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3.1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通用5篇)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 篇1

中古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因而形成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的精華。與中華民族歷史同步的中國飲食文化,對於成語的形成與使用無疑是具有極大影響的。我國有許多與飲食有關的文化產品,比如南北朝時期的《食珍錄》、隋朝的《食經》、元代的《飲食須知》等書籍,還有最近非常火的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都給我們介紹了許多中國民間美食,當然也不乏許多與飲食相關的成語。

國內許多學者對飲食成語也頗有研究。徐大晨著的《齒頰生香:飲食文化與成語》把429條成語分為九個大類,對其窮原竟委,通過成語透視中國飲食文化。魏威的《關於飲食文化對漢語成語的影響》從五個方面探討了成語與飲食文化的關係,並指出“飲食文化對成語的影響源遠流長,而與飲食文化有關聯的詞語運用於成語之中,有其獨特的修辭功效,為成語的生動性、形象性、概括性、趣味性增添了色彩”。蘇春梅的《“吃”的寓意——成語中的飲食文化》指出中國人的“吃”與文化密不可分,在“吃”中古人造出許多和“吃”有關的成語,並且指出“在這些成語中我們既能感受到古代社會生活的畫面,又能體味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判斷”。

飲食男女,是典型的和飲食相關的成語。飲食:食慾;男女:性慾。儒家的觀點,泛指人的本性。出處:《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從這個成語可以看出,食慾是人之本性,每個人都要滿足自己的食慾。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食物和炊具上,也是越來越講究。

五穀雜糧,是最基本的食物。《黃帝內經》中認為五穀即“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

挑肥揀瘦,挑、揀,選擇,挑揀。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揀揀,光要對自己有利的。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像娘這樣費心,還不討他說個是,只要揀精揀肥,我也犯不著要效他這個勞。”列鼎而食,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出自:漢·劉向《說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膾炙人口,膾:細切的肉、魚;炙:烤。烤熟的肉。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出自: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囫圇吞棗,包含動作“吞”和食物“棗”。原指把整個棗子不經咀嚼就吞下去,用來比喻籠統接受而不加分析。該成語出自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是囫圇吞卻一個棗也。”遂絕倒。

滿漢全席,是最美味的成語,即滿清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漸漸地,也出現了一些非四字格式的成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指即使是聰明能幹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出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麵湯餅乎?’”

不食人間煙火,而當我們的祖先掌握了火以後,“煙火食”立時進入漢語。“不食人間煙火”本指那些被稱為“不食火者”的“夷”、“蠻”等落後民族的生活方式,隨著時代的演進,這條成語卻與道家神仙聯絡起柬,形容情趣高雅的人與超凡脫俗的生活方式。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中國飲食文化的每一步前進,都能在成語中找到印跡。與飲食相關的成語還有,茹毛飲血、曲突徙薪、五穀雜糧、舐糠及米、滄海一粟、魚米之鄉、得魚忘筌、瓜田李下、雞飛蛋打、雞蛋裡挑骨頭、生米煮成熟飯、掛羊頭賣狗肉等等等等。

中國飲食文化的各個方面,幾乎都在漢語成語中有所反映——從生食到熟食,從炊具到餐具,從主食到副食,從正餐到小吃,從葷菜到素菜,從飛禽到走獸,從五穀雜糧到瓜果梨桃······都在漢語成語中留下了層層積澱。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 篇2

人類的飲食活動是建立在人類生存意識之上的,但是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卻並非僅僅基於生存的因素。孔府飲食文化則是由於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在中國佔統治地位的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下形成的。確切地說,孔府飲食文化是借飲食活動的種種形式,來反映中華民族對儒家文化的尊崇與傳承的思想意識。

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有完整系統的飲食理論體系。孔子兩千多年前的飲食言論,是後世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關飲食的言論主要被記錄在《論語鄉黨》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語,寢不言。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段完整地關於飲食要求的論述,它從食料的選擇、食品的加工、烹飪的火候、食品的衛生標準以及進食過程中的食量、酒量、禮儀規矩等,都一一作了詳盡的規定。

