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畫面的結構在作品中的意義

才智咖 人氣:2.21W
淺論畫面的結構在作品中的意義
摘要:對畫家來說,現代繪畫中的畫面已由以往研究物象的自然形態轉向更注重畫面的結構的研究來反映物象,表達感情、意志以及藝術觀念。本文通過對畫面肌理的運用,物象在畫面上形成的節奏韻律和黑白灰色塊之間的對比協調三方面的闡釋,論證了畫面的結構在畫家創作繪畫作品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結構 肌理 節奏 黑白灰
  
  欣賞或創作一幅繪畫作品,避免不了去關注畫面。一般人認為“畫面”是研究物象的自然屬性和存在狀態,隨著表現的深入,“畫面”的觀念逐漸被淡化,物象的形象漸趨加重。但現代繪畫的發展卻是把“畫面”作為繪畫的一種目的。畫面的結構的構成意識也越來越被畫家們看重,甚至有的畫家單純為了畫面而構成畫面,如冷抽象繪畫大師蒙德里安的作品。
  雖早在現代繪畫誕生之前,如魏晉時謝赫《古畫品錄》提出的繪畫六法中第五法“經營位置”,就是關於畫面的結構的構建之說,但它還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畫面的結構。和眾多的古代畫家一樣,他們的畫面結構研究的是物象存在的自然狀態,更像是構圖。由現代繪畫之父塞尚開始,到蒙德里安、畢加索以及當代一些畫家,畫面已由研究物象的自然形態轉而更注重畫面的結構的研究來反映物象,表達畫家的感情、意志以及藝術觀念。畫家已不滿足於畫面中物體的形狀、色塊、線條、明暗以及構圖,他們更多的是構建畫面,賦予畫面的結構以活力。從一定程度而言,現代繪畫是對畫面不同因素運用基礎上所形成的各種結構形式的'風格流派。中西繪畫,在創新繪畫形式、形成繪畫風格和流派方面,比以往更注重畫面及其結構的控制和把握,畫面結構把握的好壞已成為畫家主體語言、意識表達的關鍵所在。
  畫面的結構是物象結構在畫面上優化整合的結果,它不同於物象結構,它也不是物象簡單地在畫面上的安排和區域性的聯絡,它是物與“畫”完全的融合,形成畫面意義和畫家所要表達意思的畫面基礎,是一種全新的結構體系。它包含著畫面肌理的運用;畫面物象在畫面上形成的節奏韻律;黑白灰色塊之間的對比協調以及畫面最後達到的平衡等。現代繪畫的畫面物象語言表達形態已由以往繪畫的構圖意識向構成意識轉變,更注重畫面的節奏;畫面以明暗為主的塑造形式向黑白灰色塊的對比發展,更注重畫面衝突中的平衡;畫面由強調物象比例準確向肌理基礎上追求的特徵演變。更有甚者,有的藝術家把畫面作為藝術表現的最終目的。
  
  一
  
  現代繪畫的畫面物象語言表達形態已由以往繪畫的構圖意識向構成意識轉變,更注重畫面的節奏。現代繪畫在形成畫面表達畫家情感、意志以及表達觀念時,與其說,注重構圖意識,不如說更注重構成意識。就像構圖中的物象的基本形狀、體積比例、透視和組接方式等是作為構圖的基本元素一樣,構圖已成為繪畫構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構圖意識向構成意識轉變,畫面的建構具有更多的構築、建設的含義,已不是事物簡單地在畫面上的佈局與安排,畫家建構的是畫面最終將呈現的基本構架,也就是畫面的結構。無論是具象繪畫或是抽象作品,畫家在建構畫面時,畫家都從形象中走出,走進畫面的節奏變化中。節奏無疑已成為畫面的結構構建的重要因素之一。音樂中的“節奏韻律感”由視聽感受變成畫家和欣賞者的視覺感受,畫家和欣賞者更多的是通過視覺來領略節奏美。色調、光線、色彩和景緻的對比變化等手段形成了節奏。畫家運用筆跡在畫面執行時的不同力度、速度,以隨意的線條、響亮或沉悶的色彩,對線、形體、空間、色彩和黑白灰以及肌理等要素進行安排、佈置,構成一種節奏美關係,加強畫面的節奏感和表現力,藉助以往的經驗和聯想在畫家和欣賞者腦中產生如音樂般的節奏美感。正如野獸派大師馬蒂斯所言:“我們是用一根線條去散步。”在具象畫家巴爾蒂斯的《壁爐前的少女》油畫和素描作品中,我們能體會到畫家對節奏美感的用心。在素描作品中,少女的身軀被畫家粗筆重重地加強,能感受到畫家對軀體邊緣的重視;在油畫作品中,我們會被藍色調背景裡的一位少女魅力的軀體散發的美所感動,在素描中加強的軀體進一步得以完善,素描中少女的右手在油畫作品中被抹掉,更增加了少女軀體的強弱起伏的節奏美。壁爐的存在加強了畫面的空間,繁多的桌布微妙地襯托出單純、平面化的軀體,但少女被加強的身體曲線彌散在整個畫面,曲線與地腳直線衝突中相映,輕重緩急形成的節奏使建構的整個畫面結構除了美還是美,內容與形式相映成輝。具象作品如此,抽象也亦然。如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就強調節奏引出的畫面美感,特別是他的立體派時期。在這些作品中,現實的物象已變成了畫家手腦中一個又一個運動的畫面分子,畫家通過他自己的方式把物象分解後重構,使它們服從一定的節奏變幻,形成畫面。如著名的《格爾尼卡》《彈曼陀林的少女》等皆是如此。
TAGS: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