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模式下進行數學分類推進教學

才智咖 人氣:2.56W
生本模式下進行數學分類推進教學
        增城二中雖說是一所市直屬國中學校,但它的生源主要都是來自農村,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幾乎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有十來個學困生,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模式要符合本校的特點來進行。開辦才有三年曆史的二中,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本教學之路”,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方法切實具有實效性。
        今年我校九年級級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情況很嚴重,八年級的升級檢測中有數學成績150分的,也有成績十幾分的,甚至幾分的。學困生面積較大,他們在課堂上聽不懂,學不會,沒有興趣。我級數學備課組的教師常常討論: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為每個學生提供一個能獲得知識的學習環境,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自主選擇、主動探究。充分尊重學生的探究本能和個性,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把自學方法教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自主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的知識、發現和提出問題,最終變厭學為愛學,由愛學到樂學,會學、善學、巧學。因此,我校在本學期專門聘請了一些搞生本教育的專家到我校進行指導,通過老師上課,科組老師課後評教,專家指導等方面進行學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目標、內容、方法等幾個方面實施分類教學探索。以下談談我數學備課組要求在教學當中的做法。 
        一、要求對學生實行診斷分類,實施目標激勵
        首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的瞭解,以及對學生的智力、基礎和學習態度等,將學生大致分成三種類型:A類:基礎紮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方法正確,成績優秀的優秀生。B類:基礎和智力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左右的中等生;C類: 基礎、智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欠佳的學困生。對不同型別的學生予以不同的要求,對A類學習優秀的學生是“小綜合、多變化、主動走、促能力”。對B類學習中等的學生是“慢變化、多練習、小步走、抓反饋”。對C類學習困難的學生是“低起點,補臺階、拉著手、多鼓勵”;並在每次測試後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實行階段性調節,使學生處於對其發展具有最佳影響的層次上,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要求對教材實行目標分層,知識分層
        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我們備課組在備課時根據不同型別的學生,要求達到不同的目標。對C類學困生只要求學會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識;對B類中等生要求在“熟練”上下功夫,注意發展分析綜合能力;對A類優生要求深刻理解,靈活運用。所以在組長分派工作的時候,要求每位老師對自己所負責該章知識的備課時,教案和學案一定要做到有梯度,分層次出,儘量避免出現廢題。 
例如在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複習課教學中,把這節課的目標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層次I:(C類學困生掌握)
        1、記住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
        2、在教師指導下能運用它解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係數;
        層次Ⅱ:(B類中等生掌握)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      2、能運用它解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係數;
        3、求關於一元二次方程兩根的代數式的值;
        層次Ⅲ:(A類優秀生掌握)
        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有關的問題。這樣,不但使優秀生“吃得飽”,“吃得好”,也能讓學困生不會因知識太難而厭煩,從而產生害怕數學的情緒。讓不同型別的學生都能看到希望,樹立信心,使每位學生都能形成盡心竭力,自覺學習的心理。
        三、教學過程實行分類導學,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對各類學生進行推進的目標是:鞏固A類優生,提高B類中等生,鼓勵並幫助C類學困生。具體做法是:
        1、分類施教,突破難點。
        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起點不同,理解接受能力差異大,大面積的學困生對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感到無從人手。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對例題實行分類講解,做到講重點,講核心,講疑點,那些講了學生聽不明的不講,學生會的不講,講了不會的也不講。
        2、分類練習,多設臺階。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本領或學會怎樣學習,遠比之傳授知識更重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通過加強課堂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為了讓每個型別的學生在課堂內都能聽得懂,學得到,我們採用了題組練習法,將數學基礎知識,技能、方法和思想溶於不同層次的題組中,讓學生在解答不同層次的題組,接受、掌握、鞏固數學的概念、定理、公式,進一步總結規律,這樣做,使在課堂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第一:面向B類中等生,兼顧A類優秀生與C類學困生。第二:講授的習題要有啟發性和思考性,不考的不講,可講可不講的一般不講。
        四、分類輔導,培優扶差
        對於各型別的學生,除在課堂上分類施教外,在課外還要作適當的輔導,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每週在課後會有兩張的培優試卷;組織數學興趣小組,開展每期級內數學競賽。通過多種渠道,使學有餘力的優生髮揮潛力,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老師實行扶差試卷面對面的批改,並從探究導學練習冊中挑選一些題目讓他們完成,採用“低起點,補臺階”的方法,來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對於平時的課堂練習,難度不大的題目可以由A型別的幫助C型別的同學,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不同型別的學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