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3.18W
探析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探究性教學 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
  論文摘要】文章以具體教學案例為基礎,從六個方面入手對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如何在實驗教學中通過探究教學來讓學生熟悉並參與到研究中,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形成過程的目的,並藉此來培養學生判斷性思維的能力。現就高中生物物質跨膜運輸的例項一節中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這一實驗為例,介紹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的。教師以在家包餃子時,人們經常把白菜剁碎做餡,在放鹽後稍等一會兒會有什麼現象為例,設計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實驗。在這項實驗中要求學生完成多種任務,以下對此進行具體闡釋。 
  一、根據情境提出問題 
  美國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問題”是探究性教學的載體,選擇一個好的問題就好像學科教學中選擇了一本好的教材,同時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起點。作為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去發現、去研究。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家包餃子時,我們經常把白菜剁碎做餡,在放鹽後稍等一會兒會有什麼現象?”學生可以分組就這一問題的答案展開自由討論,並將學生討論的結果列在黑板上。 
  二、根據問題創立假說 
  討論到此,學生對植物細胞遇到鹽後會流出水來的現象歸納出一種可能的解釋,進而形成一種假說:“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理由是植物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它們具有和動物紅血球的細胞膜基本相同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做菜餡時因為放了鹽,菜中的水分大量流失,這與動物紅血球失水很相似。將問題昇華為假說是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目標確立,從一個現象可以引出多個問題,那麼,我們要探究哪個方面的問題就要立足於一點來展開驗證。 
  三、根據假設設計思路 
  假說提出後必須得到驗證,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簡要討論如何設計實驗,預期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指導時要善於提供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將班級學生分組,每一組通過組內討論設計出具體的實驗步驟以驗證假說,然後進行組間交流實驗方案。經過全班同學集思廣益,彙總、融合各組的設計思路,形成一致的實驗方案。經過大家討論,為了檢驗“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這一假說,設計瞭如下實驗。將植物細胞浸潤在較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觀察其大小的變化。如果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過,而蔗糖分子不能透過,在此,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細胞的中央液泡會變小,細胞皺縮;在清水中植物細胞的中央液泡會變大,細胞膨脹。 
  四、根據思路進行實驗 
  教師通過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思索空間,再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再根據以上的思路,寫出如下實驗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