孔子的後代,在歷時兩千多年的繁衍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先祖的飲食訓導奉為圭果,無論迎迓“聖駕”舉行的華筵,還是節日宴歡、日常膳食,無不以此為標準。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自漢武帝起,一直被中國曆代統治階級奉為最高的思想準則。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最高境地。“聖人”後代便自然承襲其祖宗蔭德,享受到封建社會的最高禮遇。尤其自唐宋以來,隨著全國尊儒尊孔之風的盛行,統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規模巨集大的孔廟和孔府,許多帝王、公侯親自到曲阜朝聖、祭祀。其規模日益擴大,次數亦愈加頻繁。在祭禮活動中既要準備充足講究的食物供品,同時還要為前來祭孔的帝王、官員及“衍聖公”家人準備豐盛美味的食品。這是促進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社會背景,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官府或家庭都不能與之相匹。

有著“同天並老”之稱的孔府,自明清以來,自稱“鐘鳴鼎食”之家,平時過著美酒佳餚的生活。這種奢侈的生活基礎,是建立在豐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自明朝以來,僅由皇帝欽賜的祭田、學田、私田,多達一百餘萬畝,分佈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37個縣市,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繼承的,這在中國古代是獨一無二的。孔府每年通過高額的地租、村集貿易稅、以及其它種種額外的盤剝得來的錢財,使孔府每年都有鉅額的收入,充分保證了孔府的經濟來源,這是孔府用以維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飲食活動和各種揮霍消費的物質基礎。

孔府又稱為“衍聖公府”,是孔子嫡系後裔承襲居住的地方。其濃厚的文化背景堪稱天下第一。這裡是名符其實的“道德文章”、“詩禮傳家”的府第。在這種歷史的氛圍中,無論是宴飲的禮儀規格還是菜點的命名,或是從規格講究的祭孔活動到“衍聖公”的日常飲食活動,無不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獨特的美學風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證。如“一卵孵雙鳳”、“詩禮銀杏”、“懷抱鯉”、“帶子上朝”等。其中許多菜點的形成和流傳本身就頗具傳奇色彩,因而帶有濃厚的文化痕跡。

儘管孔府飲食文化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決定的因素卻在於孔府歷代廚師及其他食品製作工匠的傳承和創新。孔府菜點、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製作均是由長期在府中服務的廚師和其他各類工匠辛勤勞動的結果。就拿孔府菜來說吧,它是經過千百年來數代廚師的辛勤勞動,在孔府文化氛圍的影響下,承古創新,兼收幷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孔府烹飪。他們當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實上,孔府飲食文化雖然形成於素有“道德文章”之譽的“聖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創造者卻是無數不見經傳的庶民百姓,是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孔府飲食文化。

孔府飲食文化的價值取向

孔府飲食文化在古代的社會中,畢竟是遠離大眾的貴族飲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與宮廷飲食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飲食文化又是一種家庭色彩濃厚的飲食活動,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樸素的民間特點,這就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雅俗共賞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是“克己復禮”、實現“禮治”。即治國安民施之以禮;社會秩序用之以禮;祭天祀祖彰之以禮;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規範。然而,這種美好的願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沒有實現,孔子的後裔也不可能實現。但“衍聖公”府是一個“詩禮傳家”的門第,府中的一切活動幾乎無不以禮的要求予以規範,飲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孔府飲食活動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飲,乃至一菜一點、一杯一盞,都充滿了“禮”的內涵,至於宴飲中的等級制度、長幼之序、親疏觀念、尊卑意識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衍聖公”因享先祖的餘蔭而得以顯赫百代。在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獨孔子享盡殊榮並福及後代,這顯然與他治國的哲學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孔子生前卻因種種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於此,孔子後裔對歷代帝王所給予的恩寵無不感恩戴德,並藉助各種形式加以表達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藉助飲食活動來歌功頌德、炫耀尊榮。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動,形式上是為了紀念“聖人”所為,實質上不過是藉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榮與顯赫,同時又竭盡心力表達孔氏家族對皇帝的忠誠。孔府菜中有些菜餚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諱地體現了這一點。諸如“帶子上朝”、“一品壽桃”、“詩禮銀杏”、“御帶蝦仁”等其歌功頌德、炫耀顯貴之用心顯而易見。

孔府雖然是古代社會中一個至高無上的貴族官郾,享受“鐘鳴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畢竟還是一個家庭,因而在其飲食活動中又充滿了許多生活的情趣,這就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賞的多向性特點。豪華高貴的筵席可以用來迎接“聖駕”的臨幸,其山珍海味無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卻並非全是珍品海鮮。粥飯麵食、豆腐野蔬,乃至醃萊渣菜亦為“衍聖公”所食,毫無奢侈饕餮之態,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覓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飲食思想中,提倡科學飲食,強調食養效果,重視飲食的時與節、量與度。在孔子看來,食是養怡人生、保健身體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後代亦以此為要旨,從食品、菜餚的製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飲食的環節,都非常講究。食品有葷有素、有軟有硬、有幹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於四時的變化、飲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規律可循。

