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啼笑因緣》中樊家樹形象

才智咖 人氣:2.21W

摘要:二十世紀我國產生了很多名作,但是最轟動的一部作品莫過於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在《啼笑因緣》中,張恨水講述了一個三角戀愛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夠引起那麼大轟動,是與這一男三女的文化含量密切相關。《啼笑因緣》吸引大量女性讀者,樊家樹是一個具有中庸之道的男人:接受過新思想,具有平等意識,樂於助人,多金但非紈絝子弟,有進步的道德標準情操。這些不同的特質分別吸引瞭如沈鳳喜般社會中的“灰姑娘”,如何麗娜般生活富足精神空虛的女性,又如關秀姑類社會中的“女強人”,演繹了一場場啼笑皆非的愛情。

試論《啼笑因緣》中樊家樹形象

 關鍵詞:樊家樹 愛情 平等 樂於助人 多金 追求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杭州富家子弟樊家樹來北京求學。圍繞樊家樹,有三個女孩分別喜歡上這位青年,平民女子沈鳳喜,部長千金何麗娜和一位江湖女俠關秀姑,在這一男三女之間演繹了一場啼笑皆非的的愛情故事。近來的一些研究都是關於女性人物的研究,對樊家樹本人的研究並不多,其實對樊家樹形象特徵的進一步研究有利於更好的瞭解那些糾結的情感,也更利於分析那三段感情的深刻含義。

俠女關秀姑情陷豪爽、仗義、樂於助人、鍾情的文藝書生

樊家樹在北京外出遊玩時結識了江湖人士關壽峰,樊家樹沒有大少爺脾氣,豪爽的性情和同是豪爽充滿仗義精神的關壽峰一拍即合。關秀姑最先對樊家樹的瞭解是從父親口中得知,後來樊家樹又特意來拜訪關壽峰,到最後關家父女遇到困難時樊家樹的幫助。此期間,關秀姑的心開始一點點淪陷,樊家樹的善良,樂於助人的俠義精神深深吸引了關秀姑。兩人的感情本可以在醫院進一步的發展,樊家樹送一本《兒女英雄傳》給關秀姑。書中的男女主角安公子和十三妹,不管樊家樹有意或者無意,劇情不正如此。假設,關秀姑也能勇敢地像沈鳳喜將照片送個樊家樹,也許結果會是另一番滋味。沈鳳喜的出現對關秀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為此關秀姑曾一度求佛,也曾一度消失,直到得知劉軍閥強娶沈鳳喜,樊家樹痛不欲生,關秀姑為了愛人毅然回來。當看到樊家樹對沈鳳喜的一片痴心,關秀姑的心愛並痛著。樊家樹對感情的專一,不顧一切代價愛著沈鳳喜,更是吸引著關秀姑。然而在當時的男權社會裡,關秀姑是唯一一個張揚女性生命力,活的酣暢淋漓的奇女子,飛簷走壁,俠肝義膽的俠女,無異於是一個“女強人”這也是男權意識從內心不能接受的,樊家樹也不例外。關秀姑這種女性得不到的感情也不會強求,只會將這份理想的感情潛藏在內心,同時她又具有高尚的犧牲精神,希望愛人能夠幸福,所以關秀姑將樊家樹帶到何麗娜修行的佛堂裡湊合二人,自己卻悄然離去。當何麗娜問樊家樹在看什麼是,樊家樹道“眼睛裡面吹了兩粒【1】沙子”。也許 這其中一粒是遺憾,樊家樹深知關秀姑是最愛自己的人,說樊家樹對關秀姑沒有感情也是假的`,但礙於當時男權濃厚的思想,兩人的感情也不得不走向深淵。

灰姑娘迷戀多金、溫柔、具有平等意識的富家子弟

樊家數與沈鳳喜的結合是古老的才子佳人、男才女貌類的模型,但是此才子非彼才子。樊家數雖是富家子弟,但不是紈絝子弟,溫柔、多情,同時又接受過新式教育,具有平等意識。沈鳳喜如同塵世的“灰姑娘”渴求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拋開樊家數的外貌不說,單是多金,對沈鳳喜這種具有小市民心理的人來說就是致命的吸引。同時樊家樹並不嫌貧愛富,對待她這種“小角色”是平等的。這對沈鳳喜無疑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好機會。然而樊家樹卻沒有看到到這些。

樊家樹喜歡沈鳳喜的純真、民間野氣、傳統的小鳥依人型的女孩子,在當時的男權社會中,男人就喜歡這種柔弱的需要保護的女孩子。由此看來,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單純,其間夾雜著利益。樊家樹曾說過“我們的愛情絕不是建築【2】在金錢上,我也不敢吧這幾個臭錢來侮辱你,”雖並不是嫌貧愛富,但金錢刺

激同樣影響他的感情。起初為沈鳳喜置辦房子,承擔一切家庭生活費用,讓沈鳳喜接受教育。沈鳳喜開始與其他同學攀比,這開始呈現出他的小市民劣根性心理。當樊家樹無法滿足時,她又開始埋怨。所以沈鳳喜被劉軍閥誘騙是意料之中也是無法避免的,就算不是劉軍閥,沈鳳喜總有一天也會背叛樊家數,投靠一個更能滿足她物質需求的男人。樊家樹是一個戀愛至上主義者,沈鳳喜則是一個物質至上主義者,兩人本是不同的人走到一起,無疑是一個悲劇。樊家樹面對沈鳳喜的癲瘋跳樓身亡,也只能深感惋惜無奈,正可謂“一往情深深似醉,一曲悲秋淚”。【3】時髦女郎勇追具有進步道德情操標準,忠厚老實的書生

樊家樹一次跟著陶家夫婦參加舞會結交了富家小姐何麗娜,由此,開始了一段女追男的“愛情馬來鬆”。忠厚老實是何麗娜對樊家樹的第一印象,何麗娜經常出沒跳舞場,身邊總是一些活躍的人,偶遇到這種型別的人,便動了她的好奇心。後來何麗娜經常與陶家夫婦來往也是為了同樊家樹相處,這無疑顯現出何麗娜對樊家樹的好感。遺憾的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樊家數對何麗娜的印象【4】並不好:“花錢大手大腳”,“可愛是可愛但也太放蕩了吧”。所以,面對同樣長

相的沈鳳喜和何麗娜,樊家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沈鳳喜。起初,何麗娜只是認為樊家樹不喜歡她所接受的文化模式,後來才知道他真正不喜歡的是她那種奢侈的生活。何麗娜彷彿一夜成長,二人都是富家人家,然而樊家樹卻有著進步的道德情操標準,在喧囂的社會中能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這對錶面生活富裕,實則內心空虛的何麗娜具有極大的啟發性,,她如同迷途的羔羊,找到自己的精神導師。這種愛情至上主義者,為愛毅然改變,躲在西山別墅裡吃齋唸佛。小說的末尾“家樹難過之餘,覺得還有何麗娜這樣的一個知己,握著她的手,就也破涕為笑了”。【5】何麗娜的改變無疑感動了樊家樹,走進了家樹內心,在這啼笑皆非的愛情中,也給我們帶來一些安慰。

樊家樹這位具有平等意識、多金、溫柔多情、仗義樂於助人,具有追求的進步書生深深吸引了小說中的三位女性,與她們發生了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愛情,在這段段感情中問我們看出他愛情走向深淵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