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論文

才智咖 人氣:6.86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論文

【摘要】民族音樂作為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

【關鍵詞】民族音樂,傳承,音樂教育

民族音樂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種文化形式的綜和,同時又是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音樂文化裡包括了多種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為各種型別的民族民間音樂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現象,其中也體現了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文化、民俗、語言、美學觀點,同時也寄託了一種文化的情思,其所涵蓋的情感和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魂與思想,是這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匈牙利音樂家柯達伊這樣說過:“民族傳統有機的繼承,唯有從我們的民間音樂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說,作為文化的民族民間音樂具有繼承的價值,民族音樂教育同時也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意義。

學校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文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具有多種社會功能。學校教育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樂多姿多彩,具有豐富的地方特色和歷史內涵,見證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樂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沒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實際存在價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民族音樂傳承與學校的音樂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各種音樂文化以鋪天蓋地的`氣勢滾滾而來,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面臨著延續和生存的威脅,我們要意識到民族文化對培育我們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要堅定弘揚民族文化精華的基本立場,只有加強民族音樂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才有利於創造與時俱進的新的民族音樂文化。

長期以來由於一些學校不重視音樂課,片面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一直沒有佔據有效地位,這就必然造成人們對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的理解產生嚴重偏差。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過這樣的觀念: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樂課作為審美教育的前沿陣地,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學校要正確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抓緊建設傳統音樂教育課程,使之不要處於被忽視的地位。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學生在學習中國民族音樂、瞭解和熱愛祖國音樂文化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價值、創造性價值及道德觀念。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學生時教授的是“六經”,即“禮、樂、詩、書、易、春秋”,其中他把音樂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體現了音樂在教育中的地位。《樂紀策篇》也說:“樂者,德之華也。”認為音樂是道德的精華,可見,音樂對道德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不僅僅在古代,在現代教育中,音樂作品同樣滲透著德育教育的內容。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遺產和建國以來優秀的音樂作品中,大多蘊藏著進步的思想內涵。很多優秀作品是通過音樂來感染和教育學生,把思想與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接受德育,在潛意識中提高學生們的道德品質和愛國精神。

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於能使人的心靈發出震顫,音響流動的每一瞬間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音樂的產生過程是全部的創作過程,無論學生的表演或欣賞都必然伴隨著創造性的表現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音樂又具有“不確定性”特點,同一首作品,有多少聽眾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這一特徵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學科較大的優勢,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音樂課應以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類變得更加和諧文雅和充滿愛心為教學目標。優秀的民族音樂不僅讓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創作思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

民族音樂作為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在教育中將反映我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通過學習和聆聽民族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於民族音樂當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意識,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毋庸置疑,民族音樂文化在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幾千年來的中國音樂史及現代的音樂教育現狀看,我國音樂要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高,必須以中華民族本土音樂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樂當成主流,而將民族音樂作為附庸的話,必然會帶來民族音樂衰退乃至消亡。學校教育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要使民族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得以很好地傳承,就要強調民族音樂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強民族音樂教育,改善教育措施是關鍵。

總之,我們對外來的先進音樂教育模式應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我們自己更新、更好的音樂教育模式,來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教育。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面對中華文化對西方文化的潛在挑戰,面對多種文化衝突的加劇,我們要加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和認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音樂文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在於對民族音樂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而在發展的過程中,理智地借鑑國外的某些技術成分,與本民族的優秀成分融合,才有利於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民族音樂是關係到民族意識、民族興旺的一個重要因素。音樂教育在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建設中應竭盡全力弘揚民族音樂文化,通過有效的途徑,在學校中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的氛圍。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實施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教育培養學生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以此來加強他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學校音樂教育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是歷史賦予的使命,也是它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郭俊民.中原文脈[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顧頡剛.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3]顏長珂.中國戲曲文化[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

[4]王惠平..不可不知的中國文化常識[M].北京市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