孔府的飲食活動,不僅重視飲食品種的內容和質量,而且還非常看重飲食活動中的藝術審美意義。如孔府的高擺席面,四個高擺飾品點綴其間,高擺上嵌有與席面相吻合的“龍鳳呈祥”、“萬壽無疆”等吉祥用語。餐具與飲具不僅美觀典雅,而且排擺得高低有序、錯落有致。至於食品的造型,或形態典雅,或寓意雋永。或生動形象,其色、香、味、形、器、質的藝術配合可謂巧奪天工、登峰造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內涵。毫無疑問,飲食活動發展到高水平,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美味可口的食品只有賦予恰到好處的表現形式,才能增加食的意趣,提高食的境界。孔府飲食文化恰恰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意境,它融飲食活動的實用價值與藝術欣賞價值為一體,使孔府飲食文化達到了一個至善至美的境界。

總之,孔府飲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氣概,歷時數千年,縱橫南北中,兼收幷蓄,博採眾長,融宮廷飲食、貴族飲食、地方飲食、民間飲食、家庭飲食為一體,充實發展,成為獨具一格的孔府飲食文化。可以說,孔府飲食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各個層面的集中體現者。它既是一種飲食活動,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中國飲食文化史,乃至世界飲食文化發展史中絕無僅有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 篇3

芹菜是葉菜類蔬菜,纖維粗大,有濃郁的香味,原產地中海沿岸,但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分佈較廣,河北省的宣化、山東省的濰縣、河南省的商丘,都是芹菜的著名產地。成語“芹曝之獻”中所說的“芹”,卻不是這種人工栽培的蔬菜,而是一種叫“水芹”的野菜。

《列子·楊朱篇》裡說:宋國的一個農夫,生活貧困,衣服破舊,勉強度過了冬天。春天到來以後,他在日光下耕地,感到很暖和,決定向國君報告,讓國君也享受到“負日之暄”(因晒太陽而感到的溫暖),得到國君的賞賜。他的鄰居勸阻道:“昔有美戎菽,甘(si)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子此類也。”這裡,“戎菽”指胡豆;“莖、芹、萍子”指蒼耳、水芹、籟蒿,都是野生植物,嫩時可以吃。這段話的意思是:“從前有一個窮人,沒吃過什麼好東西,認為胡豆、蒼耳、水芹、籟蒿都是味道很好的食物,就在鄉里的豪紳面前稱讚它們。豪紳一嘗,只覺得嘴裡煞得慌,還因此鬧肚子拉稀了。人們都譏笑和埋怨這個窮人,弄得他非常慚愧。你的做法和他一樣!”宋代辛棄疾作《美芹十論》,篇名就取之於這個典故,意思是說:這些見解在別人看來並不高明,自己卻覺得很不錯,就算是村野之人把野菜當作好東西吧。

成語“芹曝之獻”(又作“野人獻芹”,簡作“芹曝”、“曝芹”或“獻芹”、“芹獻”)就是這樣產生的,用來比喻禮品菲薄,也用來比喻自己所提的建議微不足道,都是自謙之辭。清代錢謙益的《致盧澹巖》一文中就有“聊申野人芹曝之獻”的說法。

這條成語又作“芹曝之意”(簡作“芹意”)。例如,《水滸後傳》第二十四回中說:“謹獻上青子百枚、黃柑十顆,取苦盡甘來的佳讖,少展一點芹曝之意。”《紅樓夢》第一回中說:“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 篇4

先哲有言“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素。

飲食成語指和飲食相關的,構成凝定、風格典雅、含義精闢、習用已久的固定片語。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因而形成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當然飲食文化的每一步前進,都能在成語中找到印跡——從生食到熟食,從不定餐到定餐,從炊具到餐具,從飲食到藝術……在這些豐富多彩的飲食成語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古代社會生活的畫面,還能體味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判斷”。

一、由成語看古人對食物的形容

古人從果腹之初,就十分注意對可以食用的物類,製作的方法,製成的品種和食用的方式方法與禮儀等進行研究或總結,積累了豐富的飲食文化。隨著食物種類的豐富,對其描繪的方法也越來越多種多樣。

