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環境驅動下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合作聯盟(一)

才智咖 人氣:2.95W

摘 要:本文從對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的產業分析入手,介紹了在目前物流產業環境下中小型物流企業面臨的競爭格局,並提出,基於物流企業各自柱心競爭力基礎上的價值鏈合作聯盟是一種改變競爭劣勢的有效方法。

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環境驅動下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合作聯盟(一)

一、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分析

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引進促進了我國物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思考,儘管我國的物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已為人們所共識,但是具體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的產業分析卻未見研究,其實只有在分析和把握住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現狀情況下,我們才有可能找到目前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產業定位和相關策略,因此我們在此引用邁克爾波特的產業結構五種作用力的分析方法,用產業結構的觀點,分析物流產業,研究競爭戰略。

傳統的五種作用力的分析方法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產業結構: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侃價能力、供方侃價能力,和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考慮到第三方物流業作為一個服務性產業的特性,我們將五種作用力的分析方法加以變通,分別從進入威脅、替代威脅、競爭對手的競爭及物流服務需求方的侃價能力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因為第三方物流產業主要為物流服務的買方(即需求方)服務的,因此供方的侃價能力作用十分小,因此我們將物流服務需求方的侃價能力作為反映物流服務買賣雙方的侃價能力指標。

(一)進入威脅

對於我國整個物流產業來講了進入威脅主要來自於國外成熟先進的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衝擊,由於WTO的進入在即,對我國的服務業包括物流服務業在內的衝擊是有目共睹的,第三方物流業的進入壁壘來分析。

1.規模經濟及資本壁壘並不十分明顯。由於國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全球經營的戰略出發,其規模和資本優勢是毫無疑問的,尤其對於初創時期的我國第三方物流業,本身的規模就很小,國外巨頭雄厚的資本令國內企業相形見絀。如果說國內企業現在依靠更多的是“倉庫、卡車”等“錙重”的話,那麼國外巨頭更擅長的是運用資本的利器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比如國內某大型國有企業為了爭取一個國外的大客戶的合作,曾對一個750平方米的舊倉庫進行了一些基本的改造包裝,其成本為500萬元;而據一家正在籌劃進入中國物流行業的著名外資公司透露,僅僅鋪設配送網路的投入就將達10億美元,這顯然不是國內企業所能想象的。

2.構成一般進入壁壘的服務的歧異化程度即服務的完整性、服務的質量,對於國外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來說,無論是從物流服務的可靠性還是從物流服務的可得性、物流服務的一致性的方面來考慮,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水準及質量控制遠不如國外同行。當國內一些企業還在把物流理解成“卡車加倉庫”的時候,國外的物流企業早已完成了一系列標準化的改造。這種改造不僅涉及到整個機制的轉變,而更是細微裝物資的托盤的規格。反觀國內企業簡陋的倉庫、嚴重超載的敞篷車和人海戰術,就可以直觀地理解這種差距了。同時國外的物流組織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德國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公司各方面的物流專家遍佈歐洲各地。如果有客戶的貨物需要經過好幾個國家,那麼歐洲各地的這些專家就在網上設計出一個最佳的物流解決方案。這種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就是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像國內公司號稱擁有多少條船,多少輛車。國外的物流公司到中國以後,利用本地的倉庫和本地的運輸公司,就能滿足客戶的物流服務需求,這是因為它有這種組織能力。

在這裡經驗曲線的作用十分明顯,服務行業的經驗曲線指的是隨著服務的次數增多及程序深入的經驗的豐富而造成今後服務過程的成本下降。國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業領先國內至少十年,因此長期與國際大型跨國公司的物流合作經歷將使國外進入者的經驗優勢十分明顯,儘管中國國情特色會給國外第三方物流企業製造一些障礙,但國外競爭者的經驗積累能力是不可小視的。國際上的趨勢是已逐漸向規模化、網路化、利用資訊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低成本的服務方向發展。在這些方面,國內企業還差得很遠。

3.另外一個夠得上進入壁壘的是物流服務渠道的佔有。國外進入者進入國內市場,必須佔有物流渠道,所以表面看來國內第三方物流企業把握了物流渠道,但如果考慮到國外物流服務商是與生產製造商等物流服務需求方相伴而生的,彼此間的戰略合作關係將使國外第三方物流業很容易通過製造企業的滲透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從而擠佔國內的物流空間和渠道,如果再考慮國外同行對物流渠道的收購和重建能力,則渠道優勢則不復存在。至於進入WTO後,在分銷渠道方面的保護主義將喪失很多。根據WTO的相關協議,在產品分銷權方面,我國將首次向外國公司提供分銷權,取消現有的法規限制,並將於3年內取消大部分產品的分銷服務限制,外國商人可以分銷進口產品和我國製造的產品。分銷權將會在我國目前限制最嚴的分銷行業,例如批發、運輸、維修等行業中實施。

4.如果說目前完全可以稱為比較硬進入壁壘的則是我國產業政策的保護,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業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護,但5年的緩衝期過後呢?下面的關於我國加入WTO後的物流產業方面的協議將反映我國人世之後的挑戰。在物流服務業方面:我國承諾所有的服務行業,在經過合理過渡期後,取消大部分外國股權限制,不限制外國服務供應商進入目前的市場,不限制所有服務行業的現有市場準入和活動。同時在輔助分銷的服務方面也作出了類似的承諾,具體包括租賃、速遞、貨物儲運、貨倉、技術檢測和分析、包裝服務等方面,這些方面的限制將在以後3—4年內逐步取消,在此期間,國外的服務供應商可以建立百分百的全資擁有的分支機構或經營機構。

因此,我國目前的第三方物流產業的進入壁壘不牢靠,我國第三方物流業面臨的進入威脅是很大的。“入世”之後,物流企業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大量的外資企業湧入,某些勢單力薄的物流作業企業必將被淘汰出局或被兼併收購;而另一方面,也迫使一些有眼光的企業為避免陷入孤軍奮戰、分散經營的局面,加強聯合,搞“兵團”作戰,以貨源、資金、網路的規模化入手,利用資訊科技的優點整合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通過兼併、代理等方式,走規模經營之路。

(二)替代威脅

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業來說,其替代威脅主要來自於第三方物流商所服務企業的物流決策的更改,物流需求企業本身存在著物流的Make/Buy決策,儘管有部分企業由於自身及歷史的原因,一時間仍在使用自身的物流系統,但是物流的外協是一個趨勢,因為企業普遍對於第三方利潤源泉的追求,造成物流產業的利潤前景十分廣闊,物流不僅是電子商務的三大瓶頸之一,而且更涉及到各企業的直接效益。在中國,工業生產中物流所佔用時間幾乎為整個生產過程的90%,物流費用佔商品總成本的比重,從賬面反映為40%,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0%。而目前美國物流業規模已達到9000億美元,美國前20名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淨收入達近百億美元。所以物流產業的替代威脅是較少的。

(三)物流服務需求方的侃價能力

由於物流服務的需求方傾向於與物流服務提供商結成長期的緊密合作夥伴關係,因此雙方在努力構建這種雙贏關係的同時,不但對於生產商(物流需求方)來說,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依賴性很強,其資訊是共享和透明的,因此轉換成本相對較高,所以相關的侃價能力也有些下降,儘管需求方可以通過後向整合,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但由於其專業技能限制和業務的專一性,很難從技術上和經濟上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造成威脅,因此需求方的侃價能力由於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