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精細化管理

才智咖 人氣:1.76W

為了提高園本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園以市重點課題《以問題推進式為主線的園本教研活動模式的實踐研究》為抓手,探索出了各種教研活動的操作程式。

淺談幼兒園精細化管理

一、“磨課”教研活動的操作程式

1、活動前,教研組長先安排好“磨課”活動程式,預告全園教師,並確定好活動的主持人。

2、活動中,採取“三次反思、三次實踐"的教研形式,達到在反思與實踐中推行課堂教學、改進活動計劃的目的。

(1)先由執教者依據最初的活動設計進行課前說課,要求說出設計意圖、活動目標、重難點及過程,並重點說明教學過程每個環節的三個方面——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說課後及時進行第一次集體反思:組員對執教者提出第一次質疑及修改建議。

(2)第一次課堂實踐,即執教者帶著修改以後的活動設計進行課堂教學。課後及時進行第二次集體反思:組員與執教者根據以下幾個方面對第一次的課堂實踐提出質疑及修改建議:①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有價值,是否清晰、可達成、可操作。②重點和難點的定位是否合適並得到解決和突破。③教育方法的選擇和教具的運用是否恰當。④教師提出的開放性(挑戰性)問題有多少,對於開放性問題幼兒講出了多少種答案,幼兒主動提問有多少,當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是否能用啟發式的問題幫助幼兒理解。⑤師幼在活動中的有效互動情況。

(3)第二次課堂實踐,即執教者帶著再次修改以後的活動設計進行課堂教學。課後及時進行第三次集體反思:組員與執教者根據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並提出修改建議。

(4)第三次課堂實踐,可以邀請全園教師和結對園教師參加聽課,課後可根據需要組織集體反思。

3、第三次課堂實踐後,執教教師在兩天內提交一篇個人反思(內容包括本次活動的收穫、存在的困惑及今後的'建議等)。

二、“主題”教研活動的操作程式

1、活動前,教研組長提前一週預告組員研討主題。

2、活動中,組長始終是主持人,引導組員圍繞主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形式可豐富多樣。

(1)教研組長先宣佈本次研討的主題和目的,並圍繞主題首先闡明自己的觀點。

(2)組員自由討論,可根據具體的教研形式採取不同的方式,如經驗交流的形式、課例(案例)分析的形式、頭腦風暴的形式,並要求組員在規定時間內人人蔘與發表自己的觀點。

(3)教研組長進行綜合分析,並對組員的討論,包括獲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困惑進行梳理、歸納和提升。

3、活動後,組長要預告組員本次研討過程中尚未徹底解決的問題或生成的新問題(必須解決的),在下一次研討時將繼續進行深入研討。

三、“問題版論壇”教研活動的操作程式

1、管理者利用區域網先在“網路上的芳鄰”建立“問題版論壇式研討”的資料夾,再分別建立大、中、小、託班4個問題版塊,並預告活動時間。

2、要求教師或管理人員隨時把日常教育教學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困惑及時貼到相應的問題版上讓大家共同商討對策。

3、為了確保問題的數量和質量,要求每月至少提一個問題,問題的切入口越小越好,回覆的策略應讓大家能基本認同。

4、園領導要關注教師對問題的理解過程,針對教師在解答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觀點進行設疑、質疑,引導教師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通過問題版發現教師在理解上的誤區和難以解答的共性問題,並從中篩選具有專業發展價值的、有助於引發教師專業思考的問題,開展集體教研活動。

5、為確保網上論壇活動的質量,學期末進行考核評比,誰解答問題多且有質量,在學年考核時加上一定的考核分。

四、“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的操作程式

1、預先熟悉主題內容,擬定活動計劃草稿。每位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特點和主題內容,先熟悉和研究教材,制定一個活動計劃草稿。草稿要在週一集體討論前完成,以便集體討論時使用。

2、以年級組為小組,醞釀討論定出方案。討論由主備課者組織(主備課者由年級組所有成員輪流擔任),在每週一上午對下一週的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先由主備課者把自己的設計方案說給大家聽,組員再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說出來大家進行討論,最終統一意見,拿出最佳方案。

3、最佳方案定下後,由主備課者把整理後的周計劃和最佳教案的電子文件放網上共享,並打印出周計劃分發給組員,完成集體備課任務。

4、立足本班實際,進行個案修改。以年級組為單位制定出的方案,雖然集結了大家的智慧,但因存在班別差異,所以教師還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修改,以達到教案與教師教、幼兒學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