(1)直接形容食物色、香、味

“香脆可口”“鹹甜適中”“五味俱全”“質嫩爽口”“麻辣鮮香”“香甜軟糯”,這類成語分別從色香味質的角度直接呈現食物的特點,衝擊著讀者的視、嗅、味、觸等感官,當然會勾起人們的食慾。

(2)用材質寫食物

【鳳髓龍肝】稀有而珍貴的東西,比喻珍奇美味。

【雕蚶鏤蛤】蚶:海產動物,肉味鮮美;蛤:蛤蜊。這兩種屬食材。雕、鏤:雕刻,指精細加工。現指精緻而好吃的食物。

【膏粱錦繡】膏、樑: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食物;錦繡:精緻華麗的絲織品。形容富貴人家衣食精美的奢華生活。

(3)用產地寫食物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

【水陸畢陳】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餚豐富。

【山膚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後泛稱美味。

【山餚野蔌】山餚:拿山野裡打來的鳥獸做的菜,俗稱“野味”;蔌:菜蔬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4)運用感受寫食物

【油而不膩】【其味無窮】【口齒留香】【垂涎欲滴】這類詞語通過對人們飲食感受的描繪側面寫出了食物的美味。

(5)運用修辭寫食物

【香飄十里】運用誇張手法寫食物香氣濃郁。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用誇張手法形容吃得闊氣。

【齧檗吞針】檗:俗稱黃柏,味苦。齧檗:食用黃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黃檗之苦。吞針:將針吞下,比喻食物極難人口。形容食物難以下嚥。

【食玉炊桂】吃的東西像玉一樣貴重,燃料同桂木一樣珍貴。比喻手法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苦。

(6)運用人們吃食形態來形容食物

【津津有味】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咂嘴舔脣】一面吃還一面砸吧著嘴巴,舔著嘴脣。形容貪饞的樣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咂嘴咂舌”與其有同工之妙。

【垂涎欲滴】還未吃到食物口水就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的樣子。

【大快朵頤】“大快”,即非常痛快;“朵”,是動的意思;“頤”,臉頰。鼓動腮頰,大吃大嚼。指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頓。

(7)運用餐具來襯托食物

隨著工業的發展、精美餐具的出現,人們逐漸注意用不同的餐具來盛裝不同食物,既凸顯食物的不一般,更以此炫耀自己的身份與地位,

【瓦器蚌盤】陶土做的食器,蚌殼制的盤子,泛指粗劣的器皿,形容生活困苦。

【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泛指精美的器皿,形容生活奢侈。

【銅盤重肉】貴重的食器裝著豐盛的飯菜。引申指特殊恩寵。

【禁鼎一臠】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二、由成語看古人的飲食演變

(1)從生食到熟食的進化

《禮記·曲禮》雲:“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遠古先民的這一飲食習慣特點,我們從“腥臊惡臭”“茹毛飲血”“生吞活剝”等成語就可以看出。

《禮記·曲禮》又云:“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為醴酪。”據考證,遠古人類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發現和使用火,特別是人工取火的發明,使人類隨時都可以吃到熟食。熟食的推廣,擴大了食物的來源和種類,使人類最終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熟語“不食人間煙火”原是道教稱“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現比喻人有出世之意。”這一詞語的使用,說明當時的人已將不吃熟食視為另類了。另外像“釜底抽薪”“曲突徙薪”“寒食禁菸”等成語都表明了人類熟食的習慣。

(2)從不定餐到定餐的改變

在遠古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物質極度匱乏,人類像荒野動物一樣,完全依賴於大自然而生活,隨時隨地、或多或少地進食,是沒有什麼一日幾餐的概念的,始終處於時飢時飽狀態。

秦漢以前,我們的先祖開始每天有規律地吃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一般是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之間。第二頓飯叫晡食,又叫飧。一般是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成語“饔飧不繼”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成語“斷齏畫粥”出自《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說的也是一日兩餐。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但也僅限於皇室和諸侯。到了宋朝,因為經濟發達,物質富足,國家取消了“宵禁”,老百姓晚上有了活動的自由,夜市可以熱鬧到天亮,加之家裡糧食增加、不愁沒吃的,增加了一頓晚餐,於是一日三餐得到固定、發展並堅持到了今天。成語“一日三餐”的說法也才得以流傳。

