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梅丸的臨床運用談中醫的異病同治

才智咖 人氣:2.41W
從烏梅丸的臨床運用談中醫的異病同治
【摘要】烏梅丸源於《傷寒論》,全方酸、甘、苦、辛並列,寒熱合用,扶正祛邪,剛柔相濟,陰陽並調,是治療蛔厥的經典方,後代認為它也是治療厥陰病的主方。根據中醫“治病必求於本”的原理,除了膽道蛔蟲症外,烏梅丸還被廣泛運用於內、婦、兒、五官等各科病症,即凡是病位在厥陰經,病機上屬於寒熱錯綜,虛實夾雜的都可加減治療。從烏梅湯的臨床應用,再次驗證了中醫辨證論治、異病同治的特色。
【關鍵詞】烏梅丸  蛔厥  厥陰證  辨證論治 異病同治
        概述
        烏梅丸是《傷寒論》的經典方,出自“厥陰病脈證篇”。張仲景認為“蛔厥者,烏梅丸主之。”說明它主治病至厥陰,肝不疏洩,寒熱錯雜,上熱下寒的蛔厥證。烏梅丸由烏梅、乾薑、附子、黃連、黃柏、桂枝、當歸、人蔘等組成,烏梅為方中主藥,味極酸,《內經》曰:“木生酸,酸入肝。”柯韻伯曰“六經惟厥陰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厥陰法也。”《名醫方論》認為烏梅丸中君藥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黃連瀉心而除疼,佐黃柏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腎者肝之母,椒附以溫腎,則火有所歸,肝得所養,是固其本。肝欲散,細辛乾薑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當歸引血歸經也。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蔘調其中氣。以苦酒漬烏梅,同氣相求。如此則方中酸、苦、辛合用,而蛔之習性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臨床上後人們效法經方,將烏梅丸改湯劑,重用烏梅並隨證加減,治療膽道蛔蟲症,收到滿意效果。
        另外,仲景方後有“又主久利”的記載,柯韻伯指出“看厥陰諸證與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與又主久利句合,則烏梅丸為厥陰主方,非只為蛔厥之劑矣。”其後《醫宗金鑑》、章虛谷等皆強調烏梅丸為厥陰正治之主方,[1]歷代醫家皆認為烏梅丸除了治療蛔厥外,亦是厥陰病的主方。
        中醫理論特色就是整體觀和辯證觀。整體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互相聯絡的,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靈樞。歲露》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邪客》亦曰:“人與天地相應也。”“人體是有機的整體”。
        中醫的辯證觀是一個運動觀、發展觀。它注重疾病的聯絡性、發展性和階段性,強調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治病必求於本”。
        中醫認為,疾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條件是複雜多樣的,即使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地區、季節,人的生活環境、職業、體質等不同,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果出現的證不同,其治法也不一樣,這叫“同病異治”。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就可以採用同一種方法治療,這叫“異病同治”。
        從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病,主要不是著重於“病”的異同,而是著重於病機的區別,一種病,出現不同的病機可以用不同的治法,不同的病種,只要出現相同的病機,就可以採用基本相同的治法,所謂“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
        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是中醫治病的一大特色,臨床上很多病證都有驗證,如逍遙散、歸脾丸的運用,本文僅就烏梅丸的運用展開論述。
        烏梅丸重用烏梅既能滋肝,又能洩肝,集酸、苦、辛、甘於一身,寒熱並用,具有溫上清下,扶正祛邪、調和陰陽之功能,酸與甘合則滋陰,酸與苦合則洩熱,是烏梅配伍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辛與甘合能夠溫陽,辛與苦合,又能通降,所以用於厥陰病陰陽兩傷,木火內熾,最為允當。
臨床驗證
        (一)膽道蛔蟲症
        蛔厥是《傷寒論》中提到的烏梅丸的主證,蛔厥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膽道蛔蟲症,臨床上以上腹部鑽頂樣劇烈疼痛,陣發性加劇,嘔吐、甚至吐出蛔蟲,或伴四肢厥冷為主要表現,體徵:上腹部壓痛,但不及患者的主觀症狀嚴重,兩者不成正比,大便檢查蛔蟲卵陽性。臨床上我們運用烏梅丸加減治療膽道蛔蟲症,一般在原方基礎上去黃柏、加吳茱萸、川楝子、大腹皮、檳榔、使君子等等。共收集病例11例,男4例,女7例,年齡在14-20歲9例,21-40歲2例,治癒(臨床症狀完全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10例,好轉(臨床症狀緩解,但半年內又有復發)1例。服藥均在3-6劑。有效率達到100%,治癒率達到90%。[2]
        典型病例舉例:
        龐XX,10歲,上腹部鑽頂樣疼痛1天,陣發性加重,難以忍受,痛時屈膝抱腹,甚至在床上打滾,伴嘔吐3次,腹平軟,上腹部壓痛,墨氏徵(+),肝脾肋下未及,四肢不溫,面色黃青,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而數,有進食生冷不潔瓜果之病史。血常規檢查:WBC 5×109/L , N 0.72 , L 0.28 , 大便常規檢查:蛔蟲卵陽性。
診斷:蛔厥(中醫),膽道蛔蟲症(西醫)。辯證屬髒熱腸寒、寒熱錯雜、蛔蟲上擾膽腑。
治法:溫髒安蛔,驅蟲止痛。
        方藥:烏梅丸加減。
        烏梅15g,黃連、細辛各4g,乾薑、花椒、吳萸、熟附子各6g,當歸、黨蔘、檳榔、使君子、大腹皮各10g。
        四劑。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煎二次,為防嘔吐,每次少量頻服,日二劑。痛止後日進一劑。服藥後痛止神安,恢復食慾,囑進清淡飲食,原方再進二劑,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復發。 
        仲景方後有“又主久痢”的記載。說明烏梅丸不僅為治蛔厥的專用方、歷代醫家如柯韻伯、章虛谷《醫宗金鑑》等皆認為從烏梅丸的組方特點來看,該方不僅是治療蛔厥的專用方,而且亦是厥陰病證的代表方。在烏梅丸的臨床運用上,只要我們抓住厥陰病的病機特點,即凡是病程較長、病至厥陰,出現寒熱錯雜,虛實相兼的.病機的,不管表現的是什麼病,均可異病同治,用烏梅丸加減治療,本文作者共收集內科的頭痛、便血,婦科的痛經、崩漏,五官科的牙痛等病例9例,其中有2例為小兒病例,茲舉典型病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