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7.83K

資訊技術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數學是關於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是高度抽象的學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學簡潔的語言,嚴謹的邏輯體系、深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使得相當數量的學生難於理解數學。因此,學生只有用內心的創意與實際體驗相結合的方法來學習數學,才能真正地掌握它。因而,數學教育要展現數學的思維過程,要學生領會和實現數學化的表達方式,隨後,便可以引領他們自己去發現數學海洋中的知識瑰寶。

資訊科技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論文

要達到上面的目標,就需要教師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和現有基礎,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選擇多樣而有效地教學媒體。現在大部分地區和學校都已經加強了各方面硬體建設,教學模式和教學媒體的軟體改革便成為了當今國內教師所面對的亟待改進的方面。

現代資訊科技給我們提供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創造出更加豐富的圖形直觀、動畫直觀、聲音直觀、模像直觀等多種直觀形式滿足教學之需,收到單純語言講授所不可及的教學效果。多媒體還可以在互動中實現直觀,與其它媒體的直觀相比,這是多媒體教學最不同凡響之處。

一、資訊多媒化,教學形式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資訊科技具有集資訊於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的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改變了傳統的資訊單一的表現形式。資訊多媒化有利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情感,讓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它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鮮明、感染力強,它可看、可寫、可聽、可操作,腦, 眼、耳、口、手並用,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遠端教育教學資源,它聲、像結合,具有一定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在動畫和遊戲中進行各種練習,教學效果會有質的提升。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靈動地展示出移動的方向和格子數,關鍵處以閃爍形式出示,學生思維火花也一下子被激發,很快學生就能算出平移的距離,而且可以利用多處的標誌點來算。這樣,既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優化了教學過程,豐富了教學形式,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現代資訊科技可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有關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運

與近、快與慢,整體與部分,外表與本質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事實的聯絡、教學規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細緻地進行觀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作用。例如圓的認識是教學中的難點,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教學中採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式。熒屏上從閃動的一個點 (圓心)開始,順時針方向閃動出圓周,通過動態演示,使學生形象地感受到 圓就是在平面內到一定點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就變得具體、形象了。

三、數學實驗,揭示規律。

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重在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不斷探究數學規律。動態直觀演示是漫畫式的,並沒有嚴格的論證,只能從觀察到的現象中提出猜想,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就要利用計算機技術互動特點,進行控制性數學實驗,這種實驗是非漫畫式的,符合準確的數量關係,初步具有數學專業化的特點。特別是幾何畫板工具,師生都容易操作,在課堂上就能實現實時動畫效果,能動態測量線段長度,角、面積、周長的大小,通過拖動能方便地改變圖形形狀,幫助學生從動態中去觀察探索,發現物件之間的數量關係與空間關係,使學生通過計算機從聽數學轉變為做數學。

四、總結評價人性化,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積極性。

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自我評價,強調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採用民主、開放的多主體的人性化評價,如同學自評、組內互評、教師點評等豐富的評價方式。而要將多樣化主體的評價比較清晰完整的表達出來,藉助現代資訊科技能達到事半功倍作用。每個綜合活動結束後,為了體現評價的既人性又真實,就選擇在校園的區域網上進行網上評價。讓學生在相應的欄目上給 同學評價,給☆塗上紅色。由計算機分專案統計出 每一位學生的得☆情況,以紅☆多者為優,為保護學生隱私,每位學生只能看到自己的評價情況。最後教師給每位學生列印一份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表,放入成長記錄袋之中。利用計算機進行這樣人性化的評價,教師工作高效,學生心悅誠服,激勵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合作意識更加強烈。

綜上所述,在資訊科技環境下開展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成為現實,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由原來課堂的主宰者,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綜合活動組織者,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生猜想探究驗證的指導者和意義建構的幫助者。教師應考慮如何有效利用計算機軟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這樣才能使現代資訊科技成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有力工具。