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問題的“追問”之辨析

才智咖 人氣:1.08W
存在問題的“追問”之辨析
摘要:本文以海德格爾早期兩部著作《存在與時間》和《形而上學導論》為文字依據,初步作為海德格爾的思想發端和邏輯起點的存在的提出,包括重新提出存在問題的意義,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不同提法以及隱含的問題,以幫助更好地把握海德格爾獨特的運思,並且展現在《存在與時間》和《形而上學導論》裡不同的對存在問題的解說。

關鍵詞:海德格爾存在問題

引言
海德格爾的哲學是別具魅力的哲學。兩千多年前根據講稿編輯的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裡面充滿了討論與辨析,很多地方對同一個問題並沒有完全確定的結論,而是從多個角度來辨明和評議,留下一部引人入勝的思想棋局。亞氏的《形而上學》主要是從理路上存疑,海德格爾哲學則是追問的哲學,他一生始終在追問存在的意義,他認為存在問題的追問不僅是上的,更是關係到每個最本己的此在,“對存在問題的追問正激盪著作為此在的我們”。(《存在與時間》第七版序言)
始終保持追問的態勢是海德格爾哲學的一個特色,在他早期的兩部著作中,《存在與時間》的導論便是關於存在意義問題的討論,《形而上學導論》第一章就提出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海德格爾從存在意義問題的追問中展開他的哲學之思,這也同時就是試圖從存在論上闡發存在的意義。存在問題的追問是作為海德格爾哲學的邏輯起點和思想的發端的。
海德格爾早期還是主要把存在問題的追問作為哲學運思的邏輯起點,側重於從理路上進行分析,因為他在《存在與時間》導言裡很細緻的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並從存在的追問引出此在對存在的領會,從而順其地過渡到對此在的現象學描述。後期海德格爾則是把追問存在的意義作為了哲學之思的動力和源泉,在對語言和的論說中仍然隱含著對存在的追問,讓存在在語言中自在地敞開
鑑於閱讀範圍和論文寫作的要求,本文將嚴格從《存在與時間》和《形而上學導論》文字出發,仔細分析海德格爾重新用獨特角度提出的存在問題,這對研究海德格爾哲學和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海德格爾的哲學之境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重提存在問題

我們用“是”或“存在著”意指什麼?我們今天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嗎?沒有。所以現在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義問題。……所以現在首先要喚醒對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的重新領悟。(《存在與時間》第1頁)

存在論是對存在的意義進行理論闡釋的學說,對存在的追問從哲學的發端即古希臘時起便有了,古希臘哲學特點之一就是追問世界的本原,也就是追問世界各種存在者的本體。古希臘哲學家對存在問題的各種探索大部分被歸納在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中,此書則就是以研究各種事物的最普遍性即存在為主要目標。近代以來,哲學發生了認識論的轉向,哲學家不再把存在意義問題作為專門的課題來探索,或研究主客體之間的認識關係,或建立形而上學的思辨理性。
海德格爾為什麼要重新提出存在意義問題,追問存在的意義?海德格爾認為,古希臘的存在論雖然在亞里斯多德那裡取得過一些成就(到他寫作《形而上學導論》的時候,他轉為批判亞里斯多德,更多的是對巴曼尼德和赫拉克里特的殘篇進行闡發),但更多的是對存在問題的誤解和耽擱。海德格爾將他以前的存在論對存在問題的解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認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亞里斯多德便持這種觀點。海德格爾認為,“存在”的普遍性是超越的普遍性,而不是族類上的普遍性。族類上的普遍性可以按照類和屬的區別和聯絡,最終歸納為一個最具普遍性的存在者。但“存在”不是一個類,也就是說,不是一個存在者,不能用這種方法來歸為一個最高普遍性的存在者。海德格爾對亞里士多德有一定的肯定,認為他把“存在”這個超越的普遍性看作類比的同一性,而不是看作最高的存在者的類。而黑格爾認為“存在是無規定的直接性”,雖然保留了存在的超越的普遍性的一面,但卻把存在中蘊含的豐富性給拋棄了。海德格爾試圖說明的是,“存在”一方面是一種超越的普遍性,一方面又不是空洞的,是與各種豐富的存在者相聯絡的,但這種聯絡並不是高低種屬的聯絡。
TAGS:辨析 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