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音樂教學實踐優秀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4W

在音樂中展開飛翔的翅膀——淺談高中音樂教學實踐

淺談高中音樂教學實踐優秀論文

文/陳麗紅

摘 要:音樂課是構成學生思想、情感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音樂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和光彩,讓音樂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與領悟,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最愉快的學習樂園。

關鍵詞:音樂;主體;多媒體教學;音樂資源

音樂課是構成學生思想、情感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培養“四有”新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讓音樂放射出獨特的魅力和光彩,值得我們每個人的探究與深思。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關於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佔據絕對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使他們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髮揮他們內在的潛能和優勢。

新課標下的音樂課,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增強對音樂藝術的體驗,在情感的指導下,去領悟音樂,去細細體會和品味音樂所蘊含的意境。這樣的話,不僅能培養學生在音樂上的創造力跟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獨自鑑賞音樂的能力和感悟力。

比如,在學習“高亢的西北腔”時,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聆聽《黃土高坡》《信天游》等著名西北民歌,這些民歌高亢、粗獷,同時節奏比較簡單、明瞭,適合學生現階段的音樂鑑賞水平。我要求學生在歌聲中展開合理想象,細細品味這些歌曲背後體現的意境和文化。最後有的學生說看到了漫天的黃沙,還有的學生說似乎穿越了歷史,領略了西北的無限魅力跟風情……

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這就促使他們在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指導下,自主展開想象,去領略和體會西北獨特的文化和風情,不斷提高自身在音樂上的感受水平和鑑賞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可以通過圖片、聲音、影像等手段將知識點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眼前,能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將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更加輕鬆地掌握教學知識,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草原民歌”的時候,我會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有關草原的畫面: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羊群如白雲朵般點綴在草地上,雄俊的駿馬賓士著,星星點點的帳篷散落在其間,形成了一幅壯闊、遼遠的草原美景。這個時候再配上雄渾、嘹亮的草原歌聲,學生瞬間就會被這濃濃的草原氣息所感染,對草原的風土人情、文化會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使學生在觀看畫面、聆聽歌聲時就可以輕鬆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具體事務,這對展開音樂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領略草原民歌中所蘊含的感情和意境有極大的幫助。

高科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便利的時候,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的不良影響。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也是這樣,如果教師應用得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略音樂的魅力與風情。但是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不良後果:比如,教師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等教學裝置,在課堂上經常用視訊播放音樂作品取代教師的演唱與伴奏,會嚴重影響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跟溝通。學生在觀看視訊資料的時候往往會更多地關注畫面效果,而削弱了對音樂作品本身的體驗與感受,這樣一來,就很難培養學生形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長此以往,就會嚴重阻礙學生對音樂作品展開合理的想象與聯想,學生對音樂作品本身的感受能力和鑑賞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

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等教輔裝置的時候,一定要堅持“適度”的原則,並結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合理安排、使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使其儘可能發揮最大的良好作用。

三、合理安排音樂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尷尬的局面:學生在唱流行歌曲的時候,興致盎然,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但是等到演唱一些經典民歌、紅歌時,則味同嚼蠟,難以下嚥。面對這種狀況,教師又當如何處理呢?

其實,流行歌曲是一個很大的音樂寶庫,它的風格多變、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又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群體中自然會受到歡呼和熱捧。因此,音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引用那些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讓教學在優秀的流行歌曲中輕舞飛揚。比如,在學習“樂壇新區”這部分內容時,我會引用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和《蝸牛》作為補充教材。《聽媽媽的話》這首歌曲,前半段鼓勵小朋友要聽媽媽的話認真努力學習,後段則表達對媽媽最深最濃的愛。歌詞簡潔明瞭、淺顯易懂,在溫馨動人的`感覺中表達了對媽媽最真摯的愛和感情;《蝸牛》則教導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頹廢,要樂觀進取,堅韌不拔,這樣才能看到陽光和希望。像這類優秀流行歌曲,我們音樂教師應當大膽引用,合理教學,充分發揮音樂作品在學生思想品德上的塑造作用,培養學生在情感、道德上的更好發展和進步。

針對經典民歌、紅歌、老歌等,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策略,不應只侷限於歌曲原先所有的曲調和演唱唱法,而應該“老歌新唱”,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帶給學生更好的聽覺感受。

比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時,我會讓學生聽一些《沂蒙山小調》《南泥灣》等經典民歌、紅歌。這些歌曲承載了我們革命先輩的奮鬥歲月,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那段崢嶸歲月可能稍微有點陌生,但是經過新創作、重新改編翻唱的新民歌、紅歌,不但縮短了年輕人與那段歲月的距離感,更重要的是新唱法裡糅合進了更多的時尚和流行元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從側面反映瞭如今的年輕人也正努力實現與老一輩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總之,音樂教師應當合理安排、利用現實生活中的音樂資源,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與領悟。

音樂課是構成學生思想、情感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培養“四有”新人,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我們應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音樂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和光彩,充分發揮音樂作品在學生思想品德上的塑造作用,培養學生在情感、道德上的更好發展和進步,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最愉快的樂園。

(作者單位 福建省仙遊縣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