(3)從溫飽到美食的講究

隨著青銅器的出現和使用,烹飪方法逐漸變得豐富多樣。秦漢以後經歷代烹飪家和美食家的探索與創新,名饌佳餚豐富多彩,各類食譜紛紛問世。中國飲食文化把烹飪和飲食視為藝術,講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統一,美食還要配以美名、美器等,人們對飲食逐漸講究起來。

【嘗鼎一臠】是古人以鼎烹飪食物的最好佐證。

【牛鼎烹雞】出自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小汁則熬而不可熟。”這一成語包含了古人對食物鮮美醇汁的`追求。

【秀色可餐】以飲食來形容婦女美貌或景物優美,從另一個側面流露出古人對飲食色、香、味、形的追求。

【列鼎而食】【鐘鳴鼎食】不僅講究食物的豐富,還強調飲食時的氛圍,則是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了。

(4)從飲食到文藝的融通

飲食與詩、畫具有同構性,鍾嶸曾用“滋味”揭示中國詩歌的特質,司空圖以“鹹酸外之味”來表達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體驗。古人同樣喜歡以飲食類成語來形容文學作品。

【膾炙人口】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傳誦。

【別有滋味】滋味一詞最初用來形容飲食,“別有滋味”則泛指文學藝術的情調、意蘊另有種動人的美感和趣味。

【殘膏剩馥】膏:油脂;馥:香氣。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

【餘味無窮】不僅僅指可口的食物,亦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耐人回味。

三、由飲食成語體味古人的價值判斷和精神追求

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先民們逐漸將一些飲食類成語運用於除飲食之外的其他方面,從不同的使用中我們可以一窺先民的價值判斷和精神追求。

(1)以飲食喻人之貧富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裡,吃飽、穿暖成為當時人民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想法,,在普通下層人民眼中能吃飽、穿暖就是生活富裕的象徵,是隻有少數人才能享有的幸福。人們也就習慣從飲食來辨別家庭貧富、生活好壞以及個人的身份地位。這樣的成語不在少數。

【靡衣玉食】華麗的衣服,精美的食物,比喻豪華奢侈的生活。

【飲冰食檗】喝涼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極為艱苦。

【清灰冷灶】很久沒有生火做飯,比喻生活貧困。

【鶉居觳食】觳:待母哺食的幼鳥,它不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像幼雛一樣飢不擇食。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

(2)以飲食喻人之處境

【糟糠之妻】糟糠: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

【齧雪吞氈】語出班固《漢書·蘇武傳》,嚼雪吞氈毛以止渴充飢,指為堅持氣節而處於艱苦的境遇。

【含哺鼓腹】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豆剖瓜分】像瓜被剖開,豆從莢裡裂出一樣。比喻國土被分割的境況。

(3)以飲食喻人之特徵:

【酒虎詩龍】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高陽酒徒】高陽:古鄉名,在今河南杞縣西南。秦末酈食其即此鄉人,對劉邦自稱“高陽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斗酒百篇】飲一斗酒,作百篇詩。形容才思敏捷的人。

【天桃穠李】《詩經·周南·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華。”又《詩經·召南·何彼禯矣》:“何彼禯矣,華如桃李。”兩詩以桃李之花興新人之美。後多以“天桃穠李”為讚頌新人年少俊美之辭。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

(4)以飲食喻人之德行

孔子曾稱讚顏回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裡孔子從顏回飲食簡單看出其安貧樂道的品行。將飲食與人物的品行聯絡起來,成語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疏食飲水】意為粗茶淡飯,飲食簡陋,語出《論語·述而》,正是儒家安貧樂道思想的體現。

【酒囊飯袋】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水米無交】指沒有吃過別人一點東西。比喻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

【咬釘嚼鐵】牙齒能咬碎鐵釘。比喻意志堅強。

【數米而炊】炊:燒火做飯。數著米粒做飯。形容生活困難。比喻計較小利。

(5)以飲食喻做人之道

十九世紀德國心理學家馮特說:“一個民族的詞彙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這個民族的心理特點”。“衣食住行”是中國人經常掛在嘴上的四個字,也是我們日常關注的物件,在漢語中就有許多以飲食來教人做人、做事道理的成語。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語出《論語·鄉黨》,米舂得越精越好,魚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做事、做學問要精細。貪多嚼不爛,吃多了消化不了。告誡人們不要盲目求多卻難以運用。

