寬容的視野看翻譯教學

才智咖 人氣:1.88W
以開放、寬容的視野看翻譯教學
提要:交往行為理論倡導一種理性重建、為主體間的交流尋求一種理性的語言環境以建立一種合理的人際關係。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作為教授英語翻譯知識和技巧、傳輸翻譯理念和文化內涵的活動也應改變教學思路,以更為開放、寬容的視野重新審視翻譯教學。
關鍵詞:普遍語用學 交往行為理論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一、以普遍語用學為核心的交往行為理論
        1.普遍語用學產生
        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在肯定了“言語行為理論”中所描述的前兩種語言結構的基礎上,以“以言成事”(perloeutionary act)為根本落腳點,進行了一番有關“語用學何去何從”的深度思考和理性重建。他認為,言語行為無外乎三種語用功能:斷言式、規範調節式和表白式[1]如果人們要想交往成功的話,也就是達到“以言成事”(perloeutionary act)之效力,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並遵守一定的規範。這裡的“能力”自然就是指語言能力,而關於“交往規範”則是在“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有效性要求”[2]。至此,語言作為一種溝通媒介,將人這一主體世界與客觀世界以及他(她)所存在的社會世界聯結起來;同時也徹底跳出了微觀語用學只是對具體語境下的語言使用進行描述和分析的框架,在傳統語用學的基礎上更進了一大步。
        2.交往行為理論
        語用學是“針對言說(utterance)的解釋所做的研究,具體說來就是針對情景語境如何影響言說的意義所做的研究。”(約翰·費斯克,2004)與語義學相比,語用學不僅僅考慮詞語或句子的意義,更強調語境在確定意義方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還在於解釋語言的使用者面臨上述種種不同的含糊與模稜語境究竟該如何理解彼此的言說,而普遍語用學的任務就是“識別並重構可能理解的普遍條件”。[3]普遍語用學認為,真實性、正確性、真誠性、可理解性這四個有效性聲言一起構成了“交往行為的一般假設”成為了人類交往中實現有效交流必須要滿足的普遍要求。只有同時滿足這四個聲言,人類的交往才能達到“理想的言說情境”。[4]
        二、交往行為理論引入翻譯教學
        1.以普遍語用學為指導的語用翻譯觀
        翻譯研究和語用學研究在研究物件、任務和特點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決定了這兩門學科存在著交叉的可能性。這兩個研究都一致認為:在語言理解和表達這個綜合而複雜的過程中,不單單需要大量的語言知識,同時還涉及到認知、心理、文化都多方面知識。[5]
        以往的`翻譯研究正規化多少都有些片面和極端:有些譯者把翻譯看做是對不同語言間的轉換;還有人把翻譯視為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誇大了文化對翻譯的影響。這兩種只是看到了翻譯活動的兩個本質特徵:語言轉換性和文化性。
而以普遍語用學為指導的語用翻譯觀除了考慮以上兩大要素之外,更加深入地考慮到了經濟環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因為在這場交往行為當中,表面看來僅僅是譯者、原作者、讀者、原文文字、譯文等因素參與其中,然而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社會等深層元素也在期間交叉纏繞,因此,譯者通過譯文最後傳達給讀者的“訊息”必然存在很多主觀的、個性化的“訊號”。只有在此活動中建立語法和語義規範的同時,同樣建立起一套交往行為規範才能保證翻譯活動順利進行。       2.交往行為理論指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筆者特別關注了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發現結果不容樂觀: 首先,“教學翻譯”(Teaching Translation)和“翻譯教學”(Translation Teaching)(Jean Delisle,1981)[6]這兩個概念混淆,重前者而前後者:在加拿大學者德利爾看來“翻譯教學”的開展是為了教學本身,也就是教授學生翻譯知識和技巧,最終結果是為了獲得最好的譯文;而“教學翻譯”只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工具,[7]“主要是檢驗對英語原文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及“能否正確運用所學的語法專案”(林璋,1997:60)。其次,翻譯測試形式單一,版本受限:翻譯題目多以英漢互譯的句子為測試形式,有時為了規範評分結果還會設定好所用的基本句型或片語;翻譯的題材也受限於記敘、描寫式。另外,教師的翻譯水平普遍不高,文學功底不紮實,自然學生的翻譯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養和發揮。
        筆者建議應嘗試將以普遍語用學為基礎“交往行為理論”所倡導的精神核心借鑑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來。(1)完全摒棄以往的兩種主要翻譯研究正規化,既不能如結構主義語言學那樣將翻譯僅僅看做對語言進行的轉換性操作,也不可僅僅像文化語用學那樣把翻譯看做一種簡單的跨文化活動。應該以一種更加開放、寬容和平等心態將翻譯看做一種以語言為媒介的跨文化交往活動,其宗旨是為了傳播文化、促進人類交往、實現和諧共處的文化融合狀態;(2)這就需要教育結構在編制、選擇教材時力求創新和時效性、課程和教法的編排和計劃上要生動有趣、科學系統且考慮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教師加強自身對翻譯教學的專研和探索能力(3)在測試形式上可採用筆譯為主、口譯為輔的方式、可增加些篇章翻譯內容並允許學生在語法和語言知識正確的前提下創作出多個版本的譯作(4)翻譯教學中也要同步進行東西方文化差異性知識的滲透,教師應就名家的名作進行鍼對性的譯文講解,以期開啟學生們對翻譯領域的興趣、以更為開放、寬容的視野品讀譯作、培養學生的文學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