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雅音樂與市場的關係的藝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W

高雅音樂指的是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上半葉歐洲以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為代表的傳統藝術的音樂作品。而當代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則往往從更廣義的角度去界定高雅音樂,他們欣賞的是在更多樣化的場合,以更多樣化的器樂或唱法並且以不同音樂風格表現的音樂。在他們的眼裡,這些都屬於高雅音樂的範疇。高雅音樂的發展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就目前情況來看,在各個國家都處於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我國當然也不例外。近些年來,相當一部分交響樂團的經營不景氣。儘管採取了多種措施,全行業情況仍然不能令人滿意。正是因為現代技術的發展,使高雅音樂實際上走出了音樂廳堂,正在成為一種無所不在的文化現象。音樂廳觀眾人數的流失使得高雅音樂消費者所佔的比例過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僅有約8%至12%的人對高雅音樂有興趣,而在這些人當中,只有半數或者更少的人才能真正出席音樂會。

談高雅音樂與市場的關係的藝術論文

與音樂廳不景氣並存的一個趨勢是:傳統的高雅音樂消費場所和消費模式發生了一些變化。過去,高雅音樂的消費場所比較單一,那就是去出席在音樂廳舉行的音樂會。而現在,人們在汽車中聽音樂已成為最普遍的高雅音樂日常消費形式。其次是在家中消費。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們無須出戶,只要在電腦上按動鍵盤,便可以瀏覽音樂網站,收聽音樂臺播放的節目,以較低的費用甚至免費下載自己喜歡的音樂製品。這也是音樂廳消費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除音樂廳以外,學校、社群活動地點和戶外露天劇場也更多地被用作演奏高雅音樂的場所。

高雅音樂的泛化意味著,如果堅持傳統和狹義的高雅音樂定義,勢必將消費物件侷限於那些出席音樂廳堂現場音樂會的觀眾。只有接受交響樂團等高雅音樂表演機構不再是唯一的高雅音樂提供者這一事實,從而把自己看成只是提供多種藝術和娛樂的機構之一,認識到自身運作在一個快速變化、預期性減弱的市場行銷環境,必須與資金充裕的大型娛樂公司、大型媒體和高科技產品競爭消費,才能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最終變成藝術市場當中的一個變數,並且與其他音樂種類相融合,開拓更廣泛的市場空間。否則,隨著與高雅音樂或古典音樂相關人群和文化背景的變化,高雅音樂市場有可能面臨進一步萎縮的威脅。

首先,從人們的消費動機方面來看。現在人們消費高雅音樂可以籠統地分為對內在的.和對外在的價值的追求。所謂內在價值,指的是通過欣賞高雅音樂會追求一種精神和情感的享受,是一種藝術和美學的體驗。但是,現代聽眾還有更現實的價值追求,他們希望從音樂會中得到的還有社互動動的價值、人際關係的價值和受教育的價值等等。這樣,高雅音樂表演機構必須理解人們的消費動機,使他們的各種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藝術商們可以有效地調整和設計營銷策略,使自己推入市場的藝術產品和相關的服務適合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還可以從票務營銷方面來考慮。通過音樂廳的票房訂購,使用這種方式的主要是老年人,在年輕人中間已經不流行。現在有些地方已嘗試用電子郵件推銷,一是可以降低銷售成本,二是減少了經過票務部門這個環節,使消費者可以直接操作訂票的過程。有的還嘗試成立類似讀者俱樂部的音樂會俱樂部,用繳納年度會員費的方法,一次性以優惠價格訂出某個樂團或者某個演出機構全年的音樂會門票,並提供一些優惠服務專案,通過定期聯絡保持與會員的聯絡。

其次,從提高產品服務的附加值方面著手。高雅音樂表演機構應特別注意加強對圍繞音樂會社交活動的設計和安排,使觀眾在純音樂享受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眾化的主題,比如利用特殊節日或紀念日舉行音樂會,邀請名人以各種形式參與音樂會,為兒童、家庭、學校舉辦音樂會等等。除了在傳統的音樂廳外,他們還根據觀眾的不同需要在劇院、歌劇院、學校禮堂、體育場館、私人住宅等地舉行。另外,在舉辦音樂會時為聽眾提供有關高雅音樂、演奏曲目和音樂家的背景知識介紹。目的都是為了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拉近高雅音樂與消費者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刺激消費動機,從更長遠的角度培養高雅音樂消費者的隊伍。

同高科技、高發達的電子傳媒市場相接軌。電子媒體在高雅音樂消費市場所佔份額呈現的上升趨勢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隨著高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通過電臺、數碼有線電視甚至衛星廣播系統消費高雅音樂會更加流行。這說明電子媒體和音像製品的普及,能夠起到培養和維持一個人對高雅音樂終生產生興趣的作用。通過電子媒體消費高雅音樂,不會替代現場音樂會,而是對其的補充,兩者是可以共存和互利的。在這種情況下,高雅音樂表演機構應該考慮如何積極參與到電子媒體的市場空間,使自己的藝術資源與電子媒體的市場需求接軌,在競爭當中求得生存和進一步發展。

從這幾個方面不難看出,如果說高雅音樂是“陽春白雪”,因而“和者甚寡”,那無疑是把問題簡單化了。高雅音樂實際上擁有一支潛在的、數量可觀的消費者隊伍。只是他們將欣賞場所轉移到了高雅音樂廳堂之外。如此而言,我國高雅音樂與市場的關係一定能走上健康、良性的軌道!

 參考文獻:

[1]姚文房著《當代審美文化批評》[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10

[2]張一楠著《音樂之地、電影之中》[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5

[3]考林·霍斯金斯著《全球電視和電影:產業經濟學導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

[4]劭培仁著《藝術傳播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1

[5]《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2

[6]曾田力著《中國音樂傳播論壇》[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6

[7]利,建京著《經典電影與音樂視盤賞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8

[8]李霞編著《丈化藝術法學概論》[M].北京:中國丈聯出版公司,1998.9

[9]周耀群譯《社會中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導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1

[10]曾遂今著《音樂社會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