【指雁為羹】指著在天空中飛翔的大雁,說要把它做成肉羹。用來嘲笑空想或虛假不實的行為。

【飲水思源】喝水時想到水源,告誡人們為人、做事不能忘本。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告訴人們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看菜吃飯】看著菜的多少來吃飯,否則飯沒吃完而菜就已經吃光了。啟發人們根據具體情況辦事。

(6)以飲食喻人之審美觀念

中國古典美學的產生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最初的美感和快感主要來自於美味,即審美欲求從屬於物質的欲求。《呂氏春秋·本味》中提到的美的物件,都是色美味鮮的食物。漢語中有許多飲食成語體現出人們追求愛好、休閒娛樂等方面的審美觀念。

【斷齏畫粥】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不食周粟”,出自《史記·伯夷列傳》。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這類成語都表達了古代文人積極進取、崇尚節氣的人生追求。

【晚食當肉】餓了再吃,味道就像吃肉一樣。後泛指不熱衷名利。“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生活。這類成語表達了古人“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境界。

【搖尾求食】老虎被關進籠圈裡,向人搖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伴食宰相”,伴食:陪著人家一道吃飯。用來諷刺無所作為、不稱職的官員。這類行為則是古人所鄙視的。

四、飲食成語與歷史名人

提及飲食文化,就不能不關注歷史文化名人,歷史上許多文化名人與飲食之間都存有美麗的傳說。“東坡肉”就因其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更因東坡之名而聞名。這些美麗的傳說在一部分飲食成語中也得到了體現。

前庭懸魚(羊續),不食周粟(伯夷、叔齊),煮豆燃萁(曹植),南橘北枳(晏子),舉案齊眉(梁鴻),鼎鼐調和(傅說),推梨讓棗(孔融)……古人或借食物言志,或借食物寓理,彰顯了智慧與品格,進一步豐富了飲食文化。

漢語是豐富多彩的,成語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藉助飲食成語我們可知中華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兩者相得益彰,一起豐富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論文 篇5

摘要: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語言反映文化現象,文化透過語言傳承發展。成語是民族語言中人民智慧的結晶,俄語成語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俄羅斯人民不同歷史時期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本文將從歷史、宗教、民俗傳統三個角度,來探討俄語成語中所反映出的俄羅斯飲食文化現象,發掘俄語成語在飲食文化方面體現出的民族特色。

關鍵詞:俄語成語飲食文化

中圖分類號:H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079-02

《現代俄羅斯標準語辭典》中對於成語的解釋是:成語是不能逐字地被譯成另一種語言的言語固定短語。成語語言精練、形象生動,能夠經濟有效地表達出複雜、深刻甚至豐富的感情。俄語成語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濃厚的文化積澱和鮮明的民族特點。俄羅斯的飲食具有濃重的民族色彩,體現著俄羅斯人民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及傳統的世界觀與處世哲學。俄語中有關民族飲食文化現象的成語,記錄反映了俄羅斯的傳統飲食及風俗,是民族語言的財富。本文將從歷史、宗教、民俗傳統三個方面,探討俄語成語中的飲食文化現象,闡述這些飲食文化現象所體現出的俄羅斯民族特色。

一、俄語成語中飲食文化現象的歷史特點

有關飲食文化的俄語成語中,詞語хле(麵包)、соль(鹽)、хле-соль(麵包—鹽)參與構成的成語最多,反映出麵包及鹽在俄羅斯飲食中的地位,以及自古以來俄羅斯民族對於麵包和鹽的喜愛與重視程度。其中固定短語хле-соль(麵包—鹽)作為沿用至今的一種迎接貴賓的儀式,頻頻出現在俄語成語中,傳承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俄語成語中хле(麵包)所體現的歷史特點

對俄羅斯民族而言,麵包永遠是最珍貴的食物,是最典型的主食,是永遠的賴以生存的物質食糧乃至精神食糧。俄羅斯早在9世紀就出現了由發酵麵粉烘烤而成的傳統黑麥麵包。早期的諺語和俗語中表達了俄羅斯人對面包濃厚的喜愛之情。如:Рыа—воа,ягоа—трава,хле—всемуголова(魚兒離不開水,漿果離不開秧,麵包誰也離不開)。

在俄語成語中калач(鎖形白麵包)和каравай(大圓麵包)均有體現,例如калачнезаманишь(什麼東西也引誘不動)。在9至11世紀沙皇時代的俄國農村生活十分艱苦,有時連用黑麥做的粗劣的黑麵包都吃不到,所以用小麥粉烘製的圓形白麵包在農村很少見,非常珍貴,只有重大節日時才品嚐得到,因此產生了這樣一個成語:Начужойкаравайглазанепоымай(不要垂涎別人的東西)。

