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碩士論文《關注國小兒童的需要:教育學的視角》

才智咖 人氣:2.72W

 內容提要:對國小兒童需要的認識與理解,是能否實現為每位國小生提供適合之教育的關鍵。國小兒童的需要有被關注的需要、常規與遊戲的需要和追求人生意義的需要。國小教師應具有關注兒童需要的意識,具有關愛國小兒童的能力,讀懂國小兒童的表達,切實關注兒童的需要,從而為國小生提供啟用、引導、滿足其需要的適合的教育。

教育碩士論文《關注國小兒童的需要:教育學的視角》

 關 鍵 詞:兒童 國小兒童 需要 國小教師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教育要“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我國2012年2月頒佈的《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對合格國小教師素質的基本要求有:“學生為本”、“關愛國小生,重視國小生身心健康,將保護國小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教育規律和國小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國小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那麼,在國小教育中如何落實這樣的理念?如何才能為每一位國小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是初等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必須回答的問題。

本文認為,對國小兒童①需要的認識與理解,是能否實現為每位國小生提供適合之教育的關鍵。國小教育一定要關注國小兒童的需要,需要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內在動力,關注需要,就是關注個體生命活動的內在動力。關注兒童的需要,就是要關心兒童的需要,注重兒童的需要,就是要研究兒童的需要(包括兒童需要的滿足與引導等),實質是關注兒童的生命健康成長。

一、為什麼要關注兒童需要

 1.如何理解需要

何謂需要?可以說,“需要”一詞,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種用法,也很混亂。凱特琳·勒德雷爾主編的《人的需要》一書指出,對需要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兩大流派。一種流派認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觀的,即是預先設定的。它是以下定義為特徵的,如,“需要可以被抽象地理解為人們在某一社會中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成為可能而要予以滿足的要求”,“它是某種必要條件,是至少要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滿足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使需要的主體作為人的存在而起作用”;另一種流派認為,需要的歷史特徵和主觀特徵是決定性的,它是以非定義為特徵的,如,“需要因社會而異,因此不可能預先確定需要,也不可能談論什麼普遍的需要。”[1] 萊恩·多亞爾和伊恩·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論》一書也對需要概念進行了解釋,一是把需要當作驅動力,二是把需要當作目標。對於前者,書中指出,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順從。對於後者,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每一個人都要麼實現,要麼應努力實現這些目標[2]。

上述可見,對需要的解釋分別從主觀與客觀,或從社會學與生物學的角度,構成了兩種貌似相互排斥的需要觀。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即從人的內在規定性和外在環境因素兩個維度探討和描述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作為人的目的與生活目的的展開”[3],既是個體生命內在規定性的顯現,又是個體生命在生成過程中要適應生存的環境的反映,是遺傳與環境“共同運作”的產物。正如奧托·克蘭伯格所言:“人的所有活動(包括需要)百分之百源於環境,百分之百源於(生物)遺傳。這意味著確實存在著有機體需要,這些需要得到滿足後,才能維持肉體組織的健康和生存。但是,社會的和文化的因素,在有機體的需要的表現上起著重要的作用”[1]。

在理解需要時,還要明晰需要與本能、慾望的關係。本能是人生存的原動力和先天的能力,需要是本能的有條件的顯現,慾望是基於需要卻超出需要之上的想要。不能將需要混同於本能、慾望或想要。

 2.需要與個體生命成長

有關“人的需要”的研究,我們熟悉的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人類基本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在1954年出版的《動機與人格》一書中,又對此理論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在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增加了認識和理解的需要、審美需要。15年之後,他又修改了此書,根據遺傳科學取得的巨大進展——基因的巨大決定作用,對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質的宗旨有了相當大的改變,提出的一個假設是:“從某種意義說,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觀察的程度上是由體質或遺傳決定的。” [4]可見,人的基本需要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人的基本需要似本能,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由遺傳決定的。

需要是個體生命成長的動力、原理。埃莉奧諾拉·馬西尼曾指出:“需要是以人的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因素為基礎的,在這樣的意義上需要是原理:它們是人的發展藉以展開的路線。”英國學者邁·凱梅·普林格爾在《兒童的需要》一書的開篇寫道:“只有滿足兒童在物質、情感、社會意識及智力發育方面的需要,才能使他們盡情享受生活、充分挖掘潛力、成長為積極參與社會、併為之作出貢獻的人。”[5]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意識生活的所有方面在童年時期受到的影響不可低估,童年時期壓抑和情感自我保護的過程連線了生活中的生物、情感和認知等各個方面,建立了無意識的動機結構,這些結構在以後的日子裡將會以隱祕的方式影響個人的日常活動和思維過程[2]。可見,一個人的需要在他的兒童時期滿足與否,直接影響他的生命成長狀態與生命質量。

 3.教育與個體生命的需要

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育。這不僅因為需要的產生是複雜的——人的內在規定性與外在環境共同作用的產物,各種需要本身具有顯性與隱性、優勢與弱勢之別,隨著它自身的滿足與否而不斷變化;而且由於人對自身生命活動複雜性認識的有限性、人對其生存環境複雜性的把握與選擇的有限性及對兩者相互關係的認識與利用的有限性,人對自身需要狀況並不都能清楚地意識到,即便是意識到了,如何能得到恰當的滿足,也並非能非常清楚。因此,個體生命對自身需要的認識、理解滿足程度,都離不開教育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