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主義”抑或“整體主義”

才智咖 人氣:8.48K

【提要】雖然學論的個體主義一直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一個方法論原則,但是它始終受到了非主流經濟學的批判,並且隨著與經濟學結合的日益加深,整體主義方法論越來越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其實經濟學方法論的兩種對立只存在於之中,而在驗證的角度上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對立。事實上,片面強調一種方法論都會造成嚴重的侷限性,因此,經濟學應該把兩種方法論有機地結合起來。

“個體主義”抑或“整體主義”

【摘要】although the individualism methodology is always aprinciple in main stream western economics,it is continuouslycriticized by some branches of the fusion ofmodern science and economics,the wholism methodology is paid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d,the conflict ofthese two methodologies exists only in theory, empiricallythey are not substantially ally, to emphasizeonly one methodology is very limited. to combine these twomethodologies organically is a correct way of economicresearch.

【關 鍵 詞】個體主義/整體主義/經濟人/方法論

individualism/wholism/economic man/methodology

【 正 文 】

一、經濟學方法論的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的爭論

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極力追求“唯科學主義”的方法論,他們以“經濟人”為基本假設,試圖建立公理化的演繹邏輯體系,因此個體主義方法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一個方法論原則。

古典經濟學的方法以還原法為基礎,通過對“經濟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經濟學個人利己主義的方法論基礎。斯密認為勞動分工、貨幣發明、經濟機制等都是在個人追求自由利益的過程中自發地形成和起來的。那麼個人的追求又如何形成的共同利益呢?斯密認為,社會是個人的加總,社會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個人利益的加總。這是個體主義的一個典型特徵,即個體的線性疊加就是整體的性質。為了在紛繁複雜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古典經濟學採取了物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隔離法,通過一系列的假定,排除了一切干擾因素,把個人從社會中抽象出來,得到了一個“理想型別”(ideal type)——“經濟人”。這樣,古典經濟學就得到了一個不與外界發關係的、嚴格遵循各種戒律的、會並能獲取最大利益的“理性傻瓜”,這個“理性傻瓜”在傳統經濟學中一直扮演著基石的角色,支撐著整個分析大廈。

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基礎是“對個體現象或過程的研究”,其方法論從本質上講也可以概括為個體主義方法。其理論中的“個體”就是其關於“經濟人”的假定,它不僅構成了整個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核心,也為新古典巨集觀大廈提供了基石。無論艾倫—希克斯、薩繆爾森的消費者行為理論,馬歇爾、拉特斯的廠商理論,瓦爾拉斯、阿羅——德布魯的一般均衡理論,還是希克斯的邊際生產力理論,貝克爾的人力資本理論,都是以“經濟人”假定為研究核心或出發點的。在經過“加里·貝克爾革命”、新經濟學運動、盧卡斯和薩金特的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後,“經濟人”內容得到了更新:一方面對原來使用的某些關鍵概念賦予新的廣義解釋,把“經濟人”模式擴充套件到非經濟行為領域的分析,從而揭示出“經濟人”的某些實際行為特徵;另一方面,結合交易成本、資訊成本、預期等新的學術成果修改新古典“經濟人”模式中的那種苛刻的“標準理性選擇”和“完全資訊”假定,從而既能增強“經濟人”模式的解釋能力,又能夠發掘約束經濟人行為的“社會文化環境”的深層含義。但是不管怎樣修改,他們的認識論基礎是相同的:一切經濟現象都可以視為在交換過程中彼此會發生衝突的無數個人願望和追求的結果。於是,從認識論中引申出來的方法論原則就是:從個人的經濟行為出發來理解整體的市場行為。在這種原則中,個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被視為是理論分析的最終基礎,而社會經濟則被視為一種無數的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無意識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