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華民族傳統祖國的意義結構

才智咖 人氣:2.73W
淺論中華民族傳統祖國的意義結構
摘要:中華民族傳統祖國是“三位一體”的意義結構體,“天下”為體,故土家鄉是根基,政治國家是保障,倫理文化是支撐,是“鄉土之國”、“中國”、“中華”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中華民族;祖國;鄉土;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在相對封閉隔離的內陸生存環境中,在自然經濟、政教合一的宗法農業社會,在認識改造自然社會、創造中華文明的實踐話動中,對個人與民族國家的價值關係長期思索、反覆定位,歷史地形成並不斷髮展完善了“三位一體”的祖國的意義結構。所謂“一體”指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天下”),“三位”指村社共同體(鄉土)、多民族共同體(“中國”)和倫理型的民族文化(“中華”)。其中,村社共同體是基礎,是聯絡個體的情感心理紐帶,多民族共同體(國家)是調控個體社會生活的政治保證,而人倫文化則是調節整合個人和民族國家的價值關係的精神支撐。三者相互聯絡、相互滲透,密不可分,構成有機整體。
  
  一、“天下”: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
  
  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始終構成其所熱愛的祖國的價值核心,維護和發展祖國的根本利益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這種價值理念不斷內化,歷史地積澱成“天下”人文觀念。
  人們一般地把“天下”理解為實體性的空間地理概念,但在儒家的話語系統中,“天下”具有特定的人文內涵。總的來說,民眾是“天下”的主體力量,民族是“天下”的最高意義。“天下”具有神聖性,其利益不可侵犯。是故,“天下”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天下”是傳統祖國的根本意義所在。
  首先,民眾利益是“天下”的基本意義。“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堯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為天下位天下也。”“天下”是“天下”民眾的“天下”,而不是君主一人的私利。所以,天子的職能不是剝奪、佔有“天下”利益,相反,天子是為天下民眾的生存而治理天下的。是故,在天下、國家、君主的價值序列的選擇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黃宗羲認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經營者,為天下也。”他批判君主專制獨裁,說“豈天下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強調“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王夫之也倡導“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總之,儒家特別是明清之季的啟蒙思想家都認為民眾是“天下”的主要力量,民眾利益比君國利益更重要,但沒有也不可能確立人民主體論的政治觀。
  其次,民族利益是“天下”的最高意義。王夫之以“天下之大公”為最高價值尺度,闡釋了愛國主義的價值序列的層次性。指出了民族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價值,高揚了民族愛國主義的信仰。他說:“有一人之正義,有一時之大義,有古今之通義,輕重之衡,公私之辯,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義,視一時之大義,而一人之義私也;以一時之義,視古今之通義,而一時之義私矣;公者重,私者輕矣,權衡之所自定也。”“一人之義”“一時之義”與“古今之通義”都是在“公”的層面上按照價值普遍性的大小從低到高的排序。也就是說,以“天下之大公”來衡量三者,個人的正義最低、君主國家(“一時之大義”)利益次之,民族利益(“古今通義”)最重要。當三者發生矛盾衝突時,“不可以一時廢千古,不可以一人廢天下”,而應該舍小義,取“大義”,全“通義”。這就是說,民族利益是“天下之大公”的體現,從而是“天下”的最高價值意義,“天下”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顧炎武曾經嚴格區別了“國”與“天下”。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致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國”指一家一姓之王朝,是一己之私利,而“天下”則是不因王朝更迭而永恆存在的民族及其整體利益。兩者在價值序列的選擇上,顯然是“天下”重於。國家”。“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由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為超越時空界限的民族愛國主義宣言書,對民族整體利益的自覺認識和維護,成為“祖國”觀念的價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