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醫學教育在麻醉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才智咖 人氣:3.27W

摘 要:將循證的概念引入麻醉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出具備主動發現問題、尋找證據、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麻醉從業人員,有利於知識的更新、新技術的開展。循證麻醉促進了麻醉學教學方式的轉變,將對臨床教學、科研和醫療實踐產生重大的影響。

循證醫學教育在麻醉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關鍵詞:循證醫學教育 麻醉教學

教學改革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內容的更新,而醫學院校的教學,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還需要使其注意到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以及理論學習與臨床實際應用的關聯,並且獲得主動學習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先基礎後臨床再實習”往往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且主動問題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弱。我校麻醉教研室在2009屆學生中選擇一個班為試點,改革教學方法,實行“循證麻醉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理念 麻醉學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醫學專業學科,且與臨床多學科,如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基礎學科,以及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臨床專業學科都有交叉,故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要求極高。傳統的麻醉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常常是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基礎知識,由於教材和參考書出版週期較長,且多引用過時的經典資料和來自於臨床的邏輯推理原則,缺乏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的驗證[1],課堂教學知識更新慢,科學性差,教學內容跟不上社會和醫學科技的發展速度;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後,教學模式依然是被動接受帶教老師教給的實踐經驗。這種方法無疑是最簡便的知識獲得方式,但是缺乏科學性和時效性,從而導致一些真正有效的、先進的麻醉方法因經驗的遮蔽而不被臨床採用,而另一些實際無效甚至有害的方法在長期地被廣泛應用[2]。

循證醫學是近些年來在醫學領域迅速興起的一個方法體系,並已經顯現出其優越性。臨床流行病學家David Saekett於2000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闡述,將其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師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的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制定每個病人最佳的診治措施”。該定義強調了醫療決策的確定應基於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將最有科學根據的醫學資訊用於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實現專業技能與臨床經驗的完美結合。基於此,我們在學習和吸取了循證醫學經驗的基礎上,考慮將“循證”的理念、原則和方法引入麻醉教學。

2、方法 我們選擇了2009級一個班級進行試點教學,具體方法如下:

一、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

選擇一批青年教師,通過辦培訓班和參加電視網路遠端教育的方式進行培訓,重點講授循證醫學模式和方法,以及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學習方式。培訓結束,接受培訓的'教師需具備基本的循證醫學知識,掌握循證教學的方法,熟練掌握Medline、中文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文獻檢索工具的使用。能夠啟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尋找問題,然後帶領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查閱資料,並對獲取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整理,得出依據,並結合實際情況,最終解決問題。另外,要培養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鍛鍊不斷學習的能力,有利於自我知識的更新,也利於臨床教學的開展。

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從教師入手,以麻醉學領域權威教科書為基礎,結合最新文獻報道對教學內容積極進行更新。另一方面,要求教師不僅要及時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還要了解相關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尤其是外科的發展動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摒棄以往的被動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其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基礎學習階段,把文獻檢索和分析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和重點技能進行學習和訓練,為學生講解聯機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的使用方法,講解如何對獲得的文獻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查詢文獻、參閱教科書和小組討論等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並模擬性的指導學生把相關的資訊應用到臨床工作中;臨床學習階段,帶教老師需與學生一起分析病例,結合病人的病史、體徵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指導學生去尋找證據,比較所得證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最終得到切實可行的麻醉方案。

三、具體教學實施

組織麻醉專業經過循證教學培訓的教師以麻醉學教科書為基礎,結合最新專業文獻資料,編寫循證麻醉教學課程講義,統一授課內容,製作教學課件,在試點班級進行專業教學。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醫學文獻檢索》課本作為教材,開放學校電子閱覽室文獻檢索資料庫,任課教師授課之前,給出一個臨床需解決的問題,指導學生分析該問題,並立刻在資料庫中進行檢索,將檢索的到結果儲存。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後,將學生分成小組,帶教老師指導學生自主選擇病例進行分析,提出該病例麻醉中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如特殊身體狀況和不同年齡階段患者不同部位手術的麻醉方法該如何選擇、不同原因休克病人麻醉過程中液體的給予方案及預後等問題。要求學生熟記患者疾病和基礎狀況,開展小組討論,集合現有的循證資料,確定尚需補充的證據資料,然後在圖書館和資料庫中集中查閱,如有必要,帶教老師可提供部分參考資料目錄。得到準確可靠的文獻資料後,由帶教老師組織小組展開討論會,分析資料之間的關聯性,篩選出有價值的、能夠推論解決問題的資料,結合病例實際情況,給出最佳的治療方案,並應用到臨床中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的工作為組織、引導和啟發,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問題,注意在討論時將範圍控制在麻醉專業內,在遇到意見分歧時給予必要的啟發,在思路出現偏頗時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主動性,尋找正確、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

3、結果評估 將“循證”的概念引入麻醉教學,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了提高,並且在這一概念的驅動下樹立了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意識,提高了麻醉教學的專業水平;此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於主動學習狀態,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尋找證據資料、主動解決問題,並且在此過程中綜合運用相關專業知識,及時查詢知識欠缺點,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的能力。但是,這一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耗費師資力量多,耗時長,需要學校的積極投入和主動配合。

參考文獻:

[1]項紅兵,肖建斌,戴雙華.麻醉學臨床循證教學模式探討[J].麻醉與監護論壇,2007,14(2):112-114.

[2]劉鳴.循證醫學在美國—中國循證醫學中心赴美考察報告.華西醫學,1999,14(1):2-3.

[3]Sackett DL,Straus SE,Richardson WS,et ence 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2nd chill Living stone.2000: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