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5W

西方經濟學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專業核心基礎課,主要內容是研宄市場經濟條件下怎麼才能做到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西方經濟學屬於理論經濟學,理論性較強,更注重原理及定理的推導和解釋,而通常藉助高等數學和圖形去論證,從而使學生感覺內容龐雜,無從下手,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本文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在多年教學工作基礎上,通過系統的、深入的研宄,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嘗試對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

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特點

(一)內容多、體系繁雜。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兩部分,微觀部分主要是解決資源的配置和選擇問題,主要有供求理論、消費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理論等;巨集觀部分主要解決資源利用問題,包括國民經濟的決定理論、通貨膨脹和失業理論、經濟週期、巨集觀經濟政策等。整個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較多,而有的章節前後聯絡不緊密,但是在整個經濟學框架內,學生很難從整個經濟學框架內把各個部分聯絡在一起,這也是這門課不好學的一個原因。該課程涉及了微觀個體,還有巨集觀經濟等多個理論體系,對教學和學習最大的挑戰是,繁雜的體系怎麼樣通過一條線串起來,對於學生來說,只注重了局問的學習,不能從全域性把各個知識體系串起來。

(二)分析工具的數理化。西方經濟學與數學相結合是該門課程的特點,這種結合滲透到課程的教學內容中。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假設以及推導,都是建立在數學模型的基礎上,使得邏輯推導更加嚴密,推導結果更具有說服力。運用數學模型來討論經濟學問題,可減少不必要的爭論。所以,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運用數學模型做定量分析和推導,使得結論更具說服力,最大限度的排除偶然性和表面性。然而,對於地方院校的本科生來說,高等數學和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大大增加了學習難度,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性強於實踐性。自新古典經濟學以來,經過凱恩斯革命、預期革命、貨幣學派等不斷髮展,其研宄領域不斷擴大,研宄方法更加科學嚴謹,內容不斷充實和完善。從整個西方經濟學的框架來看,其內容體系是非常的龐雜的。不僅涉及到基本理論體系框架的假設、構建和推導,各個學派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觀點和解釋,還涉及到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的問題。所以,西方經濟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對於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來說,特別是文科的學生來說,對於枯燥的理論數量推導缺乏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認為,西方經濟學只注重邏輯與理論的嚴密性和完整性,而離實際生活較遠,不能與現實接軌。

二、西方經濟學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材料難選。當前,國內較為主流的本科西方經濟學教材主要針對一本院校,強調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屬於二本或三本院校,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生源質量同一本院校也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在選擇教材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國內教材很多,但適合用於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很少;國外教材內容翔實,案例較多,但很多案例不能反映國內情況’整體系統性不強。

(二)傳統教學方式效果差。現階段,國內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參與性,導致學生被動學習,效果差。由於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多且繁雜,主要是圖表和公式的推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授佔據了整個上課時間,沒有給學生思考和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體現,整個課堂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的問題和不懂的知識點不能及時反饋給教師,最終會使得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累,而整體效果卻很差。

(三)實踐教學內容少。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主要來源於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巨集觀部分主要來源於凱恩斯對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思考與總結。這兩部分也是西方經濟學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最經典的部分。但經典的理論與現實的前沿經濟問題脫節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進一步拉開了理論與現實的距離。因為該課程本身的特徵,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缺乏系統的實踐環節,忽視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主動性。

三、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建議

(一)注重對學生經濟學思維的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強調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西方經濟學的課程在此背景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方式,以及用經濟學思維去解決問題。無論選用哪種版本的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是幫助學生能夠掌握和理解西方經濟學的各個概念和基本定理,以及該知識點產生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幫學生釐清西方經濟學的知識脈絡,能夠把各個知識點通過脈絡聯絡在一起,這樣在以後的應用時能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待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學會用經濟學思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不只是講解知識,更要注意去引導和訓練學生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最終解決問題。

(二)處理好經濟學與數學的關係。隨著西方經濟學的不斷髮展,特別是本世紀以來,經濟學的發展已經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經濟學與數學已經深入結合,數學成為了學習經濟學必需的工具。但地方本科院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另外生源質量相比一本院校較低,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一般,讓學生將數學作為工具分析經濟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是針對文科生來說。學生更願接受定性分析,而排斥定量分析,使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變得空乏。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處理好數學與經濟學的關係十分重要,既不過分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又要發揮數學在現代經濟學的重要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以筆者多年教學經驗來看,不管數學和經濟學結合多麼緊密,數學只能是學習經濟學的工具,更不會成為經濟學。所以,講一節精彩的西方經濟學,不是以高深的數學知識見長,而是以通俗的語言把經濟學講清楚,讓學生愛聽、能聽、聽明白。因此,在實際講課過程中,首先強調運用非數學的語言對西方經濟學進行講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學習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定理。然後,再引導學生用數學方法去推導和證明經濟學問題,重點培養那些數學基礎好的學生建立數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思維。對於無法避免的數學問題,課堂上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復習和回顧數學知識,逐步引導到經濟學的問題上來。

(三)豐富授課方式。西方經濟學的內容體系中,基本原理的講授和推導,包括數學推導和圖形的推導佔據了大量課堂時間。另外,受限於課時安排,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得不壓縮學生討論和訓練的時間,導致學生不懂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帶著疑問進入下一節的學習,學習效果越來越差。當前,高校基本都已經配備多媒體教學,應充分利用PPT,充實課堂內容,把數學推導和圖形推導融合到PPT裡,特別是圖形推導,利用PPT做成動態圖形。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生動形象的給學生演示推導過程,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可以節省出板書推導的時間,留給學生討論和訓練的時間。通過豐富的課件,來提高講課效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另外,為了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西方經濟學的原理及定理,並能充分利用其解決實際問題,案例教學法是解決途徑之一。就是運用經濟學原理和定理來解釋和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經濟學案例教學法就是讓學生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對生活中的實際經濟問題,運用已學的經濟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而最終迴歸到經濟學的一般原則和定理。通過案例教學法,增加學生的感知和深刻理解能力,讓經濟學變得通俗易懂。

(四)改革課程考核方式。西方經濟學作為專業基礎核心課程,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閉卷形式進行,這種標準化試卷的考核方式雖然操作性強,評分標準統一,但這種方式太過單一,不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應該豐富考核方式,將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小組討論的表現,加入平時成績。期末考試不僅採用閉卷的形式,還可以採用案例分析、論文等方式,重視考查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加開放性和應用性的題目。題目應該緊密結合經濟熱點問題,讓學生通過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解決現實經濟問題,提升實踐應用能力。

總之,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結合各自院校和學生的特點,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最終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