(二)俄語成語中соль(鹽)所體現的歷史特點

俄羅斯人民對於鹽的深厚感情甚於其他任何民族,鹽在俄羅斯飲食文化中佔有極其獨特和重要的地位。在古羅斯,鹽因來之不易而成為異常珍貴的食物。公元5世紀時匈奴帝國稱雄歐亞大陸,匈奴頭領阿提拉破壞了俄羅斯大部分晒鹽場。到9-10世紀時,鹽已經成為稀有的貴重品,款待貴賓時才有幸一嘗。如成語несоль,нохлеавщи(大失所望,非常失望)就是指客人若嚐到湯裡沒鹽或桌上沒有鹽罐,就會感覺受到冷落。

鹽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也賦予了鹽可靠、精華、友誼的文化內涵,如成語еловекузнаешь,когаснимпусольсъещь(和他吃完一普特鹽才知其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俄羅斯人認為吃完一普特鹽(相當於16.38公斤)相當於一起生活很久,能全面瞭解一個人,用一普特鹽喻指相知的長久和友情的深厚。出自《聖經》的成語сольземли(民族精華;社會中堅)也認為“鹽”即“精華”,因為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鹽的提煉也是去糟粕取精華的過程。

(三)俄語成語中хле-соль(麵包—鹽)所體現的歷史特點

麵包與鹽是俄羅斯民族從古至今的傳統主食。對俄羅斯人民來說,麵包與鹽永遠是最珍貴的食物,所以也成了沿用至今的傳統待客禮儀。在反映待客與飲食的成語中,хле-соль(麵包—鹽)佔據了首要位置。這種禮儀也與俄羅斯飲食的生態環境有關,俄羅斯的種植環境決定了以“麥”為主的單一農作物結構,鹽的來之不易決定了俄羅斯人民對於麵包和鹽的推崇,它們標誌著富裕和豐收,也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的慷慨好客、和睦友誼。如:встречатьсхлеом-солью(捧著麵包和鹽歡迎貴客)、хлеасоль(祝你胃口好!)、поноситьхле-соль(獻上面包和鹽,隆重地歡迎)。按俄羅斯民族的傳統習俗,迎接貴賓時主人雙手托盤,上面鋪有漂亮的繡花巾,盤子正中放一個大圓麵包,麵包上是一個鹽罐。而客人應該吻一下面包,然後掰一小塊,撒上一點鹽,品嚐一下並表示謝意。

二、俄語成語中飲食文化現象的宗教特點

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從而直接影響人們的語言和文化。宗教文化是俄羅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深深地影響著俄羅斯文化的發展。俄語的產生髮展一直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俄語成語作為俄語的精華所在,也記錄了宗教發展影響下的俄羅斯文化。受宗教影響的飲食文化,伴隨著宗教節日儀式及慶典的發展和演變,發展出獨具特色的飲食,蘊含著豐富的宗教文化色彩。

(一)包含лин(薄餅)的成語的宗教文化特點

公元10世紀中葉前,古羅斯人大多信奉多神教,產生於多神教時期的謝肉節源於人們對太陽的崇拜。農民急切地盼望冬去春來,所以謝肉節也稱“送冬節”。

謝肉節期間最重要的食物是лин(薄餅)。因為薄餅是圓的,人們將它當做太陽的象徵。薄餅是謝肉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也成為謝肉節的象徵。薄餅的製作過程也很有特點,如成語Первыйлинкомом(第一張餅難烙;萬事開頭難),因為做第一張薄餅時很難掌握餅的幹稀程度和火候,常常烙壞。又如成語печькаклины(像做薄餅那樣很快做成許多),謝肉節期間需要大量薄餅,而製作薄餅快速簡單;這個成語表示創作某物雖然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卻不高,帶有不贊成的語氣。

(二)包含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復活節彩蛋)的成語的宗教文化特點

復活節是東正教最大的節日之一,為紀念耶穌受難之後從死裡復活而設,它象徵著信仰和善終將獲勝。在俄羅斯復活節被稱為“節日中的節日,慶典中的慶典”,慶祝活動格外隆重和神聖。傳統的復活節專有食品為кулич(柱形甜麵包)、пасха(復活節蛋糕)以及家家戶戶都要製作的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彩蛋)。

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復活節彩蛋)是復活節裡最重要的象徵食物,意味著生命的開始與延續。俄語成語中反映復活節飲食習俗的成語為ДорогояичкокХристовуню(凡事要做的及時;要雪中送炭,勿雨後送傘)。這一成語源於復活節時人們要互贈彩蛋,尤其是紅色的蛋,人們很看重收到的第一個蛋。

三、俄語成語中飲食文化的傳統民俗特點

在歷史發展程序中,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等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飲食文化。其飲食文化的發展也深受歐洲大陸及東方國家的影響。其中щи(菜湯)、орщ(甜菜湯)、окрошка(冷雜拌湯)、каша(粥)、кисель(甜羹)、пирог(餡餅)、пирожки(炸肉餡餅)、олаьи(肉凍)、квас(克瓦斯)、чай(茶)等都成為俄羅斯民族傳統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俄語成語中каша(粥)所體現的傳統民俗特點

自9世紀以來,俄羅斯人開始種植以麥為主的各種穀物,俄羅斯人習慣將這些穀物煮成粥。粥一直是深受俄羅斯人喜愛的傳統食物。俄語中有很多與粥有關的成語,如иакаша—пищанаша(湯和粥就是我們的食糧)、Безкашоеневое(沒有粥不成飯)、хорошакаша,омалачашка(僧多粥少)。人們認為用牛奶熬成的粥營養豐富,能夠促進成長,所以經常用來餵養小孩。成語Малокашисъел(年輕,沒經驗)字面意思是粥喝得少,形容人做某事或理解某事經驗太少或者體力不夠。

(二)俄語成語中пирог(餡餅)所體現的傳統民俗特點

餡餅也是俄羅斯人的傳統食物,在飲食文化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每逢生日、新年、命名日、婚禮、葬禮等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餡餅都是必不可少的。俄式餡餅用料豐富、形狀多樣、營養美味。

成語Некраснаизауглами,акраснапирогами(讓客人坐得好,不如讓客人吃得飽)、Ешьпирогсгриами,аязыкержизазуами(多吃餡餅,守口如瓶)、Без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аезпирога,неименинник(沒有薄餅不過謝肉節,沒有餡餅不過命名日),都說明了從古至今餡餅在俄羅斯飲食中的重要意義。

(三)俄語成語中квас(克瓦斯)所體現的傳統民俗特點

克瓦斯在俄羅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流行。克瓦斯不含酒精,傳統的克瓦斯由麥芽、黑麥粉和糖製成,現在則由麵包發酵製成。克瓦斯在基輔時代就已經出現。俄語成語中的схлеанакваспереиваться(生活貧苦、勉強過活),是說克瓦斯和麵包是農民食物的最低標準,寓意生活極度貧困。

(四)俄語成語中чай(茶)所體現的傳統民俗特點

茶在明朝時從中國經西伯利亞傳入俄羅斯,至此茶成為了俄羅斯人民最喜愛的飲料之一,是俄羅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飲品,也延伸出許多茶文化。如成語Гечаи,таминемощи(有茶的地方沒有骨瘦如柴者),茶葉傳入初期,由於路途遙遠運輸困難,價格很貴,只有上層社會的有錢人才喝得起,因而就產生了上面的成語。

俄語成語中Спасиозачай-сахар(謝謝糖茶;謝謝招待)表示對主人熱情款待的謝意;Пригласитьначай(начашкучая)(請來喝杯茶)用作對親朋好友發出做客的邀請,也是向對方傳達友好誠意;начайавать(付小費)也是源於舊時俄羅斯人喝茶給小費的習慣,引申為任何場合下的“付小費”。

俄羅斯的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是самовар(茶炊),俄語成語中Какойжечайезсамовара(沒有茶炊不算飲茶)便傳達出俄羅斯人對於茶炊的喜愛和推崇。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每逢隆重的節日,俄羅斯人一定將茶炊擺上餐桌,親朋好友圍著茶炊飲茶聊天,體現了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季元龍.俄語語言國情學--教與學探索[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馬福珍.俄羅斯國情與文化[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3]彭在義,俄語成語釋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

[4]羅菱.俄語成語中的飲食文化與國俗語義[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4.

[5]李菊.一些飲食成語反應的俄羅斯民族文化[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

[6]王英佳.從俄語成語、諺語看俄羅斯的飲食文化[J].中